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是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从1927年跟随毛泽东走上井冈山,到1963年逝世,风风雨雨一直伴随着毛泽东,毛泽东称其为“一生共事的人”。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亲自参加他的追悼会,一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表达了对罗荣桓的信赖、倚重和惋惜之情。
1963年12月16日下午,开国元帅罗荣桓在北京医院不幸逝世。年仅61岁,成为十大元帅中去世最早的和年龄最小的一位。
罗荣桓逝世的消息传到中南海。当时,毛泽东正准备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会前,毛泽东异常严肃、庄重的站起身来,用很低沉的声音说:“就在今天下午,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我们敬爱的罗荣桓同志因病逝世了,在这里,我提议,为罗荣桓同志默哀三分钟以表达我们的怀念。”
在毛泽东的提议下,会场全体起立,静默肃然。
默哀完毕,毛泽东缓缓地对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人说:“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亲。从不背后议论人,有话讲在当面,原则性、纪律性很强。当年,在山东的时候,我说一个罗荣桓去了活了一盘棋。东北战役的时候,他主张打锦州,和中央保持了一致。这是一个好同志啊,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啊。”
12月19日,罗荣桓追悼会召开,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追悼会上,毛泽东脸色凝重,向着这位共和国元帅鞠了三个躬。
追悼会后,毛泽东思绪如潮,一连几天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一天深夜,毛泽东提笔为罗荣桓赋诗一首,这就是著名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吊罗荣桓》这首七律,不仅描写了罗荣桓同志光荣的一生,也表达出毛泽东对罗荣桓的高度评价和痛惜之情。
1927年9月,罗荣桓参加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后,随部队来到文家市,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三湾改编”后,部队只剩下几百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井冈山革命的火种,其中就有罗荣桓。
1929年6月,红四军第七次党的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在会上遭到反对,罗荣桓仍发言赞同毛泽东的主张。毛泽东被迫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后,罗荣桓在红四军第八次党的代表大会上,仍然提议请毛泽东回来主持红四军的工作。在他的促成和周恩来强有力的支持下,使毛泽东摆脱了危机。
1929年11月,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为召开古田会议做准备工作。罗荣桓积极反映部队的情况,提出了废止肉刑、反对打骂士兵的问题,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
古田会议后,毛泽东和秘书冯文彬一起散步,这时罗荣恒恰巧从一旁走过。毛泽东指着罗荣恒对冯文彬说道:“这个同志是个人才,是一位很好的干部,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
1930年,红一军团成立,毛泽东担任政治委员。年仅24岁的林彪任红一军团红四军军长。林彪个性很强,与几位党代表的关系都搞得很僵。与他做搭档,必须既有原则性,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派谁给林彪当政委呢?毛泽东想到了罗荣桓。果不其然,罗荣桓出任红四军政委后,把军中政治、宣传教育、军事训练和后勤保卫等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连林彪也觉得无可挑剔。
1936年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在这个最早的部队中,有许多人始终忠心耿耿,直到今天还在红军中,例如现任一军团政委的罗荣桓……”
从1942年起,罗荣桓经常带病指挥作战,1946年曾切除一侧肾脏,以后长期抱病工作。毛泽东对他一直非常关怀、爱护。
鲁南战争时期,罗荣桓被发现尿血症状。很快,毛主席就发来电报,指示:身体重要,能否到新四军检查治疗。后来陈毅接罗荣桓到淮南就医,但仍没查出病因。有人建议罗荣桓化装成商人,到上海去彻底检查,并立即向中央请示,中央复电同意。到第二天,突然接到毛主席的一个急电,指示:罗荣桓身上有枪疤,易被敌人发现,不宜去上海。
