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渔民在东港滩涂采收贝类。 刘海东摄(人民视觉)
海滩更松软,海水更清了,海洋生物得以健康生长,前来栖息的珍稀候鸟又多了起来。
在辽宁丹东市,当地的“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将于今年底收官。通过全面清理滩涂及浅海的垃圾杂物,投放人工鱼礁和增殖藻类等措施,鸭绿江口的海洋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茫茫北黄海滩,滚滚鸭绿江口。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不仅是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留点之一,还是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之一。126公里长的海岸线,3500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360种鸟类、88种鱼类及多种两栖类、哺乳类动物在此生息,这里是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最丰富的海区之一。
去年以来,辽宁丹东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全面启动,旨在逐步恢复保护区及海岛周边湿地生态功能及滩涂生境,恢复海岛原生植被系统。“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重大海洋工程之一,预计到2020年底全部结束。
“不能总想着向大海索取,要反哺海洋”
驱车行驶在百余公里长的鸭绿江口至大洋河口的北黄海沿岸,滨海公路两侧是百亩见方的虾池,如镜如画。江海相连,小人蚬、中国对虾、海参、海蜇在这里实现多层立体养殖。
然而,就在前几年,离这里不远处的海岛周边和近海海滩还时常有垃圾堆积。连年来,游客大量增加,加之多年来低水平滩涂养殖和捕捞,海滩尤其是海岛周围环境不断恶化,垃圾、贝壳大量沉积,丹东东港市大鹿岛近海区域的海底变得越来越“硬”。到了夏天,异味刺鼻,不但影响环境,更对近海养殖和海洋牧场示范区鱼礁区产生严重影响,极大破坏了海洋渔业生态。
“吃海吃金,哺海哺银。不能总想着向大海索取,要反哺海洋。”这一理念成为丹东和东港市决策层的共识。去年以来,丹东及东港市全面推进修复近海生态环境工作,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包含滨海湿地生态恢复、滩涂及浅海生境修复、海岛近岸水动力恢复、海岛植被生态保育、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五项工程,全方位修复海洋生态环境,项目预计2020年底全部结束。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已对大鹿岛浅海1500公顷海域进行清理修复。”6月的北国海岛凉风习习,站在大鹿岛海滩上,大鹿岛村村干部张宗义介绍,丹东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滩涂及浅海修复一期工程在东港市孤山镇大鹿岛开工,共有30艘作业船根据潮汐变化进行分组、分域作业,目前已全部结束。
“海环境好了,水底生物更多了”
作为“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重要一环,滩涂及浅海生境修复工程是通过集中清除拟修复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积累的贝壳等杂物,恢复滩涂及浅海的淤泥质底质,改善底质板结、硬化现象,逐步恢复海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就像给海滩和人工鱼礁区做了一次‘精装修’。”土生土长的大鹿岛村渔民王德武说。“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首先对浅海上千公顷海域进行全面清理,彻底改善了这片区域越来越臭、滩涂越来越硬的问题,让海洋生物得以健康生长。
滨海湿地生态和滩涂及浅海生境修复,让鸭绿江口滨海湿地“海洋牧场”的优势凸显。“为规范养殖,我们合理利用海洋生态环境,通过规模化海洋渔业设施及系统化的科学管理体制,对虾、贝、鱼等海产实施集群式放养。”丹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文博介绍。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和增殖藻类,能为海洋生物和海珍品提供丰富饵料,从而吸引鱼群在礁体附近活动栖息,形成集聚,改变了过去滩涂近海无序养殖的情况。
如今,丹东海域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目前已投放了5期上万座人工鱼礁,建成人工礁区面积667公顷。“产量大不一样”,张宗义兴冲冲地说,人工鱼礁区内外渔业资源量明显提高,村集体和渔民成为最大受益者。
“海洋环境好了,水底生物更多了!”养殖户于金运说,长年积在海滩的杂物贝壳清理后,海滩更松软了,海水更清了。
“鸟都要留下来的地方,怎能不是生态佳地”
随着滩涂及浅海生态环境恢复,前来栖息的候鸟多了起来。每年3至5月,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便成了候鸟天堂。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以数量巨大的迁徙鸻鹬类水鸟享誉世界。每年春季都会有12万—15万只鸻鹬类候鸟在此停留1个月左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鸟种是斑尾塍鹬、大杓鹬、大滨鹬等。
“鸟都要留下来的地方,怎能不是生态佳地?”来自河北保定的摄影爱好者张尔昕说,这几年,这片海的环境越来越好了,鸟群也越来越多,“更容易拍到了”。
这一切,都与丹东陆海统筹保护发展的工作思路分不开。2019年,《丹东市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对全市现有湿地全面保护修复。丹东市河流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87.5%,维护现有自然岸线,水鸟种类不低于110种,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减少。
丹东持续调整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结构,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东港市副市长郑毅介绍,养殖区在对浅海底播管养的同时,也为以贝类为食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饵料,养殖区又是索饵区,彼此相互依存、互惠共生。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10日 13版)
(责任编辑 李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