长春公园一角 徐慕旗 摄
夏日愈深,绿意渐浓。“森林城”长春再着华服,款款出场。
2016年,长春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城市绿化面积达18万多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41%,绿地率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6平方米——“森林城”实至名归。
为了让绿色更和谐地融入城市生活,给百姓带来更多幸福感,今年5月,长春市全面启动“拆围透绿”工作,在“森林城”持续建设过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拆围 绿意蔓延,一步入园
休息日,家住长春市宽城区白菊路芙蓉小区的韩阿姨和儿媳带着孩子到胜利公园玩。
这里距离长春火车站不足2公里,装点了很多人对长春的初印象,也承载着本地人的美好回忆。
韩阿姨的家和胜利公园只有一街之隔。之前,他们要绕路从南门进入,但今天不同,公园外围原有的铁艺栅栏已经尽数拆除,韩阿姨一家准备穿过树林,就近进入公园。
“我觉得围栏拆了好,周围居民以后来公园更方便了!”韩阿姨对记者说。交谈间,又有不少市民跨过尚未拆除的立柱进入公园。
镜头转向儿童公园。公园始建于1933年,在漫长的岁月里几经破坏与重建,如今,园中百花争妍,是人民大街沿途不可缺少的美丽风景。
本次“拆围透绿”,儿童公园只涉及树勋街上几十米的围墙拆除。此段围墙拆除后,公园内的部分湖面将直接与街道相邻。据公园办公室主任王菲介绍,“拆围透绿”工程与公园东侧的环湖路改造工程同时开展。整个工程预计在今年10月底完成。
王菲告诉记者,多年前,公园人民大街段的围栏拆除,以绿篱代替。此后,这些绿篱时而出现缺口,都是游人为抄近路进入公园而破坏的。
“这次围墙拆除后,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发生。”王菲说,“在后续的美化工程中,我们会充分考虑游人的进出便利和安全,但也希望市民可以自觉爱护公园环境。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营造文明和谐的游园环境。”
建设 留下市民“用脚”选出的路
家住长春市新疆街的魏女士最近发现,文化广场有了新变化:广场东西两侧,沿东民主大街和西民主大街沿线几百米的铁艺栅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珍珠绣线菊、紫玉簪、孔雀草、蓝花鼠尾草等花草绿植。
谈到感受,魏女士简单明了地总结了两个字:“敞亮”。
与文化广场相隔不远的牡丹园和杏花村,也在5月底迅速完成了拆围工程。
围栏一拆,管理问题随之浮出水面。记者在文化广场中华路入口处看到,新栽植的紫玉簪丛已经被人踩出了一条羊肠小道,走这里,人们可以就近进入广场的健身器材区和公共卫生间。
长春市文化广场绿化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徐琦告诉记者,除了文化广场、杏花村、牡丹园外,位于东西民主大街之间的裕华园也归该中心管理。裕华园自2007年改造完成后,开放程度很高,几乎全部用绿篱圈围。“这样的开放式园区管理也为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徐琦说。
记者沿着裕华园外围沿线走了一圈,发现在居民区较为密集的路段,几乎每隔百十来米,绿篱间就会出现一条窄窄的石板路,直通公园内部。据徐琦介绍,这样的小路多是居民自发“用脚”投票选出来的入口,中心索性顺势而为,不再补种绿植,而是铺上了石板。
徐琦告诉记者,在文化广场拆围后的美化修复过程中,他们还会延续这样的服务型管理思路,尽量给市民提供便利。
管理 公园管家们的“护园经”
“南湖公园的围栏拆除啦!”
最近几天,这是南湖公园过往市民最常说的一句话。大家围观着,议论着。这位陪伴了长春市民80余年的老朋友,正在蜕变出新面貌。
李萍是南湖公园管家站的站长。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同几位志愿者一道清理公园卫生。
6月6日,南湖公园正式开始拆除围栏。李萍告诉记者,公园管家团队为此特别召开了一次会议,商量今后如何更好开展志愿服务,协助公园进行后续管理。
针对“拆围”而积极行动的不只南湖公园,还有长春公园的管家们。追本溯源,公园管家的志愿服务模式,正是长春公园于2014年在全省范围内首创的。
张淑贤是长春公园管家站的站长,退休前曾是长春公园管理科科长。在长春公园工作了20多年,张阿姨对这里感情颇深,前几年一退休,就立刻加入了公园管家团队。
张阿姨告诉记者,长春公园“拆围透绿”工作启动后,公园管家团队因势而动,在原有的组织模式基础上,又成立了3个团队:文明督导团队、秩序维护团队和法律法规宣传团队。3个团队各有分工,共同的目标就是确保围栏拆除后,公园美景不变。
从最初只有几个人,到如今拥有固定管家500余人、流动管家2000余人,长春公园管家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并得到了国家住建部、省建设厅的高度肯定,这一模式也在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下辖的各大公园中全面推广。6年来积累的经验让张阿姨相信,他们的付出不仅直接换来了整洁的公园环境,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带动更多人,直接或间接地加入护园队伍。
共享 漫步“森林城”
无论从哪个方向深入长春,绿意都将慷慨地向你敞开怀抱:
300米见绿。杨树挺拔、柳枝摇曳,榆树成荫,黑皮油松浓郁苍劲……地方特色树种高大错落,华冠如盖,渲染出鲜明的北国风光,更标刻着“森林城”悠久的建设历史;
500米见园。胜利公园、儿童公园、牡丹园、长春公园……大小公园各有千秋,园中的郁金香、牡丹、玫瑰、芍药等当家“花旦”次第出场,花团似锦;省政府、伪满皇宫、南湖宾馆、松苑宾馆……特色庭院风格迥异,又都美不胜收。
上世纪80年代,长春率先提出“森林城”建设理念,并先后制定实施了2个10年以上的森林城市专项规划。如今,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建设,长春形成了以街路为骨架,以园林和庭院为景点,以大树为基础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成为一座享誉四方的绿色城市。
“绿色是动力,宜居是目标,森林是载体,这是长春建设‘森林城’的三大特点。”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同志说。
遵循这样的发展理念可以发现,“拆围透绿”工作是“森林城”建设中的关键一环,也是顺势而为的一环。
截至目前,长春各大公园的围栏拆除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后续美化工程正在进行中。对于公园围栏拆除后的管理问题,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如:加强开放式公园巡视管理,做到全员保洁、全员管理,招募志愿者,调动市民、游客加入到共同爱护、管理公园的行动中来;根据市民、游客入园需求,结合公园林区生态特点,适当增加入园林间小路,方便市民入园;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广大市民、游客提升自身爱绿护绿意识等等。
记者手记:
“森林城”建设要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无论是为提升城市品位,还是为提高居民幸福指数,还“绿”于民都是大势所趋,是建设“森林城”的题中之义。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很多声音:有人为围栏拆除后带来的便利叫好,也有人担心围栏的消失会让公园美景遭到破坏。
“拆围透绿”为人民。“还绿”的意义在于“共享”,更有赖于“共建”和“共护”。这不仅考验着管理智慧,更检验着市民素质。
“拆围透绿”工作启动以来,记者走遍了长春大大小小的公园。从公园角度,看到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的管理思路;从市民角度,看到爱园如家、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行动。这些生动的实践,都让“拆围透绿”工作以及“森林城”的明天有了更多值得期待的理由。(徐慕旗)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