辽沈战役前夕,罗荣桓进军大连,刚一进城,毛主席的电报就来了,催促罗荣桓到医院检查。当毛主席得知检查结果是肾癌,需要手术时,又担心大连医院不可靠,亲自布置如何就医。
北京解放,中央从平山进入这座古城时,罗荣桓率部南下,行至天津,由于长期患病和手术后未得到恢复,突然晕倒。毛主席闻讯,亲自派黄树则到天津探望,并亲笔给罗荣桓写信:……不宜南下,可回北京治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944年,罗荣桓病重,毛泽东亲自发来电报,长篇累犊的询问病情,这是很少见的,1946年罗荣桓去朝鲜住院,毛泽东亲自给金日成打招呼,接着,罗荣桓赶赴苏联开刀,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和他本人的名义给斯大林发报,称:罗同志是我党重要财富和久经考验的忠诚干部,希给予最好的治疗。斯大林也非常重视,给予罗荣桓苏共中央委员的待遇。
1950年,毛泽东在得悉罗荣桓带病坚持工作,身体状况不好时,在罗荣桓提交的一份报告上除批示“同意外”还写了这样几句话:荣桓同志: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的身体好些,否则难以持久,请考虑。1956年12月,毛泽东批准罗荣桓因健康原因辞去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
1942年8月,攻取甲子山一战中,罗荣桓深知这次战斗对整个山东抗战局势的意义和影响,亲自带领一个骑兵排连续急行军赶到前线指挥,生活十分艰苦,有时连喝上一口水也非易事,紧接着又是连续5昼夜的攻坚战。战斗胜利后,罗荣桓因极度劳累病倒。当时鲁南环境艰苦,只能找农村医生用点土方子治病。一次,为他做尿道探测检查手术,由于器械落后,又缺少麻药,他忍着难言的疼痛,汗水把他铺下的床单都湿透了。这以后的每次重大战斗,罗荣桓都不顾同志们的劝阻,仍要躺在担架上,坚持亲临火线指挥,继续领导着山东军民的抗日斗争。
抗战胜利后,罗荣桓被确诊为肾癌,后到莫斯科治疗。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比较差,罗荣桓在手术后伤口大出血,不得不进行第2次手术。手术做完后,夫人林月琴看到他的嘴唇上留下的两个深深的充血的牙印。他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苏联的医生也竖着大拇指,用生硬的中国话对荣桓连声称赞:“真正的英雄!”
1945年秋,山东军区在鲁南攻打临沂城。当时罗荣桓正卧病在床,党委未让他去第一线指挥作战。临沂城是日伪军多年盘据的地方,且城高壕深,易守难攻。当得知前线攻击一度受挫的消息,罗荣桓跳下病床,一定要亲自前去指挥。同志们都不放心,夫人林月琴也怕他支撑不住,就交代秘书、警卫员不要为他做出发准备。当荣桓强撑着病体走到院子里,一见既没备马,又无参谋、警卫员照面,这个老实人发“火”了!他直冲着林月琴高声批评说:“你还是党员呢!你的党性哪去了?谁给你的权力这样做的……”林月琴看一时劝不住他,哭着去找山东军区副政委黎玉同志,在黎玉同志的劝说下,罗荣桓才“熄”了“火”。
建国初,高岗和饶漱石结成联盟在党内大搞阴谋活动,想把东北搞成独立王国。一次,高岗来到罗荣桓家,提出搞部长会议制,让林彪当部长会议主席,罗荣桓大为吃惊,急忙问:这个问题中央议过吗?是不是毛主席的意图?高岗尴尬地说中央没有议过,毛主席也不知道,我们先议一议。罗荣桓立即严肃地说,这样重大的问题我们来议不妥当,谁干什么要由党中央、毛主席统一安排。高岗碰了个钉子,无趣而归。高岗后来说,罗荣桓是党内的圣人,不敢找罗荣桓乱说。
1947年7月,罗荣桓刚从莫斯科治病回国时,全家被安排在哈尔滨市区一幢楼房里住下来。这是一处很宽敞的独立庭院。三层楼,设有豪华的舞厅、会客厅,考究的卧室、洗漱间等,这原是帝俄占领时期一位官僚的别墅。罗荣桓全家只4口人,自然用不了这么多房子,更何况他是讲究实际、过惯了艰苦生活的,便几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另找一处房子,提议将这幢楼房挪作公用。一次,他到谭政同志家去,见他家住的是一处二层小楼,于是荣桓就说:“跟你们搭个邻居怎么样?你家住楼上,我们住楼下。欢迎吗?”谭政起初以为罗荣桓是玩笑话,但没过两天,他却果真搬过来了。
在这以后的十几年间,但凡生活问题一类细事,罗荣桓总是讲究实际,反对过分的浮华和铺张。他常对孩子们说:“住的房子大小,看来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我们是党的干部,要时时想到生活在基层的人民大众,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楼越来越高。”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弥留之际,拉着夫人的手嘱咐道:“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罗荣桓又交代子女说:“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没有什么可以分给你们的。爸爸就留给你们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
本文据历史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