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科教文卫 >名师名校>正文

时间再紧,也别过上二倍速的人生

2018-09-21 16: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词,叫“二倍速”。起初说的是因为某些影视剧“注水”太多,观众就用正常播放速度的二倍快速看完。网友的创意始终在迭代升级,很快,什么“二倍速吃饭”“二倍速创业”“二倍速读书”的说法纷纷冒出来。总结起来,就是这一届年轻人很忙,忙到没有时间把一件事用正常的速度做完。

  求快,本身无关价值判断,要看为了什么而加速。像有些影视剧本身剧情并不复杂,非要拍成70集、80集,靠乏味的对话、冗长的空镜头甚至频繁的回放来凑时间,使用二倍速播放恐怕只能说是恰到好处。

  这样的影视剧就是用来消磨时光的,都市青年又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快一点又何妨?怕就怕在“二倍速”成了贩卖焦虑的新表达。追剧可以二倍速,吃饭可以二倍速,那人生呢?如果整个生命都倍速前进,恐怕不会有人反对那就是一场悲剧。

  但是,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感慨人生太慢的言论冒出来,获得不少认同与点赞。今年早些时候,一篇标题为《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传得铺天盖地,大意是说一些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已经走上人生巅峰,实现财务等方面的“自由”。过了一阵子,网上又流传着某国际大刊评选的“30岁以下精英榜单”。这几天,我又看到一篇网文说“我才23岁,可我觉得一切都来不及了”。

  也不能说这些说法都是矫情,差距感确实存在。有人说,90后老了。作为第一批90后,我确实觉得身边的环境正默不作声地向着“不友好”过渡。尤其当办公室里比自己小了快10岁的实习生喊着“老师”的时候,不由让人怀念起刚入职时那短暂的“小鲜肉”时代。而当我发现当年没读研究生的同届同学,俨然已是知名创业公司的COO(首席运营官),要说没有一点被抛弃的感觉也是不可能的。

  可要说为了时光的流逝,甚至茶不思饭不想,那也完全没有必要。如果不考虑意外因素,每个人的生命总是守恒的。这部分快一点,那部分就可从容一些。如果所有的环节都是“二倍速”,那只能是机器,而且是一台迟早会崩溃的机器。

  毕业数年,身边人都会发生变化,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你看到有的人走在前面,却未必看得到他调快的人生进度条背后,那些放慢的、花更长时间去做的事情。比如我那位算不上熟的COO同学,我只知道他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成为流行的自媒体(那时还没有微信什么事)的主笔,毕业以后又顺理成章地进入一家门户网站积累经验。不是说世界对行动慢的人不友好,而是命运总偏袒那些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前几天,一位因为拒绝家长安排,执意要学自己喜欢专业的姑娘,为学费开展网络众筹的新闻,在网络上爆红。我倒不是认同她跟家庭“决裂”的姿态,却很欣赏姑娘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是正确的,都比站在原地更幸福。”是的,只要不是“站在原地”,只要方向符合自己的初心,步伐慢一点、过程累一点又何妨?

  生活的张弛有道,在于对得起自己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生活总是需要一定仪式感的,时间再紧,该按部就班的时候就要按部就班,该停下来的时候就得停下来。发条拧得太紧,会让钟表损坏;什么都奔驰着前进,损伤的不仅是身体,更有精神。

  美学家朱光潜写过一篇名作叫《慢慢走,欣赏啊!》,阐述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写道:“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二倍速观剧不要紧,二倍速的人生则无疑值得警醒和反思。什么都求快、求加速,你可能会错过一整个丰富华丽的世界。(王钟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09月21日 05 版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