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记者郝志祥 文常静伟 人生总在不经意间相识,对于素昧平生的他更谈不上有一丝一毫的了解。于是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去走近他了解他,上网输入他的名字,开始在不同的网址进行搜索,认真仔细的从每张图片到每一段语言对他的描述,让我深深的感受一位爱国老军人的人生本色,顿时让我肃然起敬。
军品大王李长东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尊严,什么是本性,什么是人性。
李长东出生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人。如今四十有余,中等身材,皮肤黝黑。他对自己的名字的解释是:李(李自成)长(长城)东(毛泽东)。这些伟人早在他的骨髓里落下痕迹,万里长城永不倒。他就是怀着对伟人的敬仰之心,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1990年就开始了他的军品收藏生涯。
然而当时是农民的他,做起收藏来会遇到什么困难。首先是衣食住行,其次是资金问题。历尽重重困难,终于在北京报国寺的一角开启了他风雨半生的收藏生涯。
看看上面这张照片,身上的衣着,是否离我们已久,是否感觉是破衣烂衫?但是李长东对这些衣着却情有独钟,他认为这些东西都是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去而不返,而岁月的痕迹却停留在了这些老军工产品上。在李长东的“收藏公司”里,小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挂牌、一双鞋,大到从哈尔滨的一个老军人家里收到的外面包铜的不锈钢制品等。甚至还有日军在二战中使用的喷雾器,李长东说:“这是日军的侵华证据,很有研究价值!”
李长东的地摊虽然看起来凌乱无章,乌压压一大片,可他对每一件宝贝都非常清楚,随手拿起一件都能说出它的出处、用途、故事来源,什么二战时期的军用水桶,日本大兵的钢盔、抗战时期八路军的袖标、战时地形探视仪、麦尔登军大衣等等。从中你能了解到许多关于军品、战争以及历史方面的很多故事和信息,了解到因战争带给人们的悲欢离合乃至与其相关人的命运等等。
闲暇之余,人们常常饶有兴趣的围在他的身边,畅谈他的收藏品以及那些收藏品背后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故事。虽然大都是传说,但足可以振奋人心。他也向听者们间接传播着牢记先辈的艰苦岁月,谨记过去,努力拼搏,为社会多做贡献的正能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条红色的收藏之路上,李长东获得了越来越多“粉丝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一些热衷于红色收藏的粉丝不惜重金来购买他的军工藏品。有一个粉丝专程来到李长东这里,花高价购买了一个1944年美国造的铁制锅盖。据李长东介绍,这个锅盖是诺曼底登陆战役中遗留的物品。
李长东除了收集军工用品之外,对当年“知青”到农村锻炼时用过的东西也很感兴趣。他收集到了两件特殊的物品:一件是下乡好青年邢燕子签名过的文革背心;另一件是当地政府赠给下乡青年的赠品。“这些东西如今存放的不多了,少有的几件,显得更加弥足珍贵,真东西见不到了。”李长东说:“收藏它们不在于其自身的价值,而是这些东西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印记。”
当李长东向别人介绍自己藏品的时候,在他的眼神中,你能看到兴奋与激动,也能看到骄傲与自豪。对于现如今的很多年轻人来说,他的藏品和故事像“天书”,遥远孤寂,更谈不上产生兴趣。但对于他本人来说,这些都是他倍加珍爱的“宝贝儿”,在他的眼中,这一件件古董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传承。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的坚韧不拔、坚持不懈、以及执着的精神,让他成为了当今红色收藏中的佼佼者。正是他的超强毅力和对军人特有的情怀,使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成为了军品收藏界的“名人”。
李长东在毛泽东儿媳刘思齐家中做客
对于一个收藏家来说,李长东已经走过了那些年最艰苦的岁月。如今,他要回报社会。2018年11月18日,北京市崇文集邮协会第571次活动如期举行,“军品大王”李长东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本次活动。他说:“集邮是一件有趣味的高雅收藏活动,我可以通过集邮获得邮票中内容背景知识,欣赏他人的收藏,我还能展示自己的宝藏,邮友间进行互通有无,通过集邮结识新的朋友……特别有意思。集邮也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更是一门综合的学问。”他觉得,加入集邮协会,是他人生经验的再一次提升。
如今,红色收藏、军工品收藏、集邮收藏成了李长东一生的无垠追求。我们祝愿他今后的收藏之路更加顺利,在收藏界取得更大的成就!
(本文插图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