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 >地方人物>正文

身残志坚埋头干 脱贫路上显身手

金寨县天堂寨镇马石村脱贫户沈金霞事迹

2020-04-22 16:05 来源:《祖国》杂志

    《祖国》记者程东建 通讯员李慧   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天堂寨镇马石村,有那么一名女性,她靠着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拔穷根”“奔小康”,她就是脱贫户沈金霞。今年44岁的她,家住天堂寨镇马石村桥上组,一家三口生活,丈夫黄友先身体虚弱不能干重活,儿子黄鑫患有精神疾病,婆婆沈名香(2019年7月去世)已经80多岁了,常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的所有重担都压在了沈金霞一个人身上,沈金霞本人也是肢体四级残疾。

爱心孝心,撑起困难家庭一片天

    在马石村,说起沈金霞,没有人不认识她的。虽然身体残疾,但她可是家里的顶梁柱。

    沈金霞身残志不残,自从嫁到黄友先家,从来没有嫌弃这个家庭的贫困。沈金霞是大家公认的好媳妇,她的婆婆沈名香已经80多岁了,因病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沈金霞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的婆婆,为婆婆洗脸、梳头、洗脚、喂饭喂药、接屎接尿、天气晴好时将她抱到院子晒太阳,帮婆婆翻身、按摩、拍打,唯恐婆婆背后生褥疮,这一切早已成为沈金霞的习惯。沈金霞说:“无论婆婆再瘫痪多少年,我都愿意伺候。”对此她没有任何怨言,展现了自己的拳拳爱心、孝心。沈名香在世时,曾哽咽着拉着媳妇的手,动情地说:“我这个媳妇比我儿子对我还要好,我能活到现在全靠我媳妇啊!”就这样,一直瘫痪的老人,在沈金霞的精心护理下开心幸福地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

    沈金霞的儿子黄鑫患有精神疾病,2017年被送往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食宿生活、医药治疗费用每月上万元,由政府全额兜底报销。经过两年多的治疗,黄鑫病情大有好转,2019年下半年被接回金寨县白云康复医院继续治疗。她的丈夫黄友先身体不好,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撑起这个家”是她一直以来秉持的顽强信念,在每一个重担压得像陀螺一样旋转的日子里,沈金霞除了照顾婆婆,还要料理家务干农活,起早贪黑打零工挣钱养家,经常忙到深夜,却从不喊苦,不喊累,无怨无悔。

勤劳致富,种养发展点亮脱贫梦

    2015年按照国家政策,沈金霞经过本人申请、村民评议、乡镇审核等程序,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早日摆脱贫困,沈金霞没有“每天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小康送上门,而是一心想着如何能够利用好政府的帮扶政策、资金脱贫致富。沈金霞有一个信念,党的政策这么好,我是一名贫困户,一定要用勤劳的双手,把家庭搞好,早日脱贫。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7年,沈金霞结合自身条件,在帮扶干部的建议下,想发展投资风险小,见效快的黑毛猪养殖项目,可又缺少本钱。正当沈金霞满面愁容之际,雪中送炭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干部,通过金融扶贫工程,为她带来了1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她立刻利用1万元资金购买了猪仔,开始了正式的养猪生涯,从此,就与黑毛猪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小学毕业的沈金霞为了更好地发展养殖产业,她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畜禽养殖技能培训,认真学习黑毛猪养殖技术和疫病综合防治,目前已初见成效。

    2019年沈金霞养殖黑毛猪4头,正巧遇上了非洲猪瘟爆发,她比往年更细心,把猪舍打扫的干干净净,每天进出喂食都要消毒,从超市购买来蚊香,每天把蚊香点着驱赶蚊蝇,并从水井里引来活水保持猪舍常年有流水。通过她的细心呵护,4头黑毛猪都没有生病。沈金霞用传统的方法养猪,从山里打来野菜用大锅煮熟并加上自家的玉米、红薯喂猪,从来不用泔水喂猪,所以她养的黑毛猪肉质好,是纯正的土猪肉,周围群众和商户早早地就订了货物,仅黑毛猪养殖一项就实现年纯收入10000元,并获得县特色种养业奖补3000元、镇购买生产资料奖补1500元。

