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江西省弋阳县葛溪乡马安村倪家仓村小组是个偏僻穷困的小山村,村里有约两百口人,人均田地不足一亩,也没有什么林牧副业和村集体经济。进村的道路是坑坑洼洼的土路,路边的芒草几乎完全遮盖了路面,要带着柴刀一边砍草一边前行。村里没有完善的公共活动场所,到处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处垃圾成堆,水塘散发着臭味。
这些,倪家仓党小组的党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精心筹划,2014年起村党小组准备近几年重点完成4件大事,一是修好进村和村里的道路;二是建成村民广场、礼堂、篮球场等公共活动场所;三是整治村里的环境卫生;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是明确了,但对这样一个偏僻穷困的小山村,资金问题一开始就把大家难住了。经党小组和党群理事会多次商讨大家决定不等不靠,动员一切力量搞建设,采取“村级集体出一点,群众百姓筹一点,村里能人帮一点”的“三个一点”模式解决资金问题。村里党员干部们带头捐款,村民们也积极响应。看着大家坚决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一位村里人的女婿、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原县工商银行行长,毅然个人贷款近百万元借给村里“干大事”, 他还热心牵头,积极与省里的规划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寻求专业技术支持,提前搞好规划设计。
在各项建设中,党员、党群理事会成员和他们的亲属带头拆除自家谷仓、砍掉果树给村集体建设让路,在他们的示范带头下村民们纷纷自觉给村集体建设让路。党员同时也是党群理事会成员王锋的弟弟长年在外,家中的谷仓正好在规划的道路上,他几次和弟弟电话沟通,说“家里要发展,这是大事,你哥哥又是党员和党群理事会成员,你更要带个好头”经过一番思想工作,弟弟同意了哥哥的要求,但提了一个小请求,家里谷仓的地面是大块的青石板,比较稀罕,希望拆除的时候能保留好。
起初,施工人员在村民各家中轮流派饭吃,后来村民反映负担不起,关键时刻又是村小组党员干部站出来,改为只在党员干部家中轮流派饭。为了节省开支,花小钱办大事,村里的党员们经常带头义务劳动。村里在荒山开辟“花果园”,准备种植各种果树,五月的大热天,十来天没下雨,负责这项工作的党员拖着沉重的给水管爬上崎岖的山头挖洞、浇水。村里还有这么一对夫妻,两人都是党员,一起办了个幼儿园,还共同热心为村里公共事业忙前跑后,丈夫为村里联系果树苗、协调规划设计单位、起草各种文字材料奔波忙碌。他说这么多年党员干部为了村里的事没领过一分钱报酬,常常还要自己贴交通食宿费用和劳力,但大家都无怨无悔,干劲十足。
如今的倪家仓面貌一新,新修的水泥路直通村子并绕村一周,到处干净整洁,荷塘湖心亭是村民夏夜消暑的好去处,村里建了干净的冲水公厕。山地上占地200多亩的“花果园”里,草莓、蓝莓、梨、桃、杏、李等各种果树1600多棵已经种下,正茁壮成长。村里开挖了泥塘承包给私人养殖泥鳅,还开展了捉泥鳅等生态体验旅游项目。2018年村里成功举办了弋阳县首届“乡村美食节”,通过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接受网上报名、联系周边群众,昔日僻静的小山村突然宾朋满座、笑语喧天,热情的村民们每家烧一桌菜,请大家试吃后现场打分评比。因为景色优美、民风淳朴,2018年村子被评为省3A级乡村旅游点。在党小组的引领下,一批党员能人带领大家给小村带来了巨变。
据传村民们是书圣王羲之的后裔,在新建成的村民文化广场上矗立着王羲之的塑像和一支巨大的毛笔。广场边的村礼堂照壁上,由村里党员自己填词的《倪家仓建设之歌》这样写道“亲爱的乡亲们,快快来行动,丢掉旧观念,换上新思维…爱集体爱劳动,齐心协力建设我们的新农村,倪家仓才是我们幸福的家!”(文/陈俊平 孔俊)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