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 >地方财经>正文

绵阳市涪城区全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01-24 15:53 来源:《祖国》

    《祖国》消息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18年1-9月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75.03亿元、增长9.3%,占GDP61.63%;完成民间投资79.36亿元、增长20.4%;全区限上工业、建筑、商贸、服务业等民营企业共400余家;获评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连续4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华拓光通信防尘车间工人们正在认真工作  洪刚摄

近年来,绵阳市涪城区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全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措施 注入动能

    走进绵阳富临精工生产车间,机器飞速运转,工人正认真“监工”。“尽管全球经济形势很紧张,但我们却有信心在涪城把企业做大做强。”公司总经理阳宇感慨道。

    阳宇的信心和底气,源于涪城优厚的扶持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近年来,涪城区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并先后制定印发了《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铺平了道路。

    与此同时,涪城还制定了现代服务业、楼宇经济、农业提标、工业发展等四大类61条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为破解民营企业资金瓶颈,涪城区充分利用5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和2000万元应急转贷资金,投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积极对上争取,缓解民营企业资金压力。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涪城已为83家企业担保贷款6.31亿元,为7家企业申请应急转贷资金4465万元,为全区企业争取国家、省、市各类专项资金1.11亿元。


    力推项目 增强后劲

    2017年以来,涪城先后签约惠科液晶面板、360企业安全集团“三大战略中心”等亿元以上民间投资类项目25个,签约金额943.5亿元,达产后预计总产值达1132.2亿元。涪城区以四大片区特色园区产业基础优势和发展定位,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不仅为企业发展创造机遇,也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在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中,涪城区抢抓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被确立为绵阳城市新中心机遇,启动总投资134亿元的64个核心区基础设施项目。

    目前,高铁大道、滨河北路等“四横四纵”骨干道路加快推进。高起点规划建设22平方公里的临港经济发展区,并成功纳入市级园区,用时两个月整理金能、惠科项目产业用地4200亩,水、电、气、路等要素跟进扩容,园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自改革开放以来,涪城民营企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特别是近两年,涪城在民营企业的项目招引、建设中,创造了一次次“涪城速度”。

    如今,惠科液晶面板、龙华薄膜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中科绵投垃圾焚烧发电、西部冷都一期等项目建成投运,“涪城速度”为企业发展筑牢了根基。


    对接需求 提升服务

    “以前办证要跑很多个部门,无数趟,现在只用提前在网上查询、提交所有资料,到这里只需领证,真的是又省事又便捷。”在涪城区政务服务大厅,前来为企业更名的王云香女士对涪城区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的便利赞叹不已。

    2018年,为更好的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涪城区持续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中,规范和完善了办事指南,清理精简优化了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服务信息和审查工作细则等内容,真正做到了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优质服务,搭建企业“连心桥”。为解决民营企业所困所需,涪城区各职能部门上门服务,实地了解民营企业的需求。

    “税务、食药局等部门都相继上门,向我们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困难,还让我们对他们工作中需要改善的地方提意见和建议。”四川绵阳科伦医药贸易公司董事长马明感慨道,“现在政府越来越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服务越来越好。作为企业,我们也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样也有助于企业在更高层次的发展。”

    降税减负,助企业“轻装快跑”。近年来,涪城相继落实了各项减负政策,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税费等费用,减轻民营企业发展负担。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涪城累计减免税金30.32亿元,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受惠面达100%,办理出口退(免)税7651万元,减免改善民生方面各类税费9.4亿元,西部大开发减免2.55亿元,支持金融资本市场11.82亿元,鼓励高新技术减免0.81亿元,真正让企业享受到减负“红利”。

    在推进民营企业发展中,涪城区还出台《涪城区鼓励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转型升级。2017年以来,全区新认定军民融合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35家,新增孵化面积2.13万平方米,兑现扶持资金3000万元。(文/图 刘仁喜 杨海燕 陈正)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