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消息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20元/月,退耕还林贴补标准125元,耕地地力补贴标准105.21元……”日前,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石洞乡天池山村2组的贫困户董大爷惊奇地发现,在入组道路旁立起了一块新牌子,上面公示着最新的惠民惠农政策与资金发放标准和情况。
村口立的“廉情监督牌”受到老百姓称赞
这类新牌子的名字叫“廉情监督牌”,是绵阳市涪城区纪委监委联系帮扶加强惠农惠民和脱贫攻坚专项资金监管的一项创新举措。牌上不仅公开了本村、本队(组)的资产收支处置情况,村民享受的惠民惠农政策以及资金发放标准和情况,还公示了村(组)重大事项的处置流程,让群众在第一时间掌握了解政策的同时,对村(组)重大事项及时进行监督。
“不清楚退耕还林补贴的标准,不知道自己应领取的低保金额……前段时间,我们在开展‘一卡通’专项治理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对自己应享有的政策和资金情况不了解。”涪城区纪委监委干部、天池山村“第一书记”王淼介绍道,由于该村村民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平时接触和使用网络、智能手机等现代通讯设备的机会很少,再加之生活封闭,除了逢场赶集很少到村委会来,因而群众对最新的惠民惠农政策以及自身享受政策的情况掌握得并不及时,也给资金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针对这一问题,涪城区纪委监委在开展脱贫攻坚帮扶过程中,通过入户走访村民、座谈征求乡村干部建议等方式,找准问题根源,积极采取措施,在天池山村设立了“廉情监督牌”,通过变村级公示为队(组)公示的方式,将享受政策、财务收支细化到队到组,把贴在村委会的公示搬到离群众更近的队(组)路口,改变过去公示内容“一贴了事”的情况,使每一笔钱都让群众看得更清,每一笔账都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明白账”。
“有了这块摆到家门口的公示牌,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查看信息,比起以前老往村上跑来得方便多了。”董大爷和几个同组的村民拿着“一折通”一边核对着自己的收入,一边欣喜地说道。
“张贴公示在我们这儿很实用,解决了不少问题。”王淼对村里树起“廉情监督牌”的好处,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自从在全村13个组立起了‘廉情监督牌’,群众跑路少了,政策情况清了,资金监管严了,随之而来的是群众上访少了,与村组干部在惠民政策和资金享受上的矛盾误会没了。”
据介绍,下一步,绵阳市涪城区纪委监委还将进一步抓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更加精准地把握脱贫攻坚的工作定位,重点查处和纠正脱贫攻坚中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监管责任不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下大力气解决扶贫领域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努力实现以问责促落实、以落实促发展。(文/图 刘仁喜 杨海燕 陈正)
(责任编辑:李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