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仲怀院士在练书法。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谢智强、龙帆摄影翻拍
1977年向仲怀与黎京渡教授做实验。
向仲怀在实验室。
向仲怀
编者按
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圆满闭幕。这是一次创新的盛会,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这更是集中展演当今前沿科技的一个盛大舞台。
智博会上,我们“触摸”科技,“遇见”未来;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科技向善的力量、创新致远的能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广度和深度,推动着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在重庆,无论是几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还是创新创业的年轻一代,不论是应时而生的新兴产业,还是转型升级中的传统企业,都迸发出创新创业创造的蓬勃活力,使创新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即日起推出“重庆创新故事”系列报道,通过一个个鼓舞人心的创新创业故事,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加快推进“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下,共创智能时代、共享智能成果。
人物名片
向仲怀 国际著名蚕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先后任中国蚕学会理事长、重庆市科协主席、名誉主席等职。长期从事蚕业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主持创建农业部蚕学重点实验室和蚕学全国重点学科,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攻关课题。牵头建立了当今世界最大的家蚕基因库,率领中国家蚕基因组团队完成了世界第一张高质量家蚕基因组框架图。
人物警句
蚕是发源于中国的,它根植于我们整个民族文化当中,“蚕桑人”一定要有奉献精神,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国家,上对得起我们的祖先,下无愧于后人。
“现在科技创新有一个好的外部条件和氛围,我们应该努力工作,来回报这个新的时代。”2019年6月13日,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所长北碚行”活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在谈到创新现状时如是说。
虽已年过八旬,但向仲怀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他的日程表仍然排得满满当当。为创新驱动出谋划策,为蚕学、桑蚕产业发展孜孜不倦,是这位老人一刻不曾松懈的目标。
在向仲怀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继续开拓“丝绸之路”,让中国的家蚕研究和桑蚕产业发展更进一步,继续奏响新时代的“丝路驼铃”。
这也是向仲怀始终坚持的初心。
从小志存高远
勤奋学习,用科学技术改变祖国面貌
事实上,勤于求索、报效祖国的梦想种子,早在童年时期就埋在了向仲怀心中。
1937年7月,向仲怀出生在重庆市武隆区凤来乡。地如其名,凤来境内有凤凰寨,有大石箐寺庙群等古迹。
当地坡田居多,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稻黍农耕,植桑养蚕,既有独特的山地立体气候,又有历史悠久的蚕桑文化传承,堪称意境悠然的清净之乡。
农桑并重、耕读传家的传统蚕桑文化,早早就融入了向仲怀的幼年生活。还是“小不点”的向仲怀,先是跟着大伯学念《三字经》《四书》,再到乡里的私塾学习《五经》和历代诗文。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向仲怀的少年时期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他目睹社会从解放前的贫困凋敝,逐渐转变为解放后的万象更新、充满希望,自身也深受感染。
一天,还是中学生的向仲怀在父亲购买的书籍中,看到一本《伟大的自然改造者——米丘林》,这是一本介绍苏联科学家米丘林的科学普及性读物。
少年的向仲怀,被米丘林的伟大创造所震撼,也被米丘林的人生经历和科学成就深深吸引。他下定决心,也要像米丘林那样,用知识和科学技术建设可爱的家乡,用科学神奇的力量改变祖国的面貌。
所学服务于民
破解川北蚕病难题,助广大蚕农增收
怀着这样的理想,中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1951年,向仲怀来到涪陵农业学校继续深造。
对于学校课程,向仲怀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他注重融会贯通,不读死书,特别擅长举一反三。他喜欢和同学讨论问题,也喜欢挑战难题。每当解出难题,他总是热情地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心得。
就这样,农校学生向仲怀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学识、有热情的青年。1954年,向仲怀考入了当时的西南农学院,被分配到蚕桑系蚕学专业。
蚕业,自古以来是广大农村重要的经济来源。但20世纪50年代,川北地区灾害性蚕病连年暴发,蚕茧单产一度低至每张种5公斤,使蚕农蒙受巨大经济损失。1958年,四川省蚕病工作组进驻相关地区开展研究。
1959年春,从西南农业大学蚕桑系毕业后不久的向仲怀参加工作组,被派往四川省射洪县。
当时,蚕病依然肆虐,工作组束手无策,部分成员相继放弃。而向仲怀凭着一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情,和四川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的夏儒山两人坚持在现场记录病情、收集标本。
4个多月后,他偶然发现一包遗失未检的蚕病标本,随即在检查中发现病死蚕上有壁虱母虫,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向仲怀终于得出结论:它就是病原。
当时,家蚕壁虱病在我国尚无记录,这项重要的科研发现,不仅为蚕病提供了防治方案,也填补了国内蚕学研究的一块空白。很快,射洪县的蚕茧单产由每张种5公斤回升到正常产量25公斤。
这一研究成果,在1978年举行的四川省科学大会上,获得四川省科学大会奖。
聚人才干大事
组建学术队伍,牵头完成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
“作为科技工作者,最激动的还不是获奖,而是当时全国上下重视科学、勇攀高峰的积极氛围,特别鼓舞人心。”向仲怀说,大家都为“科学的春天”的来临感到无比振奋,心中都有一把火,喷发着对于攻克难题、为国争先的热情。
而对向仲怀来说,这把火就是为中国蚕学发展添砖加瓦,让国内蚕学研究不仅惠及川渝乃至全国的广大蚕农,更能在国际学术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1982年,向仲怀赴日本留学,学习农学及蚕学前沿知识。1984年,向仲怀学成归国,将带回的研究材料交给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相关科研组,数十个蚕基因材料扩充基因库,并把所学的先进技术传授给青年教师。
与此同时,向仲怀开始着手培养学术队伍。他把最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带进大学课堂,并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前来讲学。这一时期,他和团队在培育推广家蚕品种的同时,大力发展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提高研究层次。
“这些工作,也是借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向仲怀感慨说,改革开放后,国内外学术交流更加频繁紧密,高校科研领域拓宽,方向更加多样化,为西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建成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蚕业教育科研基地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1995年,向仲怀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蚕学领域第一位院士。此后,他以更加饱满的科研热情,继续攀登着一座座科学高峰。
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发布,开启了生物科学的基因组时代。家蚕基因组成了国际竞争热点。但2001年在法国召开的国际专题会议,却没通知中国参加。即使这样,也没有打击向仲怀加快家蚕基因组研究的决心,为了能全身心投入研究,他毅然辞去西南农业大学校长职务。
2002年,在日本的国际会议上,他所带领的团队展示出最好的前期研究结果,终于达成了中日合作研究协定。但没想到日本背弃协议,于2003年3月单方启动了家蚕测序计划,并宣称以此“开拓从日本出发的21世纪丝绸之路”。
向仲怀强忍愤慨,紧急赴日斡旋,结果吃了闭门羹。
怎么办?放弃?
