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记者程东建 谢源 3月28日,首届世界三大高香红茶品鉴会暨2019祁门红茶采摘节在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举行。此次活动主题是:因红祁聚,当红不让。
据记者了解,此次活动首次邀请了世界三大高香名茶生产国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有关人士齐聚祁门红茶原产地祁门,同台展示三大高香名茶的诱人魅力,体现不同国度的红茶文化差异,共同研判国际红茶市场走势,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拓展国际红茶市场。通过祁门红茶的生产环境、制作技艺、祁红文化等方面的探究,展示祁门红茶立于不败之地的独特优势,增强祁红茶人发展祁红、壮大祁红,奋力拓展祁红国际市场的信心和决心,加快建设更具盛名的中国红茶之乡之步伐。
1979年7月,邓小平曾赞誉:“你们祁红世界有名!” 2017年4月,外交部部长王毅盛赞祁红 :“号称为镶着金边的女王”。祁门是祁门红茶的原产地,生产历史悠久,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为“群芳最”、“红茶皇后”。
2018年祁门县茶叶生产平稳增长。全县茶叶生产依旧保持了平稳的增长,全年茶叶综合产值35亿元,同比增27.49%;农民人均茶叶收入5400元,比上年人均增收679元,预计约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6%。茶叶品牌影响持续扩大;在“2018中国茶叶大会”上,“祁门红茶”公用品牌以28.59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第9年荣膺“品牌价值十强”,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十强的茶叶公用品牌,并荣获“2018中国茶叶最具传播力品牌”,祁门县连续五年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
渠道拓展不断健全完善,电商销售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截止目前,全县30家电商销售企业茶叶线上交易额100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11.11%。茶叶出口创汇额达到350万美元,同期增25%。
另据了解,该县“三区同创”工作稳步推进。加快建设监控体系。通过与安徽辉隆集团新安农资有限公司合作,正式推进“祁门县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管体系”网络平台建设,首批已按计划在18个乡镇部署了30家农资经销实时监管平台网点,对30个农药集中配送经营网点配置了电脑、扫描及打印机等硬件,开通了网络连接,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提升投入品监管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做到集中配送药品采购、销售可监督,销售产品终端可追溯,保障茶叶用药安全。
产业基础强力提升,祁红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进一步改善。全县累计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的茶园达11.9万亩。4.5万亩茶园实施了茶园绿色统防统治示范建设,1.2万亩茶园推行了机械化采摘。新增0.5万亩茶园完成标准化生态高效茶园改造,178家初制厂进行了清洁化改造切实从源头保障了茶叶加工的卫生安全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了红茶企业清洁化加工水平。
该活动组委会强调,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亦是邓小平同志黄山讲话40周年,祁红产业面临着新挑战与机遇。祁红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祁红产业发展实际,完善发展思路、强化发展举措,突出祁红和生态两条主线,综合祁门红茶现有产区特点、园区分布、区位条件、产业定位等优势因素,充分发挥祁红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把产业平台、文化传承、产业扶贫和旅游发展四个方面紧密结合,快速推进祁红产业健康发展。
主要目标:计划到2019年末,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8.7万亩,茶园亩产值达到5200元以上,茶叶总产值达到7.8亿元,实现茶叶综合产值37.5亿元以上,认证绿色有机茶园0.5万亩,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0.4万亩,农民年人均茶叶收入5500元:工作措施有:推进基地建设提升工程。
进一步优化茶树品种结构,适度规模发展新辟茶园,淘汰劣质茶园,推进茶园流转。大力推广茶园机械化种植生产管理技术和茶园病虫草害绿色生态防控技术,提升茶园中农机使用的频率和覆盖面积,同时,进一步完善提升茶园农资配送体系建设,扶持引导开展绿色、有机、GAP等国际通行茶园管理认证,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茶园质量提升,尽快完成三区创建工作;推进品牌建设提升工程,切实落实祁门县质量品牌升级工程,一是制定品牌梯队培育计划,引导企业逐步实现准用企业的形象设计、包装宣传、市场推广一体化,二是建立祁红品牌化生态圈,加强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同步培育,进一步扩大宣传的投入和宣传的频次,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不断推进品牌创新升级。推进品质建设提升工程。
加强祁门红茶非遗技艺传承,注重祁门红茶传统制作技艺保护,保持祁门红茶个性和品质,加大对祁门红茶等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力度,继续捍卫祁门红茶公用品牌,做好全面推行茶叶公用品牌市场准入制度准备,严格按照祁门红茶产品质量标准,逐步对所有企业开展授权许可制度,通过统一标志等行为,保障全县茶叶生产企业严格按照祁门红茶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质量管控。推进龙头培育提升工程,着力培育大企业集团,推进社会化产业体系构建,加快建立祁红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祁门红茶产业联合体建设,支持优势企业整合中小企业,整合优势资源,组建产销集团,引导大型企业、相关科研单位和社会组织,特别是现有的省市级龙头企业,通过各种途径,组建茶产业联盟。结合出口示范区创建,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组织品牌茶产品“走出去”,弘扬中国茶文化,创响中国茶品牌,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推进文化融合提升工程,依托我县丰富的祁红茶文化、古徽州文化等特色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坚持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相结合,充分利用两带两圈旅游资源,坚持茶旅结合、茶旅互动,重塑祁门茶旅文游品牌。并充分运用茶展会、红茶节、茶论坛、品茶斗茶等活动宣传,提升祁门茶旅融合项目的档次和规模。采摘盛会上,通过传统祭祀、舞动祁红、歌颂祁红、书写祁红、诵读祁红、祁红茶艺、新茶开采等环节,全面展示祁红制作技艺,全面提升祁红影响力和知名度。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