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的传人 林禄扬
文化是陶瓷艺术的基础。据史料记载,福建德化古代重要的陶瓷产区盖德、乐陶、泗滨、宝美等村镇历来都重视文化传承,创办了一批书帝、书院倡导“学艺先学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明嘉靖九年(1530年)宏祠社学,元代盖德儒山的蓄书楼,万历年间(15731620年)孙风栖的上梧书斋,陈至言的墩仔书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城关的图南书院,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孙文沐的鹏期书楼;乾隆年间的(1736-1795年)程田寺格的瑶台书院,泗滨村颜英助妻张氏的瑞绵书斋,赤水狮峰山南麓创办的狮峰书院,光绪年间的锦溪书院。民国24年(1935年)福建省教育厅在德化创办省立德化陶瓷职业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创办德化瓷业技术学校,福建省晋江地区技工学校德化分班德化县城关职业中学,泉州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泉州市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等。综合徳化陶瓷文化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出,德化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家传、师承和学校教育共同组成的。
“林氏”的先祖在德化开基较早,因为地缘关系,林氏族人在德化窑历代的陶瓷生产、创作、革新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宋代德化盖德碗坪仑考古发现带有“林立”款的产品。明代的著名瓷雕艺术家有林朝景、林希宗、林孝宗、林日盛、林子信、林扬、林我范;清代有林彩桂、林捷陞等。可以说,林氏宗族在德化窑陶瓷文化的技艺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做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历代的许多艺术匠师就是在这一传承模式下成长成名的。林禄扬就是林氏流派传承中的一位佼佼者。
林禄扬是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省级主要代表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德化县晏扬瓷雕厂厂长、艳阳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艺术总监。
林禄扬春秋方富,精力弥满,待人接物快人快语,非常热情,善饮,幽默。面对产品的创新研发,企业运筹经营时,他胸多神智,心不停思。在我眼中,他是个处世粗中有细,机敏果断,有大局观的人,是个重拿轻放,有感即通的企业家、艺术家。
人到中年最显著的变化是心志変化,更加豁达从容。岁月如霜,诸多历练,形成个性化的气质内涵。事业的蒸蒸日上使林禄扬有分量有底气,在社会上挺得起腰。懂得什么值得珍惜,什么不必当真,什么可以付之一笑。他那种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环境有很好把握的笃定自信,甚至从他的服饰上都可以看得出来。
每个人的生命发展过程都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活,为衣食住行而维持生命的存在,这是物质文明。第二个层次是行为与事业,按照古人所讲,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人文精神。第三层次是人的归宿,中国人讲人生的归宿在人性。人的一切行为都应合乎自己的天性,即所谓各有所好。我天性就是这样,只有这样做,我才心安,才会感到快乐。最高的人生哲学讲的是德性,人生的最后归宿就要归在德性上。心归宁静,大道超然,升华自我,天人合一。
我们时常在一起喝酒,聊天,我知道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有情有义之人,除了瓷艺创作的话题外,乡下多病的老父亲永远是他的牽挂。
成长
林禄扬1967年生于徳化盖德乡林地村。1982年考人德化县城关职业中学陶瓷工艺美术班,一年后转到陶瓷雕塑班学习,追随陈德卿、杨剑民、陈祖斌学习陶瓷雕塑基础课。毕业后因学习成绩优秀而留校任教。
在校期间除担负雕塑课程的教学任务外,经常泡在校办工厂车间刻苦钴研德化窑传统人物雕塑的技法和创作。兴趣是入门的向导,不断摸索,不断实践,让他羽翼渐丰,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制瓷人。
有人说,烧制陶瓷是士与火的艺术;也有人说是金木水火土结合的艺术。金,坯料釉料中含有金属成分;木,为烧窑的燃料;水,在制窑过程中离不开水;火,烧窑靠的是高温的火;土,陶土是陶瓷的基本原料。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高超的制瓷人,不仅是精通运用造型技艺的专家,更是熟练掌握“五行”规律的高人。
为追求传统瓷雕技艺的创新突破,林禄扬先后到德化莹玉艺术陶瓷研究所,爱德华瓷雕艺术研究所等大师工作室学习、工作。1989年后,在一番深思熟虑后,林禄扬开办了自已的雕塑工作室。他目标明确,奋发图强,自己动手设计,开始了向“中国白艺术”进发的新征程。那是1992年深秋的一个晴朗下午,我陪同一位香港友人去采购瓷雕作品,路上朋友告诉我要去一个传统瓷雕做得很好的师傅家里看作品,她把我带到一个不太显眼的陶瓷小作坊,我进去一看,原来是林禄扬的工作室,那时,林禄扬在徳化的同行业中还没有多少名气,我也不曾从同学中听到关于他的创作技艺。可那日所见使我眼前一亮,他那有点拥挤的房间里,四周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瓷雕作品,尤其是观音、弥勒等佛像很是显眼,仔细观賞,件件圆润秀雅,令我爱不释手,难怪我的朋友这么看中他的作品。据朋友介绍,她已经在这里拿过好几批作品了,因为在香港市场销售得很好,那边的许多商人老板特地点名要禄扬的作品。从此,我对林禄扬和他的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德化窑瓷雕技艺从明代开始就已经如火纯青,特别是以何朝宗为代表的“何派”艺术早已是被世界公认为中国白瓷的代表。德化白瓷质感非常细膩,纯白的色泽最能自然地流露出高贵。在灯光直射下,细薄的“中国白”透出部分光线,其透明感和雪白的表面令人一见倾心。这在世界陶瓷史上堪称一绝。中国当代艺术应在重视历史辉煌的基础上潜心传承,大胆创新。潜心传承绝不是一味地模仿历史名瓷,大胆创新绝非随波逐流。林禄扬始终坚持“师古而不泥古”的创作道路,创作了不少让同行发出惊叹的瓷雕新作。他把传统文化元素和创新艺术审美相结合。林禄扬曾感慨地说:“创新说说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不是过来人,难解其中味。
