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为患者加油
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有4位来自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她们是刘蕾、孙薇、游建平和鲜继淑。在这个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春天里,她们与自己的学生一道,携手奔赴“战场”。
游建平是西南医院传染科护士长,硕士生导师,曾任解放军首批“援非抗埃”医疗队总护士长,带领来自全军的68名护理人员圆满完成抗击埃博拉病毒任务,2017年,她荣获第46届南丁格尔奖殊荣。此番征战武汉,为实现军队医疗队“零感染、打胜仗”的目标,她被火线任命为医院感控科主任,负责为整个院区的医护人员安全护航。
游建平在红区工作
游建平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同事们都喜欢叫她“游妈”。她长期从事感控工作,这个称呼更像是得自于她啥都要管的“婆婆妈妈”。泰康同济医院从在建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改建而来,没有传染病房专用缓冲黄区,不能让“红区更红、绿区不绿”就成了游建平最重要的职责。“洗手没有?”“这样做不对!”“不可以!”……哪怕得罪所有人,她也要立马指出发现的问题,她常说“最见不得不规范。” 在红区里,有游妈陪伴在旁边,所有人都特别安心,仿佛有一个随时提醒不正确操作的自动报警系统。
西南医院脑外科护士长鲜继淑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用一夜未眠的守护,换来了压在废墟下等待救援的小女孩重获新生。2009年鲜继淑荣获第42届南丁格尔奖,是军医大学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此次抗击疫情,鲜继淑担任医院感染一科护士长,此前从来没有在传染科工作过的她压力山大。
鲜继淑在红区工作
患者急需住院治疗,防护物资尚未完全到位、病房改造细节也有待完善。准备收治病人的那两天,硕士生导师、有着30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的 “硬核”护士长鲜继淑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想省下来干工作。感染一科最终如期开诊,鲜继淑像“定盘星”一样牢牢稳住了整个护理队伍的阵脚,第一天大批量患者入院非常顺利,没有收到一起患者投诉,堪称教科书式批量收治。当她得知周先生与妻子被一前一后收治到科里,安排在了不同的房间后,就想方设法跟其他病友沟通,调整了床位,让夫妻俩住在了一起,促进了两名患者的病情改善,提高了护理质量。
西南医院副院长刘蕾和临床护理学教研室主任孙薇,两个人都是博士生导师。很多人惊讶于刘蕾和孙薇的博士生导师身份,更惊讶于两个人抗击“非典”、“埃博拉”、“新冠”的共同经历。“想不到”成了很多人对她俩的初印象。
孙薇在红区工作
“我是这支队伍里的老大姐,必须要做表率。”科室开诊,感染一科副护士长孙薇顶在最前面做接诊、分诊工作,凭借多年的专业积累,她在战疫一线显得游刃有余。初进红区,有的护士非常紧张,心理出现一些波动,孙薇安慰她们:相信自己、保持平静,发挥出平时工作的正常状态。孙薇非常重视提高高学历护理人员“实现路径”上的能力,接诊了大量患者后,她果断指导感染一科护士——她的学生邵艳霞博士修改课题方向,以更加贴近卫勤实战需求。每天,除了打针输液具体的护理操作,在红区里,孙薇时常利用自己的心理学技能为病患进行心理疏导,达到“身心并护”的效果。
刘蕾在红区工作
“护理事业的根在临床,我也要扑在临床。”护理部副主任刘蕾坚持深入红区掌握第一手护理工作情况。现在医院开展工作的很多做法都来自于她抗击埃博拉时的经验总结。一线护士向刘蕾反映,在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肺功能恢复慢、治疗时间长。得知这个情况后,她深入思考,查阅文献,和游建平、鲜继淑、孙薇等骨干一起讨论方案。很快,指导组织护士们在宿舍录制了一套“新冠肺炎呼吸康复操”应用于临床,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你们这些在学校当老师的护士,水平真不一般!”一位已经逐渐康复的患者在她查房时连声赞叹。
把课堂开到战场,从普通病房走向护理“红区”,作为军队护理战线的老兵,4位护理学博导、硕导都很清楚——在武汉的红区时间里,博士、硕士,都是战士,她们用身先士卒的勇敢、实践出真知的严谨诠释着什么是护理人温柔的力量。(摄影报道:李大勇 罗杨 张旭航)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