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祖国时政 >治国理政>正文

内蒙古整改扶贫问题:从“一刀切”到“大排查”

2018-12-28 14:4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日前,针对中央纪委通报曝光的“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原党组书记、主任刘忠诚等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不力、作风漂浮”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落实好监督责任,深入整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政策部署不到位,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职责不落实的,要严肃处理。

今年4月,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通报指出“内蒙古自治区部分扶贫政策未落地生效,填表报数迎评迎检的现象突出”。随后,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针对这一问题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整改落实工作,明确要求对脱贫攻坚工作中走过场、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进行严肃追责。

针对相关问题,自治区纪委监委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原来,2014年4月,刘忠诚等人在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中,以文件落实文件,在未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全区实际贫困人口分布的情况下,“一刀切”地将国务院扶贫办确认的贫困人口规模仅局限在国家级贫困旗县、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导致扶贫工作作风漂浮、扶贫政策走样、贫困户错评漏评现象突出等问题。

据了解,2017年,国家在对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时发现,脱贫户漏评率较高,还有许多漏评户为收入低且“三保障”未实现的低保户,扶贫与低保两项政策未能衔接到位。

“这是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典型案例。”自治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2017年9月至10月,自治区扶贫办组织对全区71个旗县开展一轮两次脱贫攻坚交叉检查时,未充分考虑不同地域存在差距和路途较远等因素,在没有调研的情况下,就下发并执行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检查考核方案。

据专案组工作人员介绍,下发的检查考核方案要求15名工作人员5天内至少对450户贫困户进行实地检查。但5天里,由于路途遥远,工作人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花在了路上。为了按要求完成任务,检查成了走过场。而且,检查考核过程中,扶贫办并未落实配备蒙语翻译、抽调熟悉业务检查人员等要求。在东西部旗县互检过程中,因方言差别大,工作人员与贫困农牧民沟通不畅,以至于检查考核流于形式。“方案不科学,导致考核结果不客观不公正,甚至出现数据错漏百出、乡镇嘎查名称和人员姓名张冠李戴等情况。”一位专案组工作人员说。

此外,在调查中还发现了自治区扶贫办违规向扶贫基金会借款74万余元为职工发放福利,挪用公共经费为班子成员支付房租和公车补助,挪用234万余元扶贫专项资金等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刘忠诚负有领导责任。2018年10月,刘忠诚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由正厅级领导职务降为副厅级非领导职务。自治区扶贫办原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幂生因严重违纪违法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他相关责任人受到相应处理。

10月19日,自治区纪委监委就今年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例进行剖析,责成扶贫办对照反思,提高整改质效。按照要求,自治区扶贫办立即召开党组会议,深刻反思、查找问题、剖析根源,明确整改时限。先后印发《开展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对照问题细化整改清单;就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问题,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新识别贫困人口3.1万人,清退不符合条件贫困人口12.9万人;重新修订《盟市党委、政府(行政公署)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对指标设计、考核方式进行科学规范,明确减少考评督查频次,强化整合行业部门扶贫考核;为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扶贫办还出台一套完整的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监管机制,形成上下互动的检查办法。

“我们要以案为鉴、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对发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自治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通报回放

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原党组书记、主任刘忠诚等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中实行“一刀切”,没有考虑贫困人口分布客观实际情况,导致精准扶贫基础性工作不扎实、贫困户漏评率高。2017年9月,自治区扶贫办组织开展工作检查考核时,下发的检查考核方案严重脱离实际,导致检查考核流于形式。

(记者 付金泉 通讯员 杨旭珍)


(责任编辑:李园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