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初,中共中央为了充分发挥中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作用,决定培养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不久,第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55名女学员被分配到牡丹江第七航校。
学校根据她们个人身体素质、文化水平和机组配套的需要,确定培训飞行员14名、空中领航员6名、空中通信员5名、空中机械员30名。14名飞行员分别是万婉玲、王坚、邱以群、伍竹迪、阮荷珍、何月娟、陈志英、武秀梅、周真明、周映芝、施丽霞、秦桂芳、戚木木、黄碧云。
去航校前,空军刘亚楼在空军前门招待所接待了准女航空员们。他鼓励说:“同志们,你们即将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培养你们是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的。你们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一定要飞出来,为新中国妇女同志争光。”接着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代表空军党委向你们宣布,你们5年内不准谈恋爱,有男朋友的也要断掉。你们中间如果有谁下不了这个决心,就不要去航校了。”
司令员打住话头,用犀利的目光扫视了姑娘们一眼,高声问道:“有没有这个决心?”“有!有!有!”姑娘们大声回答道。那时姑娘们心里装的全是飞行美梦,压根儿没想个人问题。“别说是5年,为了飞行事业一辈子不结婚都行。”戚木木回忆当时的心情时,如是说。
在开往东北牡丹江的列车上,刘司令员的讲话成了姑娘们谈论的主要话题。陈志英提出了一个建议:“为了表示我们5年内不谈恋爱的决心,到航校后,我们向领导写份保证书,你们说好吗?”
“好!”“行!”姑娘们纷纷响应。后来14名女飞行学员进航校后,都写了保证书,周映芝的保证书上有这样几句话:“我愿一辈子不结婚,一生献给国防事业,包括生命。”秦桂芳的保证书写得更绝:“为了飞行事业,保证一辈子不谈恋爱不结婚。”她俩的保证书被连长退了回来,让她们重写:“谁让你们一辈子不谈恋爱不结婚?只保证5年,不准保证多了。”
当时,当时航校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器材短缺,飞机陈旧,加上女学员的生理、心理特点,面临着比男学员更大的困难。
首先是航空理论学习,因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同志在学习上感到了许多困难。面对空气动力学、气象学、领航学、发动机原理等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女学员们课堂上专心听讲,课外认真复习,就连星期天也不休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终于攻克了航空理论这一关。
理论学习后,姑娘们开始试飞。但刚一上飞机,剧烈的颠簸和强气流就使得有的学员呕吐不止。教员带施丽霞第一次飞起落时告诉她,飞行中要是感到不适支持不住时,就用手拍拍脑袋,好早点着陆。施丽霞在飞行中真的吐了起来,可她坚持住了,一直到飞完课目,最后吐到尽是黄水,也没有去拍一下脑袋。她说:“男人能做到的,我们妇女也一定能做到。”
她们以中国妇女素有的坚韧不拔的毅力,迎接考验。
为了尽快克服自身不足,她们各有“高招”。她们当中的一些人对汽油味道敏感,却偏要把汽油洒在自己的手帕上,时刻与汽油“作伴”、“亲吻”,用这样的强制方法磨炼自己的味觉神经。她们操纵飞机驾驶杆,拆卸发动机力气不够,就拼命锻炼,和男同志一起打篮球、跑步、打秋千、滚旋梯。练习器材少,她们就用扫把、凳子腿代替驾驶盘演练,坐在地上手拉手、脚蹬脚地练习拉杆、蹬舵。目测不准,她们就在卡车开动时练习判断运动速度。飞机降落时离地高度变化掌握不准,她们就在楼梯跑上跑下地练习,就连晚上在被窝里也握住手指头蹬着床头做练习飞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1年11月,14名女飞行学员,仅用了7个月就全部飞上了蓝天。同时,41名空中领航员、通信员和机械员也陆续毕业。至此,新中国第一批55名女飞行人员无一掉队,全部学成毕业。
1952年元旦刚过,从北京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喜讯:“三八”国际妇女节,她们将驾驶里-2型飞机,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和北京市人民的检阅。
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的起飞典礼,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为此,14名女飞行员又进行了艰苦的突击改装训练,初步掌握了云中飞行、单发等飞行技术。
