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熄灯后,战区陆军某保障队光电维修工间里,一级军士长崔向辉正在对某型远程照相侦察系统进行最后的测试调整。该装备在演习前突发罕见故障,被紧急送修部队请求尽快恢复装备性能。
面对紧急任务,老崔一头扎进修理工间,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抢修,顺利排除了故障。当他关上工间大门,墙上的时钟已经指向零点。
带领班组攻关技术难题
崔向辉,河南西平人, 1995年12月入伍,西部战区陆军某保障队光电装备修理高级技师,曾获得“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一等奖等荣誉,两项科研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荣立三等功4次。入伍25年来,崔向辉已完成百余次紧急维修任务,攻克10余项技术难题,共修竣各型光电装备2500余(具)部,战友们都叫他“兵专家”,老崔却说:“荣誉越多,责任越大,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还要继续发光发热。”
处理光电装备故障
“一个人再强,也就两只手,上战场,要有一批修理能手,才能搞好维修保障。”近几年,崔向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年轻同志,先后培训人员300余人(次),带出了一批光电装备维修骨干人才。
光电装备维修授课
去年,上级赋予该队某新型光电装备的试中修任务,由崔向辉牵头,但这次“老炮儿”却差点脱了靶。原来该装备技术含量、信息化程度都很高,第一次上手的老崔,带领班组熟练地使出一通“老手段”,却发现不是很奏效。
“拦路虎”气势汹汹,战友们一筹莫展,都盯着老崔犯嘀咕:“这高科技装备,老同志还愿意学吗?还啃得动吗?”
手把手教维修业务
耐心细致答疑解惑
老崔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大家的质疑。新装备没修过,新技术不掌握,就“从零开始”,他扎入工间查阅资料、熟悉装备、反复摸索,和研制厂家积极沟通,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啃下了这根“硬骨头”,并带领团队率先形成该型装备的中修、项修能力。
悉心传授修理经验
如今,老崔已经44岁了,因为工作关系,他和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即便是家属来队期间,他也经常在加班。崔向辉总说自己最欣慰的是能把二十多年所学的技能传授给身边战友。他踏实肯干、务实负责,是战友们眼里最牛的“兵专家”,更是修理兵爱岗敬业、保障打赢的一面旗帜。(文图:邹坤宏 任灏宇 吴剑 熊飞)
【此稿由人民网军事频道、西陆强军号联合推出】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