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记者程东建 2019年3月9日,在北京市京师律师大厦一层京师大讲堂内,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发旭、王朝勇主编并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扫黑除恶”司法观点与辩护要点》一书举办新书发布会。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永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岳西宽教授和北京众多律师受邀出席了发布会。
这本新书的内容是该书的主编,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其辩护的案例,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涉及的法律、司法解释及司法规范性文件进行归纳总结。
记者了解,尽管近年来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不断通过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会议纪要等规范性法律文件或审判参考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这“四个特征”进行修正和细化,但由于阐述认定标准时引入了大量过于抽象的概念,以致实践中在组织性质的认定问题上仍存在模糊且不无矛盾。
本书既着眼司法实务,又兼顾理论前沿,直面扫黑除恶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归纳当前司法实践的认定标准,以正确判断涉案的相关组织是否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而解决罪与非罪的问题。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规律和“四个特征”的逻辑联系入手,剖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四个特征”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梳理裁判路径和办案思路,通过对个案在事实认定、证据裁判、程序运用、法律适用等方面的研究,提炼有价值的裁判规则。
具体而言,《“扫黑除恶”司法观点与辩护要点》一书直面“扫黑除恶”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归纳当前司法实践的认定标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规律和“四个特征”的逻辑联系入手,剖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四个特征”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梳理裁判路径和办案思路,通过对个案在事实认定、证据裁判、程序运用、法律适用等方面的研究,提炼有价值的裁判规则,以正确判断涉案的相关组织是否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而解决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
王发旭,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刑事法律事务部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在法院工作12年,从事律师工作13年,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执业经验,同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国家责任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北京)中心核心成员、北京市律师协会刑民交叉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委员。
据介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彰显了党中央有黑必扫、除恶务尽,切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意味着党中央对打击黑恶势力工作在广度、深度、力度上提出更高要求,取得了巨大的积极成果,但在个别地方,由于少数人的认识偏差和工作作风所误,混淆了罪与非罪的界限,更有极少数地方甚至演变成利用“扫黑除恶”陷害民营企业主的恶性事件,损害了当地营商环境,动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法治的信心。
业界普遍认为,此书的出版,从普法的角度为一些有轻微过错的民营企业家提供了丰富的法律资讯,让他们吃下定心丸安心从事合法的经营;也是全国各地律师执业的参考书,对各地在此类案件侦查、起诉和审判程序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王朝勇,律师、仲裁员、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战略部主任、虚假诉讼法律事务部主任、京师律师学院执行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国家责任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虚假诉讼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及研究员、北京市律师协会刑民交叉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委员。
另据介绍,2018年3月6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发布《关于律师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辩护代理工作若干意见》(律发通【2018】9号)中说,鼓励优秀刑辩律师参与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辩护代理工作,督促律师事务所指派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能够严格遵守执业纪律和要求、具有一定办案经验的律师具体承办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充分利用报刊、网站等各种媒体,宣传律师办理此类案件的正确做法、经验和成效,对此类案件依法处理作出贡献的律师予以表彰奖励,有效激励广大优秀刑辩律师积极开展此类案件辩护代理。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