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又传来好消息:近日,美国流媒体巨头奈飞公司买下这部电影版权,打算将其译成28种语言在190多个国家播放。
作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影视网站之一,奈飞“牵手”《流浪地球》表明,这部呈现“宇宙级乡愁”的大制作,具备商业价值和全球传播潜力。
《流浪地球》逾40亿元人民币的全球票房、不俗的海外口碑证明,中国科幻的产业化、影视化正在迈开令人期待的步伐。中国科幻电影迈向世界的新步伐,值得鼓励和呵护。
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中国电影制作预算不断增加,并且有信心驾驭好科幻这种被好莱坞垄断的电影题材。美国《纽约时报》认为,中国在太空探索、制作科幻电影上都有“后来者居上”之势。被科幻迷奉为“卡神”的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在社交媒体上力推《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的广受欢迎,是中国科幻电影的良好发端,为中国科幻电影实现更高质量的产出探索了路径,也增强了中国科幻电影创作者与世界一流同行竞争的信心。
中国“科幻热”传导海外、引发世界“同频共振”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好故事可以超越文化藩篱,展现共通人性,拨动共同心弦。
正如好莱坞知名导演雷尼·哈林所说,“真诚地讲好一个具有文化价值的故事”至关重要,关键在于保持文化独特性的同时,找到与全球受众的契合点。《流浪地球》对人类共同命运和未来家园的思考引发中外观众共鸣。
从中国作家两度摘得“雨果奖”,到海外学界开始关注科幻“中国流派”,再到《流浪地球》国内热映并走向海外,中国科幻故事中蕴含的中式审美意趣和思想价值,传递的文化深度和精神厚度,让越来越多全球受众看到了不同于好莱坞以及西方世界的叙事风格,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魅力。
面对人类共同灾难,不计个人得失,携手应对挑战。对海外受众而言,《流浪地球》中这种对故土家园的眷恋,对人类共同命运的体察和担当,在宇宙的宏大时空背景下,带给人耳目一新的启示。
这正是世界视野下的中国科幻和中国文化产业带给我们的又一启迪:一个多元的世界,应该摒弃狭隘的单一视角,拥抱更加丰富的价值观,方能激荡更多的灵感和思考,呈现更加绚烂多彩的文化图景。
人们期待,不久的未来,中国科幻能以更具创新力的表达,展现中国人独具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气质,为世界提供更丰富的审美可能,讲出更精彩的人类故事。(记者 韩梁)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