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时代人物 >时代先锋>正文

东北“大叔”的“抗碱”故事

2020-06-18 13:45 来源:新华网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以拥有肥力高的黑土地而闻名。但吉林省西部却是大片盐碱地,地处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这里农作物产量低,百姓种地收入微薄。为改善恶劣环境与农民贫困生活,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一群人走上了“抗碱”之路。

带着村民致富的刘清杰

  “今年秧苗长得不错。”在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建平乡民主村,刘清杰正在查看秧苗长势。

  过去守着盐碱地,农民日子过得很苦。20世纪80年代起,白城市开始“以稻治碱”,结合实施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兴修灌区、退化草原开发利用等工程,鼓励更多人开发改良盐碱地,种植水稻。

  民主村在2010年成立了合作社,村民们推荐刘清杰做理事长。合作社承包了村里480公顷土地,吸引村民入股。从此,刘清杰带领大伙走上了漫长的治碱路。

  第一年,合作社种了130公顷地,由于缺乏平整土地的经验,投资300多万元赔了110万元,很多股东提出撤股。

  “当时特别上火,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干这行。”刘清杰说,那段时间他常常睡不着觉,经常半夜起来研究盐碱地种稻技术,琢磨如何再筹钱。

  不断改良种植技术,邀请技术人员前来指导,寻求政府支持申请贷款……渐渐地,盐碱地的水稻产量提高了,农民的好日子也来了。除了土地流转的费用外,入股村民每年还能获得分红。

  “盐碱地治理功在千秋。下一步,我还会扩大种植面积。”刘清杰说,他打算改良更多盐碱地,带着村民们奔小康。

  不爱“挣钱”爱种地的陈志民

  在白城市下辖的大安市海坨乡姜家村,陈志民正补插秧苗。他常年与农田打交道,皮肤黝黑,衣服上也沾着泥土。

  过去,陈志民曾在海坨乡前进村经营了一家饭店和一家商店,攒了几十万元。可在生意红火时,他却把店都兑了出去,一门心思研究种地。

  “简直是疯了”——不少人背后议论他的做法。但陈志民说,他喜欢土地,“小时候我就喜欢看别人种地,一看就是小半天”。

  当年他来到姜家村时,正逢国家鼓励土地“旱改水”。他也搭上便车,在盐碱地上种起了水稻。排水冲洗,调配肥料,科学选种……第一年,他租了5公顷盐碱地试种,结果秋收时粮食产量很低,投了4万元,赔了3万元。有人劝他放弃,他却选择坚持。“改良需要时间,不能想着短期见效益。”他说。

  年复一年,陈志民投入的精力和成本也越来越多。800万元的投资“砸”进去,盐碱地土质在改变,粮食产量也逐年增加。

  村里同时积极扶持陈志民的家庭农场发展。他承包了140多公顷土地,又贷款购买了现代化农机具,将贫困户吸收到农场工作,年底还给入股农民分红。67岁的村民孙全,曾经仅靠每年2000多元的土地流转费维持生活,如今在农场打工,每年收入可达2万多元。

  “跟风”入行的杜国军

  “我是‘跟风’入行的,进来后才知道治理盐碱地有多难。”大安市四棵树乡建设村桐欣农场负责人杜国军告诉记者,他就是建设村人,过去十几年,一直在外做土建工程生意。2016年,他被朋友“劝”回家,摇身一变成了农民。

  原本以为治理盐碱地只需要投资十几万元,没想到这是一条“不归路”。杜国军眼见着不断投入,短期还看不到效益。

  杜国军介绍,跟他一起入行的朋友,有的投的钱“打了水漂”,放弃了;有的进退两难;也有的像他一样,每天十几个小时“钻”进土地,不断挑选适合的品种和肥料,咬牙坚持。

  付出终有回报。2018年杜国军发现投入和收益终于持平了。2019年,他见到了“回头钱”。

  这些年,杜国军没少“搭钱”。即使赔了,他也没有拖欠打工村民的工资。在他的带动下,周边40多户农民成功脱贫。

  “十几年摸索,我总结出来一套治理经验。对于今后的治理,我很有信心。”杜国军说。

  在吉林省西部,还有很多像刘清杰、陈志民、杜国军一样的人,为治理盐碱地默默奉献。经数十年“以稻治碱”,白城市已成为吉林省水稻生产第一大市。

  杜国军说,他最开心的莫过于一片片白花花的盐碱地,渐渐变成绿油油的水稻田。(记者孟含琪 颜麟蕴 司晓帅)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