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 >历史人物>正文

彭雪枫将军:“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2018-09-13 15:44 来源:祖国网

    秋阳高照的郑州烈士陵园广场,苍松翠柏掩映,彭雪枫将军的纪念碑亭庄严地竖立在这里。他投身革命20年,智勇双全,战功卓著,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他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彭雪枫将军:“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彭雪枫将军

家虽贫,但聪慧好学

    彭雪枫,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乳名隆兴,学名修道。少时家贫,但聪慧好学,5岁时随教私塾的祖父彭如澜读书识字。后在伯父彭延庆办的私塾为富家子弟作伴读。1921年秋,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彭延庆,并考入南开中学。

    1924年春夏之交,学校迁址于北京南郊团河,学校易名为“育德中学”。秋,叔父彭禹廷中断对彭雪枫的资助。得校长余心清照顾,让其在该校小学部教国文,每周七小时,月酬十元,才得以继续上学。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彭雪枫组织同学同校方进行斗争,取得胜利,建立了育德中学学生自治会,被选为会长。6月下旬,在育德中学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9月,彭雪枫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京汇文中学首任党支部书记,中共北京东城区区委委员,参加了李大钊领导的南宛暴动。1930年5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他驰聘疆场的戎马生涯。


“彭雪枫人才难得啊”

    1930年7月,彭雪枫带领两个排,歼灭了敌人一个炮兵团,展示了其不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后来,彭雪枫率红六军参加了活捉张辉瓒的战斗。他率领红六师一天一夜行军230里,切断了张辉瓒的退路,为活捉张辉瓒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红二师师长郭炳生临阵脱逃,彭雪枫率师直属队和红7团与敌激战三昼夜,突出重围后,亲率15名骑兵,日夜兼程,追赶郭炳生带走的红五团,硬是把红五团从郭柄生手里夺了回来,与敌周旋、转战十三个昼夜,终于回到中央苏区,中央军委授他一枚“红星奖章”。

彭雪枫将军:“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红军走完长征,刚到吴起镇,脚跟还没站稳,马步芳兄弟带着骑兵师来捞便宜,没想碰上彭雪枫,彭雪枫率红军血战马家军,大捷。消息传到中央军委,毛泽东赞叹说:彭雪枫人才难得啊!

彭雪枫将军:“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1937年12月,彭雪枫(左四)与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左权、萧克等在一起


    “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

     彭雪枫以儒将著称。在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他和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彭雪枫曾风趣地说:“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彭雪枫将军:“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1937年11月,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由太原撤至临汾。撤离时,彭雪枫(左二)和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合影

    1938年9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彭雪枫在支队东征干部动员大会上宣布支队随军报社成立。第二天上午召开第一次社务会议,彭雪枫以党报委员会主任身份主持了会议。在讨论报纸的名称时,有人提议叫“战斗”,有人主张叫“曙光”。彭雪枫说:5月间我们办了个“拂晓剧团”,“拂晓”代表了光明就要来临的意思,就叫“拂晓”吧!于是,报纸名称就被定为《拂晓报》。之后,彭雪枫欣然挥毫为《拂晓报》题写了报头,并撰写了题为《拂晓报——我们的良友》的创刊词。在说明报纸为什么定名为“拂晓”时,他满怀激情地写道:

    “‘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是胜利就要来到的意思。军人们在拂晓要出发,要进攻敌人了。志士们在拂晓要奋起,要闻鸡起舞了。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

彭雪枫将军:“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彭雪枫和《拂晓报》社工作人员合影

    《拂晓报》9月29日正式创刊,第二天即随军出征。30日清晨,当一份草纸三版、油渍斑斑的《拂晓报》创刊号出现在整装待发的指战员们面前时,他们受到了巨大的鼓舞。1939年12月5日《拂晓报》一百号纪念,毛泽东发来贺信,并亲笔题词:“坚持游击战