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祖国视频 >祖国视窗>正文

破冰行动!她开着中国船穿越北冰洋

2019-06-17 14:43 来源:新华社

在一片沉寂的冰海里

冰层厚度达1.5米

她和团队开着中国科考破冰船

“雪龙”号冲出冰脊

在重冰区的浓雾中

能见度不足1海里

她和直升机机长一起拨云穿雾

规划出一条新航线

新青年演讲第76期

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航海驾驶员

白响恩

讲述北极破冰之旅背后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新青年白响恩,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航海驾驶员。

      2012年,我28岁。已经留校工作四年的我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中国科考破冰船“雪龙”号在上海海事大学招募的唯一航海志愿者。那一刻,被幸运砸中的眩晕感,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

      6月27日上午,“雪龙”号驶入大海,这场探险之旅正式启航。我是船上的二副,主要工作是规划“雪龙”号在极地科考中的航线,选出一条既经济又安全的线路。

      冰区航行不比普通的海面,要时刻了解实时冰情,才能做出预判,控制航速,并找到一个精准的角度切入浮冰。在有些冰情严重的区域甚至需要几次前进、“倒车”才能够完成破冰,这需要绝对的耐心和细心。极地航行就是把生命交给未知,再有经验的船员都无法预判意外何时会来临。

      8月30号,我们正沿着高纬航线向极点挺进,意外突然发生了。由于作业海区冰层厚达1.5米以上,还被混有大量冰脊的冰雪覆盖,船舶行进十分困难,在连续突破两道冰脊,被迫冲击第三道冰脊的时候,被困在冰中无法动弹。

      “雪龙”号毫无预兆地被卡住了,怎么办?前面是厚重的冰脊,后面是被强大气旋吹来的碎冰,船舶被团团围住,就像一只小小的蚂蚁。而船上人员的生命,都寄托在这只蚂蚁身上。大家心里明白,如果不能够及时脱困,那么在北极的极端天气条件下,燃油、淡水、粮食都很快会消耗殆尽。

      提升马力,加速撞击冰脊,失败了;调整航向,让船舶转向,失败了。我们尝试了十多个方案,都以失败告终。而此时,“雪龙”号已经被困数小时,情况变得越来越危急。再找不到解决方案,可能所有人都会被永远留在北极。

      时至今日,如果你问我当时是怎么脱困的,我想说,是多年系统学习带给我们的冷静思考,是团队团结努力、永不服输的“极地精神”,是我们在出发时就有的坚定信念:我们要开着中国船,穿越北冰洋,书写一个属于中国的“逗号”。

      我们一次次调整压载水,使船舶保持前后不断地摇晃,带动自身的震动,最终打碎了身边的海冰,成功地脱险。那一刻,在场的很多人眼睛都湿润了。

      大部分的时间,海员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酷。海上的风浪对我们而言是家常便饭,我们一样要克服晕船的困难。

      在南极西风带航行是我这辈子都忘不掉的时刻。那是常年有着6米以上海冰、7 级以上大风的水域,因此被称作“咆哮西风带”。在穿越西风带时,身体里翻江倒海的不适感伴随着剧烈的头痛,从业十多年的我第一次呕吐了。

      “开船开到吐”就是这种体验。但作为一名航海员,我必须以绝对的集体安全和按既定航线前进为第一使命,不到不得不替代的那一刻,绝对要守在驾驶台前。

      有一次冰上作业,我去给科考队员送水,回来的时候,不小心一只脚踩进了冰窟窿里。海水冰冷刺骨,我的腿仿佛被一万根针扎过,变得麻木、僵硬,整个身体几乎失去了知觉。当时冰下的水深有4000多米,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险,我丝毫没有准备。幸好旁边的两位科考队员及时把我拽了上来,否则我都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还有一次,船舶在冰中航行,驶入了重冰区,需要一个驾驶员登上直升机,跟随机长一起探索冰间水道。浓雾里的“雪龙”号,在一望无垠的雪海里显得那么渺小。

      但就是这艘船,穿越了北极航道,后来还参与营救了在冰中被困的俄罗斯船只。它承担了众多重大的科考任务,带回来的科考成果为全世界共享。

      如果我们亚洲国家的船舶要到欧洲去,走北极航道要比走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节省近40%的航程,这就意味着大大减少了航运的成本。我们带回来的一手数据,能够为北极地区的海洋地理、海洋化学、海洋大气等多个研究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我的父亲也是从事航运相关工作的。小时候,我每天都在父亲的海上故事中入睡。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从那时候起就在我的心中埋下一个种子。和父亲那时候相比,我国的海洋科考事业正在开启新的篇章。现在,“雪龙2”号也即将完成交付,从事科考任务。