1952年“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一天,北京西郊机场红旗招展,歌声飞扬,一派节日景象,一清早,首都各界妇女代表7000多人从四面八方涌进机场,参加在这里举行的新中国笫一批女航空员的起飞典礼。参加起飞典礼的外宾有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50多人。
10点20分,起飞典礼正式开始,朱德总司令员、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李德全等领导人进入会场。朱德、邓颖超、何香凝在讲话中对女航空员所取得的成就,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朱德指出:“我们早有了女拖拉机手,女火车司机,现在我们又经过两年的培养,训练出了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人员。她们都是我们新中国妇女的光荣,也是我们解放了的妇女的榜样。”
11时45分,3颗表示开飞的绿色信号弹窜上天空,女航空员们胸佩大红花按计划登机开车。周映芝驾驶第一架飞机离开停机坪向跑道缓缓滑去。其他5架飞机也都依次向起飞线滑行,等待起飞的命令。
12时15分,在一片欢呼声中,在万人瞩目下,一号机离地而起,直上云霄。紧接着其他5架飞机也依次平稳起飞。此时机场沸腾了,欢呼声震天动地,人们朝腾空的飞机挥手致敬。她们的飞行航线是:西郊机场-丰台-杨村-通县-天安门-丰台-西郊机场。
下午1时10分,女飞行员们以单机跟进队形准时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首都群众的检阅,此时此景,不亚于开国大典时,人民空军机群通过天安门时的盛况,人们仰望空中的铁鹰欢呼跳跃,忘情地挥舞着手臂,他们为新中国拥有女飞行员而自豪,而骄傲。
下午1时20分,6架飞机陆续返回机场,全部平稳降落。女飞行员们将飞机滑回停机坪,关掉发动机后走下飞机。此时西郊机场成了欢腾的海洋,各界妇女代表似潮水般涌向从天而降的仙女,给她们献花,拥抱她们,将她们高高抛起。欢腾的场面久久不能停息。
3月24日午饭后,女飞行员得知当天下午,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要在中南海接见全体女航空员。喜讯一经宣布,姑娘们顿时像疯了一样,又蹦又跳。
3时20分,毛主席身着中山装,戴着帽子,健步走向女航空员队伍。一见毛主席高大的身影,姑娘们先是给毛主席敬礼,然后激动地高声喊着“毛主席好!”“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则微笑着向她们频频招手。毛主席与刘亚楼司令员握手时问:“她们都成器了吗?”
刘司令员回答道:“都成器了,能单独执行任务了。”
毛主席听后很高兴,并语重心长地对刘司令员道:要训练成人民的飞行员,不要训练成表演员。
这时刘少奇副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也走了进来。
总理一进来便笑着对毛主席道:她们的自尊心很强啊!飞行典礼时听说教员要上飞机,她们要把教员关到厕所里。
毛主席听后爽朗地笑了。
飞越天安门第一架飞机的机长周映芝被安排在整个女航空员队伍的第一排第一位。毛主席来到她面前,笑着问她:你能把飞机开上天吗?
她当即给毛主席敬礼并非常自信地回答道:“报告主席,我能!”
毛主席听后很高兴,连声夸赞道,好!好!并问了其它问题,周映芝一一回答。毛主席一面认真地听着,一面笑着点头。正巧,这时有几只小鸟从空中飞过,毛主席便指着那群小鸟对周映芝她们道:你们是学了它的。
毛主席笑了,大家都笑了。
这时,侯波摄影师架好了照相机,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要与全体女航空员合影。这一刻对女飞行员来说是终生最幸福的一刻,也是最难忘的一刻。
新中国的第一代女飞行员为空军部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们驾驶的飞机飞遍了祖国各地,执行空运、空投、抢险救灾、人工降雨、航空测量、科研试飞和专机运载等任务。她们为人民空军赢得了荣誉,为新中国妇女争了光,为祖国争了光,开创了新中国妇女飞上蓝天的先例。
新中国的第一批女飞行人员一直艰苦奋斗,活跃在空军部队长达30多年,飞行时间最长的是武秀梅,一直到1988(53岁)才离开飞行岗位,总飞行时间为3865小时。
由于第一批女飞行员开创了通向蓝天的道路,第二、三、四、五、六批女飞行员相继培训出来,成为空军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国防,为新时期军队军事变革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