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法国施耐德电气位于湖北武汉光谷的明星工厂,高效的人机协作生产场景冲击着视觉:无人物料运输车穿梭于各条生产线之间,智能机器人有序地组装并测试产品,工作人员忙着最后的贴标装箱……一批批产品从生产线进入仓库,旁边的电子屏上,闪动着不断冲高的日产量。
“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我们也持续加大对生产能力的投入。今年武汉工厂又新增了6条生产线,总投资超过6000万元。”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对本报记者说。目前,新的生产线已陆续投入运营,预计将增加10%左右的产能。
施耐德电气是全球领先的自动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已有32年。近两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国外更时不时有媒体和机构炒作所谓的“外资撤离中国”,施耐德又是如何决策?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从一家不足百人的小型合资工厂起步,目前拥有1.7万多名员工、23家工厂、8个物流中心、3个研发中心,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庞邢健非常笃定,“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中国市场对外资外企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旺盛的需求,还来自于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
庞邢健介绍,继2011年在光谷建立第一个区域总部后,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从最初的单一销售服务,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在中国内地最大的物流中心、中国客户关爱中心、中国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团队和中国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施耐德电气在华中地区最大的地区总部之一。“在此过程中,湖北省、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政府部门都给予了不少支持和帮助。”
从2016年起,施耐德电气武汉工厂开启了智能化改造之路,得到了武汉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包括技改补贴、用电用地、海关消防等多个方面。2016年当年,武汉工厂就快速获得了一笔技改补贴。“今年,我们在工业智能化改造方面又进行了不少投资,根据政策,日前我们提交了相关技改补贴申请。”庞邢健说。
享受来自于中国财政的技改补贴,让外资企业深深感到,中国吸引外资不是只看中其带来的资本或产品,而是愿意与外资企业共同成长、发展。如今,武汉工厂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绿色智能制造基地中的示范工厂,获得了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施耐德电气在配电设施、工业自动化产品、楼宇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和产品也被广泛地应用在三峡工程、神龙汽车、光谷生物城、新世界集团、武汉保利文化广场等项目、企业中。
走访武汉期间,记者发现,外资企业与中国市场、当地政府正加快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今年3月,武汉市政府发布12条扩大利用外资措施,包括奖励政策、知识产权保护、降低用地用电用气等成本、引进人才等多个方面;4月,武汉专门出台方案,优化营商环境。与之相呼应的是,外商纷纷加快投资武汉的脚步。4月,东风本田第三工厂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7月初,美国康明斯公司宣布,在现有1亿美元投资规模的基础上,增资1.3亿美元扩建武汉研发中心;10月中旬,法国法雷奥全球最大研发中心在武汉落地……
“武汉市在支持外资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不断努力和进步,为施耐德电气在武汉开展生产、运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将进一步促进我们在武汉的发展。”庞邢健表示。
在中国,类似的良性互动迸发出强大活力。今年以来,中国出台一系列稳外资政策,缩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个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2019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巨大的中国市场、持续的扩大开放,使得中国依旧是各国企业最为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今年前9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871家,实际使用外资6832.1亿元,同比增长6.5%。
“中国给外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在中国发展,我们有信心。”庞邢健表示。(记者 邱海峰)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