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8日,开国上将乌兰夫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今天,是乌兰夫同志逝世3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追忆历史、缅怀先烈。
乌兰夫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为祖国的解放和统一,为民族工作和统战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为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呕心沥血,奋斗了一生。他的一生与祖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与内蒙古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是我们党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内蒙古人民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领袖。
乌兰夫,曾用名云泽、云时雨,蒙古族。1906年12月23日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旗塔布村一个蒙古族家庭。“乌兰夫”的蒙文原意是“红色之子”。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热情投身革命事业,成为“早期觉醒的蒙古族青年”的杰出代表,积极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1923年夏,乌兰夫从土默特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北平(今北京)蒙藏学校学习,在李大钊、赵世炎、邓中夏等共产党人的影响和引导下,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同年12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4月,乌兰夫与多松年、奎璧等人主持创办了内蒙古地区第一个蒙古族革命刊物《内蒙古农民》。1925年6月,乌兰夫同吉雅泰一起领导了归绥地区声援上海“五卅”惨案的反帝爱国运动。同年9月,经多松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以驻京蒙古族学生代表资格,赴张家口参加内蒙古国民党(即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被中共北方区委选派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
1929年7月,乌兰夫与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受培训的奎璧等人一同回国。回国途中,他参加组建了中共西蒙工作委员会,先后担任工委组织委员、书记,并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组织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开展地下革命斗争。1931年秋,乌兰夫在中共西北特委书记王若飞的领导下,继续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从事党务、军运、情报和民族工作,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1934年4月,以德穆楚克栋鲁普,也就是德王为代表的反动民族上层在百灵庙成立“蒙政会”,组建了蒙古地方保安队,至1935年秋,保安队员发展到一千余人。其间,蓝衣社特务为了侦察蒙政会的内情,组织了“内蒙旅行团”,来百灵庙一带活动;国民党政府多次派员来百灵庙与德王讨价还价;日本间谍中岛万藏等也时常活动于百灵庙地区。绥北重镇百灵庙一时成为各方争夺之地。为了揭露日军侵略阴谋,团结争取这支保安队,促使其早日反正,中共西蒙工委派共产党员朱实夫、云青、赵诚等人,打入保安队,做地下宣传鼓动工作。乌兰夫、奎壁、李森等也曾先后赴百灵庙了解情况,传递信息,商讨对策。
1935年秋冬之际,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消息传到百灵庙。云青、赵诚等共产党员,以及云蔚等党外的骨干分子,两次在百灵庙的东山坡召开秘密会议,商议能否迅即发起暴动,组建“红军响应队”以及排除德王势力,使蒙政会成为抗日的机构等事宜。
1936年1月下旬,云继先、朱实夫等回土默特向乌兰夫报告情况,商讨对策。乌兰夫分析道:“为了抗日大局,必须全力争取德王抗日,做到仁至义尽,尽量不让德王投入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怀抱中。”为此,乌兰夫决定亲自面见德王,劝说其抗日。但均遭到投日心切的德王反对。
云继先、朱实夫、赵诚等人一致认为德王投降日本人的情况以成定局。已经到了和德王一刀两断的时候。“我们搞暴动,脱离德王。”众人情绪异常激动,态度非常坚决。
随后,乌兰夫和大家一起策划了暴动的组织准备及暴动后的去向安排等。
1936年2月21日晚22时整,震惊全国的百灵庙暴动的枪声打响了!根据预先策划的暴动计划,云继先指挥暴动队伍顺利地夺取了军械弹药库,带领暴动队伍离开百灵庙浩浩荡荡地向归绥方向开去。25日,云继先等通电全国,声明保安队全体官兵脱离德王的百灵庙蒙政会,参加抗日。26日,伪《中央日报》公开披露“蒙政会科长云继先等,率众脱离百灵庙”,这就是当时轰动全国的百灵庙暴动。
这场暴动打响了内蒙古蒙古民族武装抗日的第一枪。它不仅打击了日寇的侵略气焰,推迟了侵略者的西进日程,也表明了蒙古族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决心。
1941年,乌兰夫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主要任务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后来,他进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整风。在此期间,他又见到了周恩来。乌兰夫在回忆这次见面的情景时说:“一见面,周恩来就对我说:‘云泽同志,你的情况王若飞同志已经给我讲过,我都知道了。”又说:“你回国后,在绥远地区做群众工作,做军队工作,还搞了百灵庙暴动和武装斗争,特别是在斗争中培养出了一批蒙古族干部,干得很好嘛!’我深受感动。周恩来又说:‘赢得抗战胜利还要进行艰苦斗争,中华民族在危难中,我们肩上的任务还很重,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在谈话中,周恩来提到一些内蒙古地区的人物,而且对他们的政治倾向和基本情况都很了解。这说明周恩来很关心少数民族工作,很注意研究内蒙古的问题。”