      我在学校除了海员的身份,还是一名大学老师,既要兼本科生的课,也带研究生。我希望把认真、坚持的“极地精神”传授给我的学生们,去引导那些热爱大海的孩子们,帮助他们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

      在大海面前,人类的一切探索都是那么脆弱、易碎。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为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是更重要的事情。

      我是新青年白响恩,谢谢大家。

出身航海世家

热爱的种子从小播下

高三那年

毅然选择报考航海技术专业

28岁

作为二副登上“雪龙”号

将热情和勇气

交给了未知的海域

如今

回归校园教学

把认真、坚持的“极地精神”

一批批传递下去

“中国首次穿越北极航道意义重大”

能够让全世界的贸易运输

节省更多航运成本

能够给全球的环境研究

带回更多一手数据

更重要的是

能够在全人类的海洋科考事业中

书写一个属于中国的“逗号”

青年说ד雪龙”号女舵手白响恩

      访谈实录 白响恩

      问:为什么要做一个航海员?

      答:因为小时候家就在黄浦江畔,父亲总是让我一起坐渡轮,往返于浦东、浦西。他会跟我讲很多船上的故事,让我对大海充满无限的向往。我小时候就希望长大有一天,能够自己驾驶着船舶到达世界各地的港口。

      问:还记不记得第一次见到航海船的场景?

      答:我第一次上船是大三的时候,学校里给我们安排了航行实习。虽然在学校里已经感受过理论和实践的操作,但是真正上船看到船舶在海上、长江上航行的感受还是完全不一样的。尤其是在长江上面,我们会看到船舶处于交通流非常密集的水域,感觉船与船之间的距离也非常近。如果有一个舵令或是车钟令叫错丝毫的航向,就会给船舶安全带来非常大的隐患。

      问:第一次出海航行感觉怎么样?

      答:第一次自己开船是在毕业后。自己驾驶船舶跟在旁边跟着师傅学习又不一样,你会觉得这份责任,这份工作的重担非常重地压在自己的肩上,因为如果船上有一点点闪失,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大的事故。所以,我们在航行期间要非常谨慎。只有非常认真仔细,才能完成安全驾驶的工作。

      问: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航行?

      答:对我来说,应该还是2012年第一次去极地。那是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我们国家的船舶是第一次穿越北冰洋。第一次就意味着未知,意味着探险,所以我们要在前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在航行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因为极地的气候也好,水文条件也好,很多都是未知的,你不知道下一分钟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

      问:觉不觉得自己算是一个“女汉子”?

      答:我觉得“女汉子”可能就是给女性赋予男性刚毅的一种品质,但是对我自己来说,我应该不喜欢别人叫我“女汉子”。因为我觉得女性、男性在从事各项工作时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点。

      比如说,在极地航行的女性驾驶员,工作比较细心、认真。在破冰的时候,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去切入,选择什么样的速度,可能这种细心能够发挥很大的优势。女性在船上做驾驶员的同时,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咨询师。船舶是一个封闭、狭隘的地方,可以让每个人的心情得到一个疏导,我觉得是非常有帮助的。

      问:职业女航海员现在有多少?

      答:在中国,我们这个行业女性还是比较稀有的,我们属于“保护动物”。在世界范围内,其实不少发达国家都是有女性海员的,比如说澳大利亚、美国、韩国,他们都会定期输送女性驾驶员到船公司。在我们国家,可能台湾地区会比较多。

      问:极地航行与其他航行相比有哪些不同?

      答:我觉得第一是填补了我自己在航行技术方面的空白;第二是自从去了极地以后,让我自己丰富了航行经验,并且能够让我在回到课堂上跟同学们分享航海的一些知识时有更多干货。我们会把我们在航行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挑战,跟同学们进行分享。我觉得一是分享知识,二是跟同学们分享一种“极地精神”,因为我们船上的船员、科考队员都是很拼的。

      问:“极地精神”是什么?

      答:我觉得“极地精神”就是一种奋进、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对于一个优秀的航海人员来说,不仅仅需要专业的素养,更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船舶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航行,大家都相安无事,但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怎样沉着冷静地去应对,考验的就是一个航海人员的心理素质。

      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我觉得他们最需要的也是这种坚持的精神,就是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走下去,迎着自己的目标,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责任编辑:李园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