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悲伤失望的荷兰姑娘们从草地上爬起、绕场一周谢幕时,全场球迷同样以潮水般的掌声对她们第一次打进世界杯决赛的精彩表现予以肯定,这也反映了本届杯赛的一大趋势——以“橙衣军团”为代表的欧洲女足在集体强势崛起,不仅缩小了与创纪录四次捧杯的美国队的差距,而且在高水平联赛带动下,正成为世界女足运动新的中心。
正是由于实力接近、悬念增加和多元化风格的对抗,有着28年历史的这项赛事在“法兰西之夏”的欧洲足球热土上,又在观赏性上迈上新台阶,并被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评价为“最棒的一届女足世界杯”。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决赛中0:2惜败的荷兰队,其中7名首发球员,同样参加了四年前的加拿大世界杯,当时在小组赛曾完败于中国队。四年之后,仅仅第二次参加世界杯的她们,进步之快堪称神速。她们背后成功的原因与欧洲强队类似,这对渴望重塑女足辉煌的中国足协来说,有着“风向标”般的借鉴意义。
攻势足球为主导
以进入决赛的荷兰与美国队为代表,本届杯赛的强队,全部采用观赏性高的攻势足球理念,主打阵型为433。其中,三个中前卫由衔接中后场的双后腰和策应锋线的前腰组成,形成“铁三角”,并会适时轮转换位。锋线“三叉戟”在有球权时全面压上,或从两翼内切、连线中路、施压禁区,或是与插上的边后卫形成套边配合后下底,形成立体攻势。
在丢掉球权时,双边锋内收,协防边路,全队随即变为4231为主的五中场,增加防守厚度。这样层次清晰、节奏明快的打法,在英格兰、法国、荷兰等强队身上得到体现。
这一战术与男足相似,需要有娴熟的传控技术为支撑。而且,在丢球后,女足强队也普遍不退守,采用类似于欧冠冠军利物浦式的高位逼抢,这使得本届杯赛的攻防转换速度令人看得大呼过瘾。这也难怪FIFA技术专家组成员就曾预测:“这将是比赛速度最快的一届女足世界杯。”
一国男女足 相同DNA
无论是意大利建立在稳固防守上的高效反击、西班牙细腻的传控、“橙衣军团”鲜明的433攻势足球,以及英格兰、法国等队的鲜明风格,都能在该国男足队上找到相同特点。
英格兰核心球员布龙泽对此分析称,这得益于男足职业联赛体系的带动,让来自相同俱乐部的女足球员分享到与男队一样水准的球场设施、训练条件和技战术理念,从而在联赛的打造下,让女足和男足国家队有了相同的足球哲学。
联赛体系扎实,才有强大的国家队。四年前英超女足仅有8支球队,但如今已增加为12支球队,第二级别的英冠女足有11支球队,再往下还有两级全国性联赛,之后便是与男足类似的遍及各地的联赛和俱乐部体系,形成庞大规模的“人才金字塔”,辐射广大女足人口。
这使得当地女孩和男孩一样,可以就近找到适合自己的俱乐部踢球。足球首先成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伙伴,之后少数人才会走上精英培养的专业道路,整个过程水到渠成。这反映女足发展与男足一样要遵循规律。
此外,包括英足总在内的多个欧洲强国足协,在看到女足运动员进步情况下,近年来已将她们可以参加与男足球队混合竞训的年龄上限提升到18岁左右,这一方面能够成为发展女足的补充,同时也表明欧洲女足青少年球员的成长速度,在推动着这个趋势向前。
世界杯带给中国足协的启示
普及、青训和联赛是关键,男足促女足是趋势,这是欧洲女足集体崛起的原因。
本国联赛数量和水平不足,让国脚到海外联赛历练,这是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澳大利亚女足取得长足进步的原因。比如,她们的当家球星克尔和大多数国脚在上半年踢完美国职业联赛后,下半年参加本国的澳超联赛,这带给她们大量的职业联赛经验。
对比来看,本届杯赛止步16强的中国女足,采用的是“集训为主+联赛为辅”的备战模式。足协官员曾介绍,女足的训练备战全年大概220天左右,共有300多堂训练课。可以看出,在主教练贾秀全带领下,整个团队做出很大努力,战术素养和体能储备等方面有了进步。
无论是打德国队通过流畅的前场快速传递创造出的3次绝对机会,还是与意大利队从过程看展现出三条线在组织中层层推进的默契度,都反映出中国队的进步。
不过,世界女足一旦进入职业化的“快车道”,与男足相类似的是,如果国内联赛和青训跟不上,集训制为主的赛练结合虽然能取得一时之效,但若想追赶更符合球员成长规律的欧美高水平的联赛制,恐怕将越来越吃力。
因此,从长远发展考虑,进一步让更多女孩爱踢球、能踢上球,打牢草根基础;同时不断提升国内联赛基础和水平,给国家队教练提供可以信赖的选材平台,并鼓励协助高水平国脚走向海外历练,这是本届杯赛带给中国足协的课题。(记者岳东兴 马邦杰 岳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