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缅甸仰光北奥卡拉帕医院,中国援缅抗疫医疗专家组调研该院急诊中心。新华社发
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威尔金斯医院被指定为新冠肺炎定点隔离和诊疗医院。医院设施陈旧、建筑老化,要与病毒“短兵相接”,这样的隔离和诊疗条件还达不到要求。当地中资民营企业迅速行动起来,出资援建医院的升级改造项目。施工方夜以继日,仅用10余天项目就竣工交付,医院基础设施和诊治条件得以大幅改善,收治病患的能力也明显提升。
除了威尔金斯医院,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卫生医疗系统,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显得捉襟见肘。病毒检测能力、重症监护病房床位、医护人员和医用防护装备都严重缺乏。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能否打赢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关键在于是否补齐了防控的短板。
并肩战斗,共筑防疫之墙。中国一批批抗疫医疗专家勇敢“逆行”,驰援海外。在赴伊朗的医疗专家组中,有的人刚结束国内抗疫一线的工作。在委内瑞拉,专家组深入当地医院、社区,在一线与医护人员、高危人群交流,评估疫情走向,介绍中方抗疫经验,并与委方讨论如何细化未来防疫政策;在缅甸,专家组培训和指导当地医护人员加强自我防护,建议缅方在综合医院设置发热门诊,对发热病人进行分级就诊……在疫情防控吃劲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医疗专家组主动伸出援手,和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并肩战斗。
与医疗专家组一样,在疫情期间不断从中国出发的,还有源源不断的医疗物资。“今天我们将满载中国捐赠给非洲的医疗物资飞往埃塞俄比亚。谢谢中国!”“一路平安!中非友谊万岁!”飞机起飞时,机组人员和广州塔台亲切对话,飞机运载着防护服、呼吸机和医用外科口罩等,支援非洲多国抗击疫情。急人之所急,忧人之所忧。中国在前期的抗疫斗争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更明白其他国家需要的是什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4年非洲暴发埃博拉疫情期间,中国为塞拉利昂援建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眼下已承担起塞方新冠病毒检测技术培训等任务,成为塞方建立传染病防控模式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坚实一环。同样的故事正在伊拉克上演。在这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原本只有一家实验室可做核酸检测。疫情暴发以来,连日的超负荷运转,实验室在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出现了技术故障,检测被迫中断。接过伊拉克全国检测重任的,正是中国援建伊拉克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据悉,中国捐赠的核酸检测试剂和其他实验室设备可以在伊拉克其他省份开设5家新实验室。
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提高疫情应对能力,中国正在做,也会一直做下去。新冠肺炎疫情不是一国一洲之事,面对这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国际社会唯有并肩战斗,才能夯实全球合作之基,构筑钢铁长城般的抗疫“防火墙”。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