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体温36.5度,很正常,但还不能出门。要勤洗手,注意门窗通风……”对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张店镇王营村14名返乡隔离观察人员来说,这个春节见的最多的人就是王杏玉了。
王杏玉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王营村卫生室的一名医生。王营村是南阳市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地理位置偏僻,贫困户多达63户,共计114人。为了生计,村子里有700多人不得不外出打工。作为王营村的一名医生,王杏玉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走村串户,默默奉献,热心为村民服务,因此他也被当地群众称为“王营村的守护神”。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王杏玉为此夜不能寐。他深知春节正是人口流动的高峰期,在这个人口并不多的村子里,从湖北回来的人员已达36人,有14人被隔离,疑似病人有6人。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他不惧自身安危,不忘初心、践行党员使命。毅然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想在前、干在前、冲在前,让党旗在王营村高高飘扬。 “这是我应该做的” 以往的春节,王杏玉大年初一就早早地把卫生室大门关闭,与家人一起前往亲戚家拜年,但今年的王杏玉却有点不一样,手里提者医药箱,王杏玉今年拜访的是村里的群众。 王营村常住人口为3700多人。疫情防控期间,王杏玉每天配合村委做好疫情防控宣传、返乡人员摸排、隔离人员心理疏导等工作。面对繁杂的工作,王杏玉从不懈怠。除此之外,王杏玉还负责照顾王营村14名隔离人员和6名疑似病人。为了节省时间,王杏玉总是骑着电动车奔走在需要他的地方。高负荷的工作使他无法好好休息一下。因为睡眠不足,他的双眼已经出现了红肿。但他没有一声怨言,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便是他一直坚守的初心。 “我是医生,又是党员,就应该上一线” “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党员,及时监测和排查疫情是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现在村里的群众需要我,虽然不能像其他医生一样到疫区去支援,但是奋斗在疫情防控最前线是我应担的责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我的光荣使命。”王营村的党员医生王杏玉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他的诺言。一件白大褂、一个医用口罩、一根温度计、一本体温登记本便成了王杏玉的“战斗武器”。 按照村委会安排,村里每个疫情防控检测点配备一名村医。从大年初一开始,他每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天不亮就起床了,背着沉重的药箱,骑着电动车,给村中从武汉返乡的人员挨个测量体温,村子面积大,重点监测对象多,其工作量十分繁重,一趟下来汗流浃背,腰酸背疼,有时候连水都来不及喝上一口。遇到配合的人员还好点,有极个别不理解的人员还闹情绪,经常抛出冷言冷语对待他,这些他都一一默默地承受了。检测点的其他值班人员都是轮流值守,只有王杏玉一个人24小时坚守待命,同时每天两次对隔离户进行体温监测登记,按时向村委上报情况。“春节期间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有他在,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王营村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张云亭说。 医者仁心无私奉献 自疫情信息出现以来,王杏玉不断的向村民们宣传道:科学应对莫惊慌,为了大家都健康,减少外出是良方。除了监测疫情,村里老年人的健康情况也是王杏玉的关注重点。卫生室的治疗高泄压、心脏病的慢性病药,他每次都会加大进货量,隔三差五带着药就到贫苦户和老年人家,义务给老年人和贫困户送药。谁血压高、谁心脏不好,他了然于胸。每过一段时间王杏玉就要到贫苦户和孤寡老人家坐一坐,测血压,测血糖并登记成册。进到王杏玉的家中可以看到厚厚一摞的表格快堆满了一面墙,这都是他多年来每家每户进行走访得来的王营村三千多人的健康状况。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说道:杏玉真是一个好人啊,有时候身体哪里不舒服,我行动不方便,不管刮风下雨一个电话杏玉就过来了,吃药什么的还不要钱。乡村医生是每一个村庄健康的守护者,更是每一个村庄的强心剂,这个时候乡村医生的坚守能更好地安慰村民。 乡村医生也是防疫宣教员 王杏玉对于“非典”期间的防控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时候,谣言四起,一会儿传言‘喝醋能防非典’,村民都把小卖部的醋买光了,一会儿传言‘板蓝根、金银花能治疗非典’,村卫生室的相关药物瞬间被买完了,导致不能够正常开药。”对于这次肺炎疫情的防控,王杏玉在兼顾繁杂工作的同时也没有中断健康教育,引导群众科学看待疫情,正确进行防护,不信谣,不盲目,在疫情防控上少走弯路。 直面疫情,逆向而行,只为保证王营村村民的健康平安;无畏向前,坚守岗位,他用双手为乡亲筑起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