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警察 >新闻>正文

《哪吒》票房过40亿,但成熟的市场不能只依赖爆款

2019-08-22 14:22 来源:新华网



想制造第二个“《哪吒》现象”,就必须走出对《哪吒》的“山寨”心理

想制造第二个“《哪吒》现象”,就必须走出对《哪吒》的“山寨”心理

  8月20日,《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26天,仍然以超过40%的票房占比稳居大盘榜首,其排片占比与上座率也是第一名,票房虽然逼近42亿元,但这还不是终点,猫眼对其47亿元的最终票房预测,也有望被突破。

  从趋势看,《哪吒》票房超过42.3亿元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已经毫无悬念,这一目标一旦实现,就意味着在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总排行榜上,引进片《复仇者联盟4》被挤出前三名,名列三甲的都是国产片(《战狼2》、《流浪地球》、《哪吒》)。

  被认为是国漫崛起最新代表作品的《哪吒》,与《战狼2》、《流浪地球》一起,使得国产片拥有了动漫、军事、科幻三足鼎立的基础,这也是当下文化消费心理的真实折射,意味着观众(消费者)对电影的审美产生了一个重大转折。

  以往的高票房电影,喜剧一家独大,古装片、动作片紧随其后,但由于这三个题材类型的作品创新乏力,逐渐让观众失去了耐心,转而把关注点投向具有开拓性价值的新类型电影作品那里。而之所以《哪吒》、《战狼2》、《流浪地球》这三部电影脱颖而出,除了与其内容质量有关外,更与整个时代与社会的氛围变化有关,国家意识与人民意志的融入,使得观众能够容纳影片的瑕疵,更多地被影片的气质与精神所打动。

  《战狼2》与《流浪地球》都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并且普通人的价值得到了足够的发扬与尊重,这使得作品拥有了浓重的代入感,吸引着一拨拨观众走进影院。

  《哪吒》作为动漫电影,也让更多普通观众从中感受到了现实意义,片中哪吒所说的“我的命由我不由天”,击中了年轻人的内心,哪吒由“魔童”转向有责任感的“英雄”,也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成长经验。

  数年前就有人作出判断:国内观众正在走出大片崇拜心理,转向追捧有原创能量的国产片,现在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进口大片固然票房依然不错,但许多时候是观众出于对系列电影的惯性观看心理使然,如果同等类型的电影能找到国产代替品,人们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中国观众对精神产品消费需求的提高,有消费能力作为基础,人们开始对中国文化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凡是能基本达到这种要求的电影,都得到远远超过预期的回报,敏感把握到这一变化的电影公司,都赚得盆满钵满,但多数电影制作企业没有能力把观众需求融入到作品中去,仅仅跟风,是没法让中国电影产业真正做到全盘强大的。

  《哪吒》的票房爆红,之于出品公司、动漫电影创作是有积极引导意义的,但将其放到整个电影产业大盘中,仍然只能把它当成个例来看。《战狼2》、《流浪地球》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依赖“爆款”,国产片只能出现极少数赢家。就像《战狼2》之后除了吴京没人能挑战军事题材电影一样,就像《上海堡垒》学习《流浪地球》结果却全盘皆输一样,中国电影产业迫切需要走出制造“爆款”的心理,寻求整体性的进步与发展。

  《哪吒》不例外,也是“爆款”。“爆款”的形成在于:项目在立项时有着清晰的目标与坚定的推进步伐,在故事创作上有着领先于市场与观众的强大能量,在制作上有精益求精、决不放弃细节的精神。“爆款”需要有定力的主创团队,需要有耐心的投资者,还需要对市场抱有乐观的心态。这些特征注定了“爆款”只属于少数人。

  而作为一个庞大的电影市场,仅仅依赖一年有一两部“爆款”是远远不够的,观众对“爆款”越捧场,对其他电影就会越失望,这种情绪会带来一种恶性循环:出品方形成路径依赖醉心于打造“爆款”,被吊起胃口的观众在得不到好作品补偿的前提下,会选择报复性地不去影院,在这个暑期档《哪吒》出现之前,国产片的沉寂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哪吒》的高票房无疑会鼓励更多创作者与资金进入动漫电影领域,这让人亦喜亦忧,喜的是挣扎多年的动漫电影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机会,忧的是没法生产出质量可以超越《哪吒》的电影,跟风失败。从此前的经验看,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比起跟风,比起跟在《哪吒》、《战狼2》、《流浪地球》后面批量仿造,电影业内人士更应该走出“爆款”带来的困境,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题材、故事,用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真心喜欢的电影的创作与制作中去,这才是真正地降低风险。电影人对电影投入的每一分努力,观众都是能观察到的。一个让观众备受鼓舞、拥有更高观影热情的市场,一定是多元而丰富的,除了动漫、军事、科幻题材之外,每个领域都有可能诞生口碑票房双赢的巨作。

  想制造第二个“《哪吒》现象”,就必须走出对《哪吒》的“山寨”心理,多结合主流的市场趋势与观众心理,给大家带来无可替代、耳目一新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华网思客独家稿件,转载须注明来源为新华网思客。授权合作请联系sike@news.cn。


(责任编辑:李园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