    种植业方面,沈金霞2019年发展农业生产,种植水稻 4 亩,能基本满足一家三口的吃饭问题,并且利用零星地块种植薏米0.5亩,马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帮忙牵线搭桥,将她家出产的薏米仁通过村电子商务服务点上传到邮乐购上进行线上销售。除此之外,沈金霞还利用别人抛荒的地块种植山芋2亩,红芋藤用来喂猪,红芋打成粉来卖,实现综合纯收入2000多元。

    闲暇之余,沈金霞还和丈夫黄友先一起上山采茶籽、打茶油、摘茶叶。同别人不同,她和丈夫采茶时总是把南坡茶和北坡茶区分开卖给顾客和茶厂,并且诚实地告知对方,获得了顾客和茶厂的交口称赞,久而久之,大家都相信她的为人,都愿意找她买茶叶,年实现收入6000余元。

爱岗敬业,立足公益岗位做贡献

    沈金霞积极投身村级公益事业,在村里担任环境保洁员公益性岗位,主要负责马石村沿线的三座公厕保洁,这三座公厕坐落于天堂寨镇旅游快速通道沿线、叶畈中心村庄,是通往天堂寨景区的必经之路,一到旅游旺季每天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工作量很大。

    沈金霞本身肢体残疾,走路一瘸一拐,又不会骑摩托车,她坚持每天从家里走到公厕打扫卫生,一路上要歇好几趟,风雨无阻,但从不叫苦叫累,不怕脏不嫌臭,总是认真负责地打扫公厕卫生,地面拖得干干净净没有水渍,水池擦得光洁如新,垃圾桶及时清理丝毫不马虎,有时还从家里拿来蚊香、洗手液,改善提升旅游公厕环境,在县镇多次人居环境检查中都得到表扬,是卫生示范公厕。沈金霞本人被马石村正威振风超市评为“六净一规范”、爱岗敬业先进典型,获得积分表彰。

热心助人,带动周边群众齐发展

    沈金霞在自己用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还不忘帮助周围的群众。黄从玉,马石村桥上组群众,家里养了6头猪、30只鸡,在2019年非洲猪瘟蔓延的时候,黄从玉看着邻村群众养的猪一头头因疫情病死,心急如焚,手足无措。沈金霞听说后手把手地教黄从玉怎么预防猪瘟,亲自到她家帮助点蚊香、引水源,经过不懈的努力,黄从玉家的猪也没有生病并高产,收入可观,黄从玉喜上眉梢。沈金霞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本身就应该互相帮助,更何况我是贫困户,之前享受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在大家的帮助才顺利脱了贫,现在大家有了困难,我去帮忙是应该的。

     王丽娟是从宿州市萧县嫁到马石村桥上组的媳妇,因为不会本地方言同乡亲四邻沟通不畅,她看到沈金霞种植的薏米长势喜人,也想种植,但是又不好意思开口。沈金霞知道后,跑到她家唠家常,装作不经意问她想不想种薏米,自己可以教她,包教包会。现在王丽娟开的红茶花酒店,入住的客人总爱点薏米煮猪肚子这道菜,王丽娟逢人就夸,这都多亏了沈金霞。

    面对家庭的困难,面对生活的艰辛,沈金霞从不叫苦叫累,不屈不挠,用自己残疾的身体撑起整个家,埋头苦干。“贫困户不光荣,脱贫致富才光荣。咱农民苦点累点都不怕,怕就怕指着‘等靠要’过日子。”2019年,沈金霞户实现家庭人均纯收入 13773 元,真正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如今家里吃穿不愁,住上了安全住房,用上了自来水,一举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身残志坚埋头干,脱贫路上显身手”。在党和国家扶贫帮扶政策的关怀下,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人生价值,沈金霞用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向我们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不屈不挠、勤劳致富,也为其他贫困户树立了自强不息、砥砺奋斗的脱贫好榜样。现在的沈金霞,一改往日的愁眉苦脸,见人总是笑嘻嘻的,可以看出她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她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在政府的帮扶下,我不仅能脱贫,更能致富奔小康!”她是这样说的,更是朝着这个目标奋斗着!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