周恩来的谈话,再一次使乌兰夫深受鼓舞。在此后的工作中,乌兰夫始终牢记着周恩来的话,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培养中国少数民族干部,为发展内蒙古地区的武装力量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大贡献。
由于乌兰夫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和领导内蒙古地区人民革命斗争中,尤其是在领导党的民族和统战工作中有重大贡献,在中共七大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945年8月,中央决定由乌兰夫任新成立的绥蒙政府主席,负责在内蒙古地区的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乌兰夫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领导内蒙古自治运动上。他带领工作组赴苏尼特右旗,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民族自治政策,为建立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奠定了基础。1946年初,乌兰夫亲率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代表团与东蒙古自治政府代表团谈判解决内蒙古地区东西部统一问题,成功地召开了在内蒙古革命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四·三”会议,撤销了东蒙古自治政府,为建立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奠定了基础。
1947年5月1日,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诞生。乌兰夫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国家的统一,经过艰苦的工作,使内蒙古出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统一的新局面。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之初,蒙古族牧民赖以生存的畜牧业凋蔽,全区牲畜总头数只有695.6万头(只)。由于清朝政府笼络蒙古王公贵族,对蒙古族实行封建统治,束缚蒙古族人民的思想,鼓励青少年当喇嘛,不准结婚生育,加上疾病丛生,致使蒙古族人口逐年锐减,人口平均寿命只有19.6岁,蒙古民族濒临衰亡的命运。
面对蒙古民族的危机,乌兰夫提出内蒙古牧区要实现“人畜两旺”的口号,这是挽救一个民族的正确的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乌兰夫首先领导了牧区民主改革,废除王公、贵族和宗教上层的封建特权,实行“牧场公有,放牧自由”“禁止开荒,保护牧场”的方针。
改革前的牧场均由王公贵族支配,有少量牲畜的牧民只能使用一些贫瘠的草场放牧,“放牧自由”解除了封建束缚,赋予牧民平等自由劳动的权利。
“禁止开荒,保护牧场”是乌兰夫根据清末和民国时期,大兴蒙垦,使不少肥美草原荒漠化的教训提出来的。乌兰夫多次强调“禁止开荒”的重要性,他以原伊克昭盟为例,开垦前是草木茂盛的丘陵地,开垦头一二年还能长庄稼,但是稀稀拉拉的,里面的老鼠跑过还能看得见,第三年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乌兰夫大声疾呼:引起土地沙化的农业是掠夺性农业,禁止开荒必须常提。
但就是这样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针,执行起来并不顺利。
1960年在“以粮为纲”的片面号召下,一些人提出“牧民不吃亏心粮”的错误口号,要求牧民开荒种地,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草原面临被开垦的厄运。
在这种形势下,乌兰夫为了保住内蒙古这个全国五大牧场之首,不计个人得失,顶着压力,出面劝阻国家农垦部纠正开垦草原的错误决定,最终得到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支持,纠正了这一错误,保住了今天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大草原。如果开垦,祖国北疆的4000公里绿色屏障就会消失在荒漠化之中,沙尘暴就会更加肆虐,是乌兰夫为子孙后代保护了这块宝贵的资源。
虽然内蒙古实行“自治”,但乌兰夫从来都是强调部分离不开整体,当国家遇到困难时,自治区应为国家排忧解难。
1959年,由于自然灾害,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几十所孤儿院里的数千名孤儿,因为食品供应不足、营养跟不上,面临生命危险。孤儿院的领导纷纷向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求助。康克清在周恩来总理的建议下找乌兰夫商议。乌兰夫说:“一个办法是给他们送一些奶粉,再一个办法是把这些孩子送到内蒙古。送奶粉,能解一时之急,不是长久之计。我看最好的办法是把孩子们送给牧民抚养。牧民们很喜欢孩子,不管谁家的孩子都喜欢,交给他们抚养,既可妥善长期地安排这些孤儿,又能解决牧民缺孩子的问题,可以说两全其美,你看怎么样?”第二个办法很快得到周恩来和内蒙古当地政府的同意。就这样,从1960年到1963年,内蒙古各地先后接纳了这三千名孤儿。乌兰夫安排工作人员把年龄大一点、身体好一些的孤儿直接送到牧区去。年幼患病的孤儿则被送进了育婴院,待这些病儿恢复健康,也都陆续送到了牧区。乌兰夫的这一举动在全国各族人民中传为佳话。
有一次,乌兰夫听说周恩来身体不适,就带着内蒙古的“特产”——10袋奶粉去看望总理。恰巧周恩来不在,他从邓颖超那里得知,总理正四处想办法解决全国人民饿肚子的问题。乌兰夫回到内蒙古后,马上与当地农业口的同志商量救济事宜。有人认为,内蒙古本身是牧区,不是产粮大户,要救济也是杯水车薪。乌兰夫则说:“我们应当为国家解难,为总理分忧。哪怕我们多上缴一斤粮食,也是我们内蒙古人民对国家的一片心嘛!”这年秋后,全区上缴公粮和卖余粮达7亿公斤,在全国很多地方无粮可缴的情况下超额完成任务。周恩来称赞“这是雪中送炭,难为乌兰夫同志了”。
乌兰夫同志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加强国防建设和政权建设,为民族工作的健康发展,为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