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正文

与时代共振,艺术正当时——回眸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2018-11-23 10:23 来源:新华网

    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2日落幕。35天时间里,45台中外剧目、350多项活动、6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艺术家齐聚上海,令整座城市可遇名家大师精彩作品、时刻涌动全球艺术最新浪潮。

  此刻,大幕落下,但绚烂丰富的全人类艺术创造,仍在城市天空中“回响”,与改革开放的时代旋律“共振”。

   开放交融:“和”唱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中国故事有了国际表达,西方经典带上了东方意象,艺术门类跨界融合呈现全新面貌。艺术正当时,“和”唱人类命运共同体。

  10月19日,交响神话《创世秘符》为艺术节揭幕。“开天”“触山”“补天”“后羿与嫦娥”“娥皇与女英”“治水”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创世神话故事,被编成押韵的唱词,用交响乐形式演绎,让人感受华夏民族悠远的启蒙之光。

  中国民族乐器张开怀抱,与南亚塔布拉鼓、爱尔兰锡笛、西班牙吉他、俄罗斯三角琴、非洲鼓等世界民族乐器激情对话……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项目,上海民族乐团原创音乐现场《共同家园》在艺术节上全球首演,五大洲67种乐器同台演奏的巧思,令观众赞叹。

  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从创建之初就努力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眼下已跻身全球最具人气和影响力的艺术节行列。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说,改革开放给了艺术节勃兴的机遇,而艺术节也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顶级舞台,它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倾诉中国人的情感,传达中国渴求创新、活力满满的形象和声音。

  开放包容的魅力,令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朋友圈”欣欣向荣:艺术节去年刚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吸引41个国家和地区157家艺术机构加入。王隽说,未来三年,艺术节计划每年形成1至2项合作演艺项目,让“这个美丽的同心圆”更加熠熠生辉。

  创新不懈:艺术天空下全城提升“文化获得感”

  热情的新疆音乐在传统室内乐“推波助澜”下碰撞蓝调音乐,阿卡贝拉和马头琴构成奇妙复调,击节乐音凝聚跨越民族的和谐之歌……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艺术创想周”上,集结8部中外音乐创新之作的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东去西来》在上海戏剧学院首演。在艺术节平台的“聚光灯”下,放飞着一批批年轻艺术家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艺术创想。这放飞背后是“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完备机制的保驾护航。

  2012年艺术节创设该项目以来,“扶青计划”打造出一条从创作、演出到交易的完整产业链。七年间,先后委约了78位年轻艺术家的65部原创作品,在孵化的同时,成功推向多个海外知名艺术节,“扶青计划”惊喜不断。

  创新,是艺术节的承诺、使命。而扶持青年艺术家和支持他们的创作,已然成为艺术节根深蒂固的传统。

  “20年前我带着话剧《生死场》来到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内心十分忐忑。那时我只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小导演。上海观众以巨大的热情给我肯定。”著名导演田沁鑫感叹上海拥有创新基因和包容胸怀。

  创新,为了青年,为了未来,为了每一个热爱艺术的观众。五年前,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推出“艺术天空”计划,要“拆掉”剧场的围墙,提升人民大众的文化获得感。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配送精细化程度、供给和服务能级快速提升,与之匹配。

  今年,上海这座城市真正成为了没有围墙、没有边界的开放式剧场:58台、109场公益性户外艺术活动场场精彩,从指挥大师夏伊与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带来的森林音乐会到热情似火的西班牙玛利亚·佩姬舞团,从彩虹合唱团的实验之作《白马村游记》到上海木偶剧团的巨型战象在中心绿地上狂欢巡游……目光所及,皆是艺术。

  共享繁荣:长三角文艺联动助力国家战略

  金秋11月,当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传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磅消息之际,江苏文化周作为本届艺术节的“节中节”也正渐入佳境。

  著名歌唱家殷秀梅、戴玉强主演歌剧《运之河》,江苏省交响乐团带来音乐史诗《金陵交响》……演出节目琳琅满目。“选什么节目来上海,颇费思量。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作品,才符合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气质。”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杜晓甦说,上海是长三角联通世界的舞台。在这里,四地艺术家渴望面向未来,寻求更大文化融合与发展。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正在为长三角共享。7年前,艺术节在无锡开出首个分会场,随后逐步落子宁波、合肥。而今年,近20台中外演出在合肥分会场大放光彩。

  长三角区域文化合作论坛首次举办,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在上海启动……长三角的文艺联动热度空前。“长三角文艺联动,最终将带来创新灵感的集聚,创新引擎的提升,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实施。”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荣跃明说。(新华社记者 孙丽萍、吴霞)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