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丝。 林波 摄
用竹镊将头发丝粗细的篾条经丝纬丝垂直相交、来回穿梭,在张心荣的手中,一幅渔民牧海图逐渐勾勒成型。
张心荣是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山竹编传承人。他将传统手工艺与中国传统书画合璧,创作平面竹编书画作品,推动象山竹编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工艺品再到收藏品的转型,破局传统非遗日渐式微窘境,为这门老手艺注入新活力。
竹编是门技术,也是门艺术。位于东海之滨的象山半岛,不仅海洋资源丰富,海鲜闻名中国,境内山岭起伏,亦盛产毛竹,因而篾匠很多。
竹编画。 林波 摄
早年间,竹器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产、生活用具,改革开放后,大量的手工制品被机器制品替代,竹编业也日渐没落。
选材、剖篾、过尖门、刮篾、上色……张心荣告诉记者竹编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一道都有严格的要求,“稍一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张心荣以剖篾为例,若是用力不均匀,就会出现一边多、一边少的情况,这就需要手艺人及时纠正,“纠正方法就是调整篾刀和力道的角度。”
传统竹编制品。 林波 摄
“细的篾条只有几毫米,粗的篾条就如我们常见的竹篮,有几厘米宽。”在张心荣看来,竹编最难的地方也就是其精髓——所有工序全都靠手工操作,这也保持了竹编手艺的原汁原味。
事实上,如果仅仅是保留原汁原味的老手艺,那么张心荣的竹编或许已经沉寂。
“不能固步自封,应该往前走,让竹编技艺升级,让老手艺贴近新生活。”面对传统非遗日渐式微现状,张心荣试图通过老手艺注入新活力的方式,唤醒曾经的辉煌时刻。
编织竹编画。 林波 摄
编织二维码,就是张心荣的一次尝试。
通过篾条的经纬交叉,他编织出了不同平台的二维码。只要用手机轻轻一扫,便跳转到了相应页面。
事实上,张心荣的“走红”来源于一段视频。
孙女芭比娃娃的衣服坏了,爷爷用竹子编了一身竹裙子,再配上小竹篓、竹挎包等配饰……这段视频中,不仅包含了手艺人精湛的技术,更有人间的温情,同时也让爷爷张心荣再次“火”了一把。
“其实这都是一些入门小手艺。”在张心荣看来,走红的背后是民众对于贴近生活题材的喜爱,“如今竹篮、竹筐的使用越来越少,所以关注的人也随之减少,但竹编技艺不会消失,而是转型另辟蹊径。”
张心荣创作场景。 林波 摄
竹编画就是张心荣尝试竹编转型的一个方向。不同于油画、国画等,竹编画是以毛竹为原材料,手工编织而成的绘画作品。
“像绣十字绣一样打造竹编画。”从起初的屡试屡败、屡败屡试到如今的栩栩如生,张心荣通过数年时间,编出了《兰亭序》《富春山居图》《颂竹图》等作品,也让他收获了不少荣誉。
“保护与传承竹编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刻不容缓。”在张心荣看来,仅仅在博物馆展示,面向的人群还是太狭窄,“要使竹编技艺传承下去,需要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于是,张心荣走进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教授竹编技艺。
张心荣教授学生。 林波 摄
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黄避岙乡鸭屿村的竹编工作室内,张心荣正在教授一批“特殊的学生”。
小心翼翼地将篾条折转,再将篾刀压实,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毕业生杜松陶正在学习编织船模。
这是杜松陶来到张心荣竹编工作室的第三个月,“我希望以后也能像老师一样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工作室,靠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不让家人再担心我的生活。”
学一门能够“养活”自己的手艺,这是不少特殊人群心声,“95后”林紫怡就是其中一人。
“目前还在慢慢学习,慢慢掌握。”在林紫怡看来,竹编虽难,但也给她生活的希望,“现在在学习编织包包,当下头等大事就是好好学习手艺。”
“杜松陶虽动手能力不如林紫怡灵活,但他表达能力较强,而林紫怡拥有扎实的美术功底,他们都非常难得。”在张心荣的心中,这批学生虽有“不足”,但瑕不掩瑜,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都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能做的就是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至于未来还是要靠年轻人。”看着这些学生们一路磕磕碰碰走来,张心荣充满了期待,“未来可期,要靠年轻人推陈出新,守护这门技艺。”(完)
(责任编辑 李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