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时代人物>正文

张杨:青藏高原上的公益飞鸟

2019-12-27 1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冬至寒夜,张杨和伙伴们从凌晨两点就开始忙活,他们把煮好的热腾腾的饺子装在饭盒里,一次次开车送到小桥大街、生物园区、海湖路,送到那些早早出门工作的环卫工人手中。

  始于2015年的这个活动成为大洋乾坤劳保用品有限公司一年一度的传统节目。从2012年接收第一批残疾人员工——14名西宁市聋哑学校的听障毕业生开始,80后创业者张杨和残疾人士结下不解之缘。如今他的企业员工中,残疾人占比达到85%以上。

  施,比受更快乐!张杨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不因自己残疾就忽略关心别人。

  星路撒下的微芒,承载着努力的力量。在扶残助残的公益路上,有时会遇到别人的冷嘲热讽或恶意揣测,但张杨从来没有停止过奔忙的脚步。

  2016年3月,张杨再投资在西宁开了3家小龙虾餐饮连锁店,为30多位听障人士提供了工作岗位。张杨还把店面10%的股份赠送给10位表现优秀的员工,旺季时他们的月收入能达到1万多元。

  2017年5月,张杨又在西宁市最繁华的力盟街区投资创办了青海省第一家“无声皇茶”店,六七位服务人员都是经过培训的听障人士。他们用微笑、手语和纸笔与顾客交流,无声胜有声的氛围吸引了顾客慕名前来。

  不管创办什么,张杨都有一条宗旨:拿出利润的10%做公益。她认为只有源头有活水,才能细水长流。

  张杨还和49名听障员工带着两台挖掘机、两台装载机,参与到高原生态复绿工程中。他们走进海拔4200米的木里矿区,战风雪、斗严寒、抗高反,为60万平方米的渣山荒土披上绿衣,实现了听障者园林绿化的第一步。

  2018年春天,张杨在青海海西州成立了一家分公司,并由当地政府牵线搭桥,一如既往地精准扶贫5个市县的32户贫困家庭,不但为他们送去米面粮油,还先后出资15万元帮他们开办馍馍面条铺。

  就在这些贫困的人家里,张杨留意到有一户人家是由年迈的爷爷艰难地照顾两个藏族孤儿。不要说上学,就连3个人的生活都捉襟见肘……

  在征得爷爷和当地政府的同意后,张杨把她们带到西宁家里,帮她们洗澡、梳小辫,带她们去人民公园坐旋转木马……

  到了要送姐妹俩返回海西的那天,她俩突然神秘兮兮地把张杨拉到洗手间里,关上门,互相推搡,欲言又止。张杨蹲下身来张开双臂抱住她们,姐姐用很轻很轻的声音,怯生生地说:“张阿姨,我们没有妈妈了。我们好喜欢你,你可以当我们的妈妈吗?”

  张杨愣住了,她紧紧地抱住瘦弱的姐妹俩,心里眼里都是热热的,一句话脱口而出:“如果你们愿意,我当然也愿意!”

  办理相关手续后,张杨把认养的两个女儿送到西宁市一所私立学校插班就读。而张杨,也慢慢适应了从单身女青年到“母亲”这个角色的转变。

  不管是家里的两个藏族女儿,还是公司里的几十位残疾员工,张杨都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员工结婚,她是婆家人也是娘家人,跑前忙后张罗;员工生孩子,她是当之无愧的干妈。因为残疾员工独自出行不方便也不安全,张杨每年都要亲自组织员工们集体旅行。不管是海南三亚的椰林树影,还是香港迪士尼乐园里欢乐的玩偶游行,处处都留下了她和员工们的笑脸和足迹。

  2018年冬天,在创业十几年后,张杨终于实现了一个心愿:把公司总部搬到西宁海湖新区的一幢写字楼里,有了一层宽敞明亮的办公区。很快,整个大楼的物业保安、保洁人员都知道楼上有一家特殊的公司,因为每天都会有坐着轮椅的员工进进出出。

  珊珊原本是一个阳光漂亮的西宁女孩,就在筹备婚礼期间,突然发现患上了骨髓巨细胞瘤,导致截瘫。两年康复期过后,她坐在轮椅上总算能行动自如。珊珊无意中通过病友得知张杨的公司在招聘。她顺利通过面试,成为张杨公司里的一员。珊珊的业务能力突出,办事高效,张杨特意安排一位司机每天接送她和另一位坐轮椅的员工上下班。而公司里的电脑桌、卫生间,都按照无障碍设施标准特意打造。

  2018年春节,珊珊第一次踏出国门,随张杨一起前往日本出差,整整一周,她们吃住行在一起,上下车时,张杨总是俯下身子背她,还打趣道:“你瘦得像一片叶子,我结婚时还要请你当伴娘呢!请不要再减肥了好吗?”提起这些,珊珊的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从没想到我会有今天,是张杨姐姐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我,能在她身边工作是我的福气。”

  2019年珊珊骨髓巨细胞瘤复发,又走到了生死边缘。张杨立即发起募捐,在募集善款25万余元的同时,张杨公司又拿出近15万元,补齐了手术需要的40多万元。经过大家鼎力相助和医院全力救治,这个坚强乐观的女孩再次挺了过来!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是泰戈尔的诗句。而张杨接触的这些“折翼天使”,就算什么也看不见,也自有内心色彩斑斓;就算什么也听不见,也自有生命的强音惊涛拍岸。

  2017年春天,张杨在和军旅作家汪孔周老师交流时,提到希望创办一项诗歌朗诵大赛,并命名“飞鸟杯”,以帮助残疾人建立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世界,也让社会各界看到残疾人士的多才多艺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昆仑山下,马蹄踏雪;三江源头,诗意绵长。到2019年,“飞鸟杯”举办第三届了。张杨如同一只领头雁,率领飞鸟公益团队,在青藏高原坚持扶残助残。

  应小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