不!没有别人可以合作,那就要靠自己干出来!
向仲怀与团队拿出西南农业大学蚕桑学重点实验室的全部“家当”,联合华大基因研究院,于2003年5月下旬全面启动家蚕基因测序,组织队伍,攻坚克难,力争抢在日本前面完成研究。
那段时间,他们把实验室当家,搭地铺、睡沙发,一日三餐基本上就吃盒饭,熬夜就啃方便面,在克服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困难后,挺了过来。
2003年11月15日,重庆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科学家完成了“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
随后,相应成果在世界顶级期刊《科学》上发表,中国牢牢占据了家蚕基因组研究的制高点。之后,他们又取得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遗传变异图、基因芯片、桑树和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图谱等领先成果,并引领全国蚕桑学队伍取得大批原创成果,巩固了全球领跑地位。
为家乡献智慧
主持国家重大咨询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直辖后,向仲怀担任市科协主席。自此以来,他在潜心科研和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关心如何更好地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如今,即使已经卸任,向仲怀仍然心系如何用科技力量更好地助力重庆发展。
2019年5月,向仲怀以81岁高龄,加入重庆市院士专家科普讲师团,成为首批211名院士专家成员之一。
2019年4月,孙永福、向仲怀、杨永斌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渝调研《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调研后,向仲怀表示,重庆应抓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他认为,重庆应该紧跟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携手并进,构建布局合理、上下游联动、链条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利用“一带一路”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倒逼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与国际市场对接、与国家战略契合、与市场需求相符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与此同时,重庆应强化产业协作和技术合作,催生新业态,发展新产业,拓展新市场。
类似的工作,向仲怀还做过许多……
再早些时候,2018年10月,由他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共同牵头的国家重大咨询项目“重庆市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研究”启动会在西南大学召开。
会上,向仲怀提出,项目组要认真考虑专家建议,紧扣“重庆山地”特色,进一步凝练研究主题,探索有效路径,从战略高度为国家、中央部委和地方提出高质量的政策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不忘初心担使命
为传统蚕桑业寻找新出路,推动蚕丝文化传播
作为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不仅关心重庆,更心系全国。多年来,为更好地惠及广大蚕农,他不遗余力地推动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
2006年以来,经过广泛调研,向仲怀作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为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提出“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新理念。
2013年,向仲怀再次带领团队在世界上率先完成桑树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积极为传统蚕桑业寻找新发展。
2015年起,曾是著名“绸都”的四川南充,在向仲怀院士工作站的指导下,用3年时间在嘉陵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茶桑基地。
在这里,4月采摘桑叶制茶;5月至8月用桑叶粉做成桑叶饼干、糕点等休闲食品;10月霜降后,霜桑茶又有着不一样的活性成分……如今,基地已成功开发出春桑茶、桑茶粉、药桑等五大类数十种产品并规模化生产,使当地的不少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近年来,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向仲怀,还主动挑起了传播蚕丝文化的担子。向仲怀表示,蚕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弘扬蚕丝文化意义重大。为此,向仲怀引入人文社科文化研究专业团队推动蚕丝文化研究,还开辟了蚕丝文化博士后研究方向。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饱尽春蚕收罢茧,更殚余力付樵苏”,是向仲怀的座右铭。他说,蚕是发源于中国的,它根植于我们整个民族文化当中,“蚕桑人”一定要有奉献精神,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国家,上对得起我们的祖先,下无愧于后人。
记者手记》》
为国为民是最伟大的科学情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从科学救国,到科学兴国,再到科学强国,我国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经历着艰辛而曲折的奋斗历程。科学报国的初心,是他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强大动力。
纵观向仲怀院士的成长、求学、科研经历,他从未把个人得失放在第一位,而总是思考着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别人、造福社会,乃至提高中国科研在国际上的地位。
心有大我、科学报国的爱国情怀,让他“敢为天下先”,一次又一次挑战蚕桑学的科研高峰;让他拥有破釜沉舟的气魄,拿出西南农业大学蚕桑学重点实验室的全部“家当”,最终在全世界首先完成“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测绘工作;让他拥有宽广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主动凝聚学界智慧共同攻克难题,并致力于推动蚕桑产业转型……
为国为民的科学情怀,也是向仲怀院士最大的动力。多年来,无论是科研、教学还是社会工作,他都不知疲倦,始终带领团队大步向前。对他来说,科研绝不是苦差事,即使环境艰苦,即使年龄增长,他也不会放弃为家乡、为祖国贡献智慧、出谋划策的机会。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篇章,正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记者 申晓佳)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