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行的是第十批护航任务,2011年11月2号出海的。”海口舰情电部门实习副教导员王柯鳗仍记得编队起航的具体日期。她告诉中新社记者,对同赴亚丁湾的“护友”们而言,每年的这一天是他们共忆护航经历的纪念日。
图为2009年4月,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全家福”,依次为武汉舰、海口舰、微山湖舰及舰载直升机。中新社发 李唐 摄
女军人随舰艇走出国门被视为中国海军建设发展的体现。2010年11月,第七批护航编队首次出现成建制女兵班。2013年8月,17名女兵战斗在第十五批护航编队井冈山舰的不同岗位。在如今的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中,女兵身影已非鲜见。
图为2010年6月,中国海军第六批护航编队女队员。中新社发 钟魁润 摄
彭琛就是当时随井冈山舰参加护航的女兵之一。出海前,她也曾想象海平线上的日出日落。除了必要的装备,面膜、零食、影视剧是她物资储备中的重要内容。“既兴奋又期待,第一次随我们舰去国外,又是去护航,挺新鲜的。”
陆地的景色渐行渐远,波浪起伏带来的眩晕替代了首次出海的新鲜。值更以外的时间,彭琛多在平躺卧床中度过。班长笑称她“船动我不动,船不动我也不动”。第一眼看到亚丁湾,风平浪静的海面令她记忆犹新,因为舰艇“终于不晃了”。
早于彭琛两年,王柯鳗的护航任务也是她第一次航行远海大洋。回忆起漂泊海上的日子,她说自己总是哭,除了对舰艇生活的不熟悉,也有因为工作不到位而产生的自责。“女兵要克服更多生活上的困难。”
船行未过半月,舷窗外的海天一色逐渐变得单调,使日复一日的舰艇生活更显无聊。“给自己找事情做”是彭琛克服枯燥的方法。用她的话说,在船上那么久,不找事情做,“人会变得颓废”。
王柯鳗则用聊天为海上的生活“保鲜”。“每天看到的都是同样的人、同样的风景,大家必须沟通交流,人才会从不适应的环境中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每一批护航的‘护友’感情都那么深。”
对于护航官兵而言,任何方法都不如发现疑似海盗小艇更能提振精神。据海口舰官兵回忆,一级反海盗部署的铃声在某天中午响起,多艘疑似海盗小艇高速驶向被护商船,气氛开始有些紧张。编队指挥员一声断喝,官兵们从餐厅跑向各自岗位,直升机螺旋桨在甲板上掀起一阵狂风……
目睹这一切,王柯鳗说,她从护航官兵的雷厉风行中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当日的所见所感也是她最愿与人谈起的护航记忆。
被护船只表达的感谢则令彭琛印象深刻。她还记得,井冈山舰曾护送一队从福建出发的小吨位远洋渔船,到达安全海域后,带队渔船船长为舰艇送来一面锦旗。“自豪”是她这段回忆的关键词。
舱室里的瑜伽垫、舰艇一侧伴游的上百条海豚、连接碧海蓝天的那道彩虹……女兵护航回忆录中不只有乏味、紧张和自豪,还有增添的阅历和人生的成长。
“意志更坚定,更能吃苦了,没有原来那么娇气。”王柯鳗表示,护航归来,她的成长变化非常大。拥有这些经历,收获战友情谊,自己又向合格的军人迈进了一步。“没有接受过大风浪的考验,你不能说自己是一名合格的海军军人。”
“如果还有出海护航的机会,你会不会去?”中新社记者问道。
“一定会去!”看着记者的眼睛,王柯鳗说,“因为这是职责所在。”(记者 李纯)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