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红绢的铁编古灯笼好有文艺范儿”“印有红色剪纸图案的T恤很潮”“布糊的耳环好精致,头一次见”……河北丰宁人制作的特色非遗文创产品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顾客前来选购。
说起这些文创产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琳颇为自豪:“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有各级非遗项目61项,其中,满族剪纸、布糊画、木作技艺、铁编技艺最能体现丰宁特色。这些也是我们当地的重点特色扶贫项目。”
丰宁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承德境内,地处燕山北麓和内蒙古高原南缘,县名取自“丰芜康宁”之意,但这里很长时间一直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当地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尝试利用非遗资源,打造助力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县城建了“传统工艺工作站”,乡镇和村建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免费提供剪纸、布糊画技艺等教材,组织非遗传承人传授技艺。
丰宁县选将营乡偏道子村就设有“非遗扶贫布糊画就业工坊”。近两年来,每周都有一天,这里会特别热闹。抽出闲暇的村民,拎着装有免费发放的工具盒袋子,来到工坊里学习交流制作布糊画,妇女居多,从30岁到60岁都有。
布糊画基于一度濒临失传的满族传统“补花”工艺,是丰宁县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补花”为母体,又吸收了堆绣、绢人、浮雕、唐卡、刺绣、裱糊、布贴画、景泰蓝等工艺特点。布糊画工艺非遗传承人郝如香是国家级布糊画工艺美术大师滕腾老先生的孙媳妇,她介绍,过去清朝官员官服上的“补子”就是用补花工艺制成。那时布料里裹棉絮,以缝制为主,做工不够精细。“我爷爷将补花变为糊制工艺,又融合了众多工艺之长,制作出精美、立体感强的布糊画。爷爷制作的《和平昌盛图》《凤凰宝相瓶》是人民大会堂河北厅的装饰陈列品,去了就能看到。”
如今,布糊画技艺不再是不传外人的家族技艺,而是进入“非遗扶贫工坊”为更多人带来致富希望。“非遗扶贫布糊画就业工坊”就设在村民活动中心,偏道子村村民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从工具盒里取出小剪刀、刻刀、布糊签等,拿起各色“补花料”,有的在剪纹样,有的拿刻刀修花边,有的用布糊签头挑上专用胶将修剪好的“补花料”糊在各色背景板上……大家不时地还互相拿着布糊画成品或半成品,彼此瞅一瞅评一评。
工具盒、制作布料、师资都是县里资金支持的。“在家门口就能学手艺,不离家就能把钱赚,教大家做布糊画的主意真不错。”50多岁的村民李春清笑呵呵地说。
李春清家几年前还是贫困户,老伴儿从前养羊得了布病,腰椎也不好,不能干重活,家里老母亲需要照顾,种地、家务活儿都离不了她。前年听说有布糊画免费培训,她早早就报了名。“在村里就能学,布糊画又美,我感兴趣,还能挣钱,立马就报了名”。
如今,她已能独立糊出简单的生肖动物、各色果蔬等小件样品,一个动物小样能赚10元左右,一个月里,抽点闲暇时间做,就能挣上数百元。“收入增加了,子女有工作也能往家寄钱。村里那些家里还有孩子上学的贫困户更需要帮扶,我家脱了贫,村里能更多支持他们了。”
“非遗扶贫是一个探索,这些技艺学习有一定难度。培训对象自愿报名,我们组织培训。县里设立专项资金,去年非遗技艺培训惠及学员242人,安排培训256期,帮助近百人脱贫致富,人均增收2000多元。”杨琳说。
作为布糊画非遗传承人,郝如香多次亲自指导培训学员。她说,经过培训,约8成学员现在能独立完成作品或者半成品。“我们回收后再加工出售。目前市场供不应求。春节前加工的一批鼠年贺岁系列布糊画,还没来得及拍照留档就卖光了。我们打算再扩大培训规模,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省里市里甚至外地都有订单。”
李春清也开心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布糊画有两幅被外国朋友买走。来家里的亲戚见着喜欢,也拿走几幅。她跟亲戚说:“做的这些花鸟走兽活灵活现,人们还待见,我感觉特别美,还能添份儿收入,这样的好差事为啥不干呢?你们羡慕我,也去学去做。”
眼下,她的“小目标”就是能做更复杂精美的花样。为做细活儿,过去干惯农活的她,现在特别注意保养自己的双手了,儿女们给买的护手霜派上了用场。她认真地说,“手粗糙会刮坏绸子,做不出好作品。我还想做一幅梅香图呢!”
“非遗+扶贫”让丰宁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得到了传承发扬,群众致富经越来越丰富,脱贫奔小康之路越走越宽,日子也更红火更美。
杨琳特别提到,今年“非遗+扶贫”将主要做好产品创新和拓宽销路的工作,让非遗文创更多融入百姓生活。县里打算请专业人士做好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开发像首饰、女包、服饰配饰等产品,甚至将非遗元素设计到围巾、鞋帽、口罩等适销对路的物件上。“我们优质的特色产品一定能打开更大市场。”她信心满满地说。(记者孙侠)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