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晓梅在上课(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南宁10月20日电题:托起山里娃沉甸甸的梦想——记广西大石山区小学教师蒙晓梅
新华社记者农冠斌
周末,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北更乡中心小学的教师蒙晓梅早早出门,和往常的许多个周末一样,她带着爱心人士,驱车数小时,前往大山深处的贫困学生家中。
这是蒙晓梅扎根山村教育的第28年。28年来,她将自己的青春、汗水和爱心都献给了大山深处的莘莘学子。
希望工程烛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教师……这些年蒙晓梅获得了很多荣誉。今年9月,她入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
蒙晓梅(左二)走访山区贫困学生家庭(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乡亲们的恩情很重”
北更乡地处大石山区,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说。长久以来,贫困深深困扰着这里的人们。1973年,蒙晓梅出生在这儿。
“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乡亲们的恩情很重。”谈到坚守山区的原因,蒙晓梅忆起往事。
自幼失怙、奶奶双目失明,蒙晓梅在很小的时候被一对好心夫妇收养,来到了大山深处。但坎坷的命运却没放过她——养父上山砍柴摔断了腿,养母罹患乳腺癌,家徒四壁。所幸有村民们的援助,让她吃着百家饭长大。
到了上学年龄,因为交不起学费,她只能站在教室窗外靠“蹭课”上完了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老师将多余的考卷发给她。结果,蒙晓梅这个“编外学生”比班上其他人都考得好。此后,好学上进的她得到乡亲们和爱心人士资助,终于坐进了课堂。
“当时村里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一、二、三年级的学生都集中在一个教室里上课。”蒙晓梅说,家乡是山区,很闭塞,读书人少,教育资源也极度匮乏。
离开老家在外求学的那几年,蒙晓梅时常想起村里那些跟她一样渴望上学的孩子。
1991年,完成学业的蒙晓梅选择回村当一名乡村教师。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在北更,人们相信:只有读书,孩子们才有机会走出这片大山。我想帮助他们。”蒙晓梅说,就如同当年乡亲们帮助她那样。
蒙晓梅(右一)走访山区贫困学生家庭(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她几乎牺牲了个人周末、假期时间”
蒙晓梅仍记得第一次助学的情景。
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学期,班上的学生小伍(化名)一直没来学校。蒙晓梅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前往小伍的家。交流中,她无意间看到,小伍家的饭桌上竟只有“猫豆”。这种食物,山里很多,但因带有一点毒性,鲜有人食用。
小伍的母亲向蒙晓梅诉苦说,200元的学费,自己这个贫困的家庭实在拿不出来。“明天送孩子去学校,学费我来解决。”小伍的母亲没想到,非亲非故的蒙晓梅能当场给她许下这个承诺。
工资不高的蒙晓梅一回到家就向亲戚朋友们借钱。有人认为她“管得太多”,有的劝她“算了”:那么多上不了学的贫困学生,她帮不过来。但蒙晓梅坚持自己的想法,东拼西凑,筹到了200元。蒙晓梅坦言,“如果不帮小伍,他这辈子可能就再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从那以后,蒙晓梅经常走访贫困学生,北更乡所有村屯,都留有她的足迹。望着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蒙晓梅内心很沉重,但信念却更加坚定:一定不能让孩子们因贫失学。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生受益,她开始尝试借助社会公益力量。
2010年,蒙晓梅加入志愿者队伍,积极在贫困山区儿童和公益机构间牵线搭桥;2013年,蒙晓梅促成广西“良知公益”在北更乡建立贫困农民工子女助养站。后来助养站服务范围拓展到忻城县其他贫困乡镇,每个乡镇有数十名贫困儿童获资助;9年来,蒙晓梅联系的物资和资金价值超过200万元,帮助贫困学生500余名。
“蒙老师是一个默默奉献、不计回报的人。”曾任忻城县公益资源协调中心副会长的肖云杰说,“她业余时间都在为公益活动忙着,几乎牺牲了个人周末、假期时间。”
蒙晓梅(左三)走访山区贫困学生家庭(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只要还有孩子需要帮助,就一直做下去”
“有人质疑过我,‘如果没有拿钱,你会坚持这么久吗?’”蒙晓梅说,从事公益近十年来,也受过委屈,偶尔会感到失落。但每当看到帮助过的孩子有所成长,便会感到十分欣慰,觉得自己“做对了”。
一直以来,为了确保爱心行动的公正透明,身为一名中共党员的蒙晓梅将每一笔物资、爱心款的去向都登记好,确保100%发放到位,并为获得资助的贫困儿童拍照存档。平时做爱心公益活动经常“倒贴钱”,但她毫无怨言。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山区孩子因贫失学的情况已渐渐消失。但蒙晓梅在公益助学上的脚步仍未停止。
“身为大山里的老师,能够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做点贡献,是很幸运、很光荣的事情。”蒙晓梅说,“只要还有孩子需要帮助,就一直做下去。”
2013年教师节,曾受蒙晓梅帮助的学生韦淑丹赠给她一首小诗:你化身为桥/以爱心汇聚爱心/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山里娃沉甸甸的梦想/你的关爱/像岩路上无名的野花/朵朵绽放在山区深处。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