1995年夏季,林禄扬开始创办宴扬瓷雕厂,他开始打造创作团队,因为他知道单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构思创办自己的艺术品牌,从而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于是林禄扬给宴扬企业的产品结构进行了新定位:1.高品质。要充分利用最好的材质材料。2高品位。不仅要在材质上面讲究,更要提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精品意识。3.高科技。要通过密炉的改造,瓷土配方调整,以达到胎釉的完美结合。4.高诚信。绝不能让二级品流人市场,要树立砸瓷砸出诚信的理念。
传承
林禄扬怎么说也就怎么做。他在2006年成立艳阳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优质瓷土的加工和釉水配方的调配,成功研制出“汉白玉”优质瓷泥品种。使釉水效果更加莹洁纯净,胎质色泽光亮温润。接着对窑炉进行合理的改造和调试,攻克难关,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烧制出了传统德化窑无法达到的高度超过1.50米的大型釉下五彩花瓶和瓷雕作品。他认为企业要发展,产品要创新,质量要提升,关键在于人的文化素质要提高,思想要提升,眼界要开阔。于是200年7月他脱产一年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深造,跟随李正安、何燕明等国内知名的陶瓷研究专家和教授;2010年他又通过自学考试录取到江西景徳镇陶瓷学院雕塑系,学习了三年雕塑技艺;2012年10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创新高级研修班”进修。林禄扬总是在学习、研究、创新的道路上孜孜不倦,永不满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林禄扬的瓷雕创作面貌就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他的雕刻刀法更加自如,作品造型更加率意自然,从他系列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林禄扬正在创作践行着“体味传统,感悟自然,创造自己的雕塑语言”的道路。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林禄扬立志要努力打造企业的艺术新品牌、新工艺、新品位,这一路走下来是成功的,他所创作的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精:主要表现在对产品工艺技术水准的严格把关和控制上。林禄扬首先从泥釉原料的挑选、加工,到成型、装饰、施釉,至装審和烧制全部工艺流程,都层层严格要求和把关。因此,他的每件作品都能做到用料精、设计精、造型精、装饰精、烧制精。各个生产环节的精细,枃成了其件件作品整体效果极为精致的特征。以《渡江观音》为例,作品通高1.30米,结构比例匀称优雅,造型精刻入微,此像体型硕大,衣褶飘拂,线条流畅,宛如行云流水,塑造、烧制等方面的难度极大,堪称观音造型中的经典之作,令人叹为观止。此件作品荣获“201中国(天津)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
巧:主要表现在对产品造型设计的巧妙构思和装饰技艺的匠心独运上。以《乐人生》瓷雕为例,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欢迎的两种图案,笑呵呵的老寿星和千年人参,巧妙地融合为一体,造型自然优美,装饰简洁洗练,寓意“乐人生”,表达出人生在丰衣足食后,健康的心态,乐观才是人生的最大幸福。此件作品在2008年11月“第十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又如《母爱》,以母亲双手将儿子揽人怀中的情景,此件作品采用变形抽象的构图,设计十分巧妙,造型工艺优美,线条流畅,整体观感非常好,可以说处处都蕴涵着巧与妙,是一件反映人间温暖这一永恒主题的作品,此件作品在2002年11月“第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荣获中国工艺美术传统艺术金奖。
新:主要表现在艺术创作中的勇于创新和对新观念的积极接纳与巧妙融合上。宴扬瓷厂和艳阳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以来,林禄扬和他的创作团队时时关注材料创新,题材创新、工艺创新、烧制革新等方面的新理念。他们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技艺的同时,很抓工艺和科技的创新,很抓文化创意和设计的创新,做到作品不泥古、不雷同,紧跟时代潮流,把握现代消费者的心理和爱好。适时地推出了一批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融合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历史人物题材的作品。例如2010年创作的《山鬼》就是源自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作品《九歌》中的传说,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此件作品不仅构思新颖,造型精美,而且在釉色配方,烧成工艺方面都十分到位,在白、透、润、纯、硬等各种理论指标上,全面突破了传统德化窑白瓷工艺水平。又如作品《运筹帷幄》,创作构思来源于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诸葛亮风流倜傥的形象,表现了其大敌当前临危不惧,从容冷静,运筹帷幄的精神风貌。成为大家喜闻乐见,备受欢迎的热销高端产品。(文/ 郭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