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关注民生 >小康社会>正文

桑蚕织出“致富网”——桂西边境山村走访见闻

2020-05-09 15:00 来源:新华网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桑蚕织出“致富网”——桂西边境山村走访见闻

  广西靖西市岳圩镇汉邦村村民背着采摘的桑叶前往蚕房(4月28日手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黄庆刚 摄

 新华社南宁5月8日电 题:桑蚕织出“致富网”——桂西边境山村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黄庆刚

  在广西靖西市岳圩镇汉邦村大汉屯的桑地里,一株株桑苗长得正旺,十几位村民忙着采摘桑叶。不远处的蚕房内,村民蒙兰鸥在查看幼蚕生长状况,不时铺放几把桑叶喂蚕。

  “这是今年养的第3批蚕,刚刚孵出来4天,预计11天后可以上蔟结茧,这一批估计能产200多斤鲜茧,收入能有4000元左右。”蒙兰鸥说,2018年在驻村第一书记王斌动员下,她开始种桑养蚕,目前种植10亩桑树,一年养殖7批蚕,桑蚕年收入近3万元。

  汉邦村地处中越边境,长期以来,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水平低。为改变贫困面貌,村民不断寻找脱贫致富路子,发展桑蚕种养产业。

  “价格好的时候,鲜茧一斤能卖30多元,便宜的时候也能卖到20元左右。在家养蚕收入不错,也能照看老人和小孩。”蒙兰鸥说,以前外出务工,家里很多地荒废,如今荒地变成“聚宝盆”,除种桑养蚕外,她还种植水果、玉米和优质稻等作物。

  不少贫困户同蒙兰鸥一样,通过种桑养蚕尝到“甜头”。“养殖周期短、见效快,技术要求不是很高。现在我和亲戚合种了10多亩桑树,以后还想扩大规模。”大汉屯59岁的贫困户黄大恩说,养蚕后,他一年可以赚1万多元,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2014年,黄大恩查出尿毒症,每月需要做4次血液透析,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018年,他开始种桑养蚕,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他获得4000多元蚕房补助资金。

  王斌说,汉邦村利用以奖代补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拓宽增收渠道。为提高村民养殖技能,他们经常邀请技术人员入村讲授养蚕技巧。

  “喂养和消毒等技巧对我帮助很大。一有机会我就去听课,对于新手来说,可以少走弯路,减少损失。现在有问题还能找技术员。”黄大恩说,今年养的第一批春蚕因为天气原因出现问题,技术员指导他用炭火升温才得以解决。

  据了解,目前汉邦村有桑园1060亩,产业覆盖率达96.4%。全村127户451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增收。2019年底,汉邦村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42.79%降至0.83%。

  如今桑蚕产业已成为不少边境村屯脱贫致富的“香饽饽”。百色市那坡县位于大石山区,是“老、少、边、山、穷”地区的代表,当地许多村屯曾经不通路、不通电、没有网络信号。桑蚕产业发展起来后,村屯面貌焕然一新。

  那坡县百合乡那乐村党总支书记黄关勇说,2019年全村种桑2086亩,销售蚕茧25万斤,产值超600万元。通过种桑养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平均一年养殖13批蚕,目前已经卖完2批蚕茧。桑蚕浑身是宝,不断吐出‘脱贫丝’,筑牢我们的‘致富网’。”黄关勇说。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