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科教文卫 >文化博览>正文

“拦路打老师”引争议 构建健康师生关系任重道远

2018-12-26 17: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随着媒体报道的跟进,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一名33岁男子“20年后拦路打老师”事件,有了更多背景细节浮出。据澎湃新闻报道,被打教师的妻子,此前并不知道张某被打一事,直到最近在网上看到视频。“叫学生打成那样,我在网上看见了,心痛。”“我们也是受害者,太冤太屈”;在另一端,打人者常某的父亲也称,“其实都是受害者。”他多次强调,孩子打人不对,只希望此事尽快平息,抓去关几天,或者赔点钱,都认了。

  因为一直未能走出当年老师暴力对待自己所留下的心理阴影,20年后学生在街头向老师举起了拳头施加报复。的确,如当事双方的家属所言,这起事件,无论从哪一方来看,都没有真正的赢家,都可以说是“受害者”。

  尽管是老生常谈,但谈论这起事件之前,一个价值前提还是不容动摇。那就是,当街暴力对待他者,无论对方是谁,都不值得喝彩,打人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法律代价,这是完全可以预期的后果。当然,具体该如何处罚,应该严格依据法律。

  但此事所引发的更大争议,抑或说是复杂性,恰恰在法律的是非判断之外。比如,有针锋相对的声音表示,反对学生暴力“报答”老师,那么,老师当年对学生施加的暴力,难道就可以原谅吗?事实上,从目前常某的自述和其同学的表述看,常某因老师的暴力对待所留下的心理阴影,可能比一般人想象得还要大。如他不止一次对朋友透露过这种伤害,打人过程中也表示,“这口气憋了十几年,每年想起来我都会做噩梦……”而在另一角度,学生处理这种伤害的方式,是以暴力来“报答”,也未尝不是当年暴力教育所结下的“恶果”。就这点来看,当地教育部门同时启动对被打老师的师德调查,这对当年被伤害的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必要的创伤修复。

  打人视频曝光后,当事双方都被推入了标签化的解读之中。而从媒体的调查报道看,这对师生的真实人格面向,在现实中要丰富得多。学生常某在网上成了“暴徒”,但现实中其实是“好人”,比如他在自己家庭条件变好后,经常接济乡邻;而常某口中让自己做噩梦的老师,现今已是00后学生眼中的“良师”。

  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因为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常某的行为,都不宜因为一起事件而将师生两人进行单向度的“定性”。这起事件后,双方都还要回归生活,若两人此后因此事只能背负着标签面对学生、家人,甚至生活在新的阴影之中,就成了舆论“暴力”的受害者。借由此事,我们更应该意识到,每个人的人格和角色都具有多面性,要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善化,无论是教师看待学生,还是学生看待教师,都需要多元视角。

  从舆论对此事的围观态度看,我们的尊师重道传统或许应该添加新的内涵。过去,强调尊重教师似乎是无条件的,教师之于学生的权威也是天然的,这种价值内涵,自然极易催生诸如以“严师出高徒”“都是为你好”之名而进行的暴力体罚。这起事件中,不少人对于暴力“报答”表示理解,未必是声援暴力本身,而是加入了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应该平等的价值诉求。这一点,对我们当下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应有所启示。

  一名学生因为年少时可能遭受的暴力对待,在20年后依然要寻求暴力“报答”的出口,这或许说明我们仍低估了教育暴力的伤害。如何帮这部分受伤害者的心灵得到纾解,不应该忽视。而在当下,有没有学生因为过分担心老师的“威严”而生活在“阴影”中?他们有没有正常的申诉和倾诉渠道?这同样值得追问。

  这次事件的舆论分野,折射的其实是教育观念的冲突。教师以暴力诉诸学生,在今天看来已经很难让人接受,这无疑是一种观念进步。但是,如何构建一种健康、包容的师生关系,仍然任重道远。

    朱昌俊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12月25日 02 版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