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秋,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罐子沟村,青山环绕、花果飘香,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农家新院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一条条水泥路连着一片片绿意浸染的产业园,宛若世外桃源。
罐子沟村曾是典型的贫困村,村里无产业,村民大多在外务工,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一条泥巴路,绕着山间转。十户九家穷,名叫烂罐罐。”这曾是几代村民对家乡的共同记忆。
罐子沟村的蜕变是怎么来的?村民们说,是因为他们选对了当家人——李兰。
个头不高、齐耳短发、说话干脆利落,见到李兰时,她正忙着挨家挨户统计农村改厕需求,讲解补贴政策。提起这位女村支书,村民纷纷称赞:“舍得干、吃得亏”“脾气好,从没见她跟群众吵过架”。
高中辍学后,李兰曾当过乡村代课老师。嫁到罐子沟村后,为供两个女儿读书,她和丈夫一起外出务工,在江苏常州市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经过多年打拼,夫妻俩不仅在老家新建了二层小楼,还在巴中市区买了房子,过上了让人羡慕的小康日子。
2009年,在外打工的李兰迎来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罐子沟村老村支书再三邀请她回村当村主任。当时,村里脱贫任务重而村“两委”班子老龄化严重、发展劲头不足,亟须中青年人接棒。
为何选择让一名外来媳妇“挑大梁”?老村支书王代蓉说,李兰在罐子沟村7社当过9年社长,办事公道、群众基础好。像是过去收缴税费,最让村干部头疼,李兰却总能最先收齐。她把每家每户几口人、几亩地、需要缴钱的数目都张贴出来,让群众明明白白。
李兰不是没有顾虑:村里那样的条件,她有能力去改变吗?在江浙一带务工时,她惊叹于当地农村的富庶,觉得老家虽然发展滞后,但有山有水、风景秀丽,还有距城区较近的区位优势,大量土地荒芜太可惜了。权衡再三后,她决定:回村。
和一些村干部不一样,李兰特别爱折腾。她带领在家的“弱劳力”修堰塘、建蓄水池。2014年,在村支部换届选举大会上,李兰全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那一年,她48岁。
罐子沟村四面是山,距离恩阳城区不到10公里,因不通公路,运东西多靠肩挑背扛。77岁的村民易新国说,当时养一头猪卖一千多元,抬一头猪却要花300多元。
李兰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路。没钱怎么办?她一次次到市、区相关部门递报告,讲情况。碰到项目有眉目、无进展,就给领导发短信,堵住领导要签件。在李兰等村干部的努力下,争取到包括村道在内的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按照“村上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的村道建设要求,路基需要村里筹资修建。在短时间内,村民们一时筹不出这笔钱,到手的项目面临被收回的风险。
“这样干耗不是办法。”李兰说,那些天她整夜睡不着觉。最后心一横,拿出家里24万元积蓄先垫付工程款。资金到位后,她又忙着协调土地、处理矛盾纠纷,起早贪黑泡在工地上监督工程质量。就这样,一个月后,1.2公里长的出村水泥路修通了,而她却瘦了8斤。
路的问题解决后,如何实现增收致富?靠传统猪粮结构不行;村里年轻人多外出务工,靠在家的老幼妇孺采取“一家一户”方式发展产业也行不通。
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罐子沟村辖7个社417户1500多人,地貌呈罐状,“罐沿”的4个社因缺水只能“看天种粮”,而“罐底”的3个社却因涝水、缺少光照,收成时好时坏。
李兰请来恩阳区的农技专家,对村里自然条件进行综合“会诊”——“罐沿”的4个社虽缺水但日照充足,可以发展有机果蔬;“罐底”3个社的涝水地,适宜发展水产种养殖。确定发展产业种类后,李兰有针对性的引进农业主,流转村里土地,先后建起葡萄园、石榴园及莲藕种植基地。
村子美了,产业兴了,交通便利的罐子沟村又发展起生态观光旅游。通过举办荷花节、葡萄采摘节等活动,美丽乡村成为周边市民的旅游打卡地。
多项产业齐头并进,实现了全村人共同富裕。2018年,罐子沟村人均纯收入达1.25万元。此前,易新国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如今家里流转5亩多土地,每年有3000多元的流转租金。他还在村里经营起小卖部。“荷花节的时候,一天能有300元收入,生活越来越好了。”易新国说。
“罐子沟村正在创建4A级景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李兰说,她的毕生心愿是实现对村民的承诺——让鲜花开满村庄,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比蜜甜。(记者吴晓颖)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