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警察 >经侦>正文

中东部天气呈“北热南雨” 南方多地应对洪涝灾害

2019-06-18 10: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连日来,南方多地遭遇暴雨天气,一些地区出现洪涝灾害。根据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南方地区还将连续出现强降雨过程,中央气象台也继续发布暴雨预警。此外,未来几日,华北黄淮多地则将迎来新一轮高温天气。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湖南省临武县民房和农田被淹。唐盛欢 摄

  强降雨接踵覆盖南方地区

  6月以来,强降雨接踵影响南方地区。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今后一段时间,暴雨仍将在南方多地“唱主角”。

  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公报,17日白天,湖北东南部、安徽安庆、湖南西北部、重庆东南部以及广西防城港和钦州、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湖北黄冈局地大暴雨(103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

  据应急管理部的消息,6月16日,防汛抗洪抢险救援调度会商会议召开,根据会商研判,6月16日至19日,降雨区域主要位于贵州、华南西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20日至25日,雨带将由长江流域南移至江南中南部,降雨区域主要位于江南。

  中央气象台也于6月17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17日20时至18日20时,湖北东部、湖南北部和西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浙江中北部、上海以及贵州南部和西部、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广西北部、广东西南部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等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水量20~50毫米,局地可达60毫米以上)、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另据预报,20日起,江汉、江淮、江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北部将先后出现强降雨天气。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叶波 摄

  多地积极应对洪涝灾情

  面对暴雨的持续,多地都出台了相关举措,部署抗洪抢险。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近日,国家防总、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派出5个工作组分赴广东、广西、贵州、福建、云南等5省(区),协助指导地方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等工作。

  在地方层面,广西已于6月16日下午启动三级应急预案,成立抗洪救灾指挥部,制定救援工作方案,实时发布预警,提醒防范灾害,对地质灾害点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目前,应急、公安、消防、卫生、民政等部门组织的救援工作队正在现场继续开展救援。

  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地各部门紧盯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中小水库(山塘)水电站度汛安全及城乡内涝防范等重点,切实做好群众提前转移避险安置,确保民众生命安全。

  而在湖南,该省衡山、衡东、洞口、绥宁、会同5个县启动Ⅳ级应急响应,衡东、东安、新田、辰溪等县发放了救助资金和物资,衡南县救灾部门联合保险公司对受损房户进行了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和房屋倒损修缮理赔。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浙江进入降水集中期。 张煜欢 摄

  长江中下游多地正式进入梅雨期

  江苏省气象台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18日开始,该省淮河以南地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梅雨期。而在此前,上海、浙江、安徽、湖北等省份的气象部门已宣布各自省份于17日正式进入梅雨期。

  梅雨季节是指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静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梅雨季将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张静介绍,预计今年梅雨量总体正常,南部地区偏多。自入梅起,前期晴雨相间,26日前后有降水间断,之后雨带可能重建,再次出现一段集中降水。

  另据气象部门预计,今年出梅时间预计为7月上旬至中旬,梅期长度正常。此外,受副热带高压不稳定以及雨带“摆动”影响,今年的梅雨依然“非典型”,暂不考虑出现大范围高温暴雨天气。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5月23日,北京,一游客遮阳出行。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华北黄淮将迎新一轮高温

  相较于南方多地的雨水持续,未来几日,“高温炙烤”模式将再度回归华北黄淮地区,给民众带来“烤验”。

  中央气象台预计,18日至19日,华北中南部、黄淮中北部等地有35~37℃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温度可达37~39℃。

  此外,根据中国天气网的报道,华北黄淮一带未来几天的干热晴晒天气是由于受到高压脊的控制,午后地温较高,部分地区地表温度能超过60℃。18日开始,华北南部、黄淮的高温范围再度发展。

  对此,应急管理部也提醒,要做好高温期间易燃易爆和危险化学品场所安全生产工作,注意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户外作业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完)


(责任编辑:李园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