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记者程东建 采编谢源 通讯员徐金微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抓实就业脱贫工作,坚持有就业就会有收入,有收入就能实现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理念。
在源芳乡梓源村,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身影奔走在河道旁,他就是被称为“深山保洁人”的叶国旺。现年51岁的叶国旺,大女儿正在读初中,尚读小学的小女儿不幸患有糖尿病,他因需要照顾家庭而无法外出务工,仅靠低保金维持生活,生活异常艰辛。村两委和工作队考虑到他家实际情况,加之,近几年梓源村的美丽乡村引来了不少的游客,路边的垃圾也逐渐增多,村里为他开发了保洁员的岗位。叶国旺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每天都要奔走几十里,得到大家一致的好评,工作虽然辛苦,但他总是感激的对大家说:“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感谢大家热心的帮助,现在我有了这份工作,既增加了家庭收入也不耽误我照顾家人。”
休宁县人社部门会同林业、交通、扶贫等部门以及各乡镇村,结合既有利于乡村发展又有利于贫困户就业增收的双重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了扶贫公益性岗位,主要包含森林防火、乡村公共环境绿化、卫生保洁、道路巡查、防疫宣传员等岗位。目前全县扶贫公益性岗位共有400余名贫困人口在岗,他们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增加收入,真正打通就业扶贫“最后一公里”,实现自我脱贫。溪口镇祖源村贫困户朱金元,因身体原因不能从事重体力活,村里为他安排了旅游停车场收费管理工作,自今年5月份上岗以来,他每天早早出门,尽职尽责完成停车收费管理工作,每当谈到这份工作,朱金元总是乐呵呵的说到:“村里给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在家门口干活就能拿到工资,我现在每天在外面活动活动,对身体也有好处,真的挺好的”。像叶国旺、朱金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在不同的扶贫公益性岗位上从事不同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同时,他们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做到了双赢。
聚焦贫困户实际情况,细化政策措施,将扶贫公益性岗位作为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些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今年以来,各单位、各乡镇加大对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目前已新开发岗位70余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0余人就业,各用人单位及时与上岗人员签订劳务协议,并结合实际情况为他们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县人社部门积极兑现就业补助资金,让上岗的贫困户真正实现了“工薪梦”。
全县形成了以岗位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脱贫的良性扶贫链条。实现了推送一岗、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结合全县存在的岗位开发不合理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县人社局牵头,联合林业局、交通局、扶贫局制定了《休宁县关于进一步规范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措施,着力补齐短板,建立和完善扶贫公益性岗位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如期精准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全力做好全县就业脱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