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发放防护物资
截至2月9日24时,据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5982例,其中重症病例648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281例,累计死亡病例90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0171例,现有疑似病例23589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99487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7518人。
2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基层社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表示,据了解,各地已经意识到上门体温排查、共用笔和体温计可能带来交叉感染的风险。现在许多地方通过打电话,依托微信群、QQ群、智慧社区客户端等社区信息平台,与社区居民沟通体温测量情况。
世卫组织先遣组于2月10日抵京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通过2月10日的数据分析,武汉、湖北、全国治愈比例均明显上升,其中全国治愈比例8.2%,1月27日为1.3%;湖北治愈比例6.1%,1月27日为1.7%;武汉治愈比例6.2%,1月27日为2.6%,说明全国各地的医疗救治效果初步显现。”
他提到,随着对口医疗支援力量的加强,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床位供给,湖北及武汉的救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此外,米锋表示,近期中国和世卫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协商一致,该团组名称为“中国世卫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
他说,2月10日,世卫组织先遣组抵京,与中方就考察组的具体安排进行讨论。我们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专家参加联合专家考察组,相信经过各方共同商议、充分沟通后,将对考察组的在华事宜做出合适的安排。
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一个社区
“疫情发生以来,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每名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任务异常繁重,工作十分辛苦。”
陈越良表示,民政部已于近日发布了《致全国城乡社区工作者的一封信》,感谢他们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的积极贡献。
他说,为了在技术上支持社区工作者,减轻他们的负担,2月9日,民政部有关司局开发了《社区“三社联动”线上抗疫模式工作导引》(第一版),指导各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构建线上抗疫工作支持平台,协助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
社区共用体温计可能带来交叉感染
发布会上,陈越良表示,据了解,各地已经意识到上门体温排查、共用笔和体温计可能带来交叉感染的风险。现在许多地方通过打电话,依托微信群、QQ群、智慧社区客户端等社区信息平台,与社区居民沟通体温测量情况。
“一些社区不再使用一张纸、一支笔的传统登记方式,而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进行实时录入汇总,最大限度避免近距离接触而产生的交叉感染风险。”他说道。
建议通过电话、视频探视养老机构老人
在防控疫情方面,养老机构的相关问题也值得关注。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养老机构目前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防控措施:一是加强组织和领导,启动了应急预案。二是加强了进出的管理,实行封闭式管理,尽量减少外部感染源的输入。三是养老机构加强了内部的防护和服务,让老年人在养老机构里面安心生活,同时也加强了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
关于春节回家之后老年人是否可以返回养老机构的情况,李邦华表示,如果说老年人在家里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建议暂缓回到养老机构,相对家庭来讲,养老机构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在家里照顾可能风险相对低一点,同时家里亲情化更好一点。
“如果确实因为家庭无力照顾,老人需要回到养老机构,如果没有六类禁止进入的情况,经过医学隔离观察14天无异常之后是可以回到养老机构的。”他说,一方面要保证这部分老人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已经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的安全。
关于家属是否可以探望老人的问题,李邦华表示,由于疫情期间许多养老机构都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建议尽量采取电话、视频等方式来探望老人,和老人做亲情的沟通。
他说,如果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进入养老机构探望或者探视老人的,首先要保证进入的人员是健康的,做好实名登记、体温检测,要遵守养老机构的防控要求,才可进入探视。
答记者问
社区有没有专门工作人员随访?
在此次发布会上,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平介绍,居家隔离人员应该属地化管理,需要居委会、社区工作者、基层医务人员、民警以及公民等所有人配合,大家都要共同进行居家管理的工作。
“如果是居家观察的人员,我们居委会的成员可以上门服务,可以送体温计,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可以不进门,但是必须要戴口罩。”
她说,居家观察的人员,隔的是疫情而不是亲情,如果居家观察的人员有症状,就需要找当地的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机构,比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比如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通过他们进行鉴别。
此外,她还表示,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基层治理的一个创新,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就是网格化管理的成功典范。
“基层网格化管理就是全面启动社区防控工作,把家庭医生、居委会、民警和民政等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建立防控的工作组织体系,实现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首先要及时了解常住人口、户籍人口,特别是外来人口和返乡人员的健康状况,做好监测、消毒、通风和卫生环境整治。”她说道。
如何保障封闭社区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
陈越良表示,为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目前各地在严格做好防护和体温测量的情况下,尽量允许每户家庭派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以满足正常的生活需要。“针对特殊群体、困难家庭和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帮扶关怀,帮助购买各类生活必需品,并送到家门口。”
同时,对接一些大型连锁企业和社区周边超市、便利店等,在社区内部设立生活物资销售点。为方便社区居民线上购置生活用品,部分社区设定快递、外卖配送区域,由快递员将居民购买的生活用品送至指定区域,并由收件人无接触式领取,在保障快递、外卖正常配送的同时减少人员聚集。
此外,部分有条件对快递人员和车辆、物品进行消毒的社区,履行登记消毒手续后允许快递人员将快递投入智能快递箱。
本组文/本报记者 刘艺龙 孟亚旭
相关新闻
在华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新华社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并未影响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受访的多家在华外资企业表示,疫情影响是暂时的,相信中国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充满活力,未来可期。
可口可乐中国、韩国及蒙古区副总裁张建弢表示,不会因为当前疫情产生的市场波动而改变扎根中国、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的长期战略。中国已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第三大市场,累计在华投资超过130亿美元。可口可乐系统在华有45家工厂,员工超过4.7万人,其中99%为本地员工。
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向全国各地捐赠了90万余瓶饮用水,供抗击疫情所需。
张建弢注意到,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细分,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多元化,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中国政府近年来持续推出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尤其是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法和相关实施条例,让他对中国市场的未来保持乐观。
“可以预见,新时代的中国市场将更加开放,为国际投资与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他说。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安利(中国)总裁余放表示,虽然疫情对安利在中国的供应链、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递送等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放眼长期,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安利全球的最大市场。
“中国市场的规模之大、潜力之深、范围之广、活力之盛,始终领先全球。我们坚信中国市场未来可期,也会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余放说。
安利广州生产基地紧急复工。
2019年,安利将位于美国总部的空气净化器及净水器生产线转移至中国,并将全球数字化创新中心、大数据创新中心和IT创新中心落户在中国。未来5年,公司将投入2亿美元用于数字化工具开发、数字体验设计、IT基础建设和系统开发等。
“相信疫情过后,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消费一定大幅提升,大健康产业将迎来迅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余放表示。
作为与餐饮、娱乐、旅游紧密挂钩的快消企业,啤酒和饮料行业难免受到疫情冲击。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仁荣表示,相信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在中国政府的统一决策部署下,我们必能共克时艰,打赢这场防疫保卫战!”
疫情来袭后,外资企业纷纷捐款,募集防疫物资。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曹宏瑛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0余家外资企业累计捐赠款物合计超过13亿元。
“中国政府出台的应对方案和措施有效释放了市场稳定信号,提振了市场信心。相信中国能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张建弢说。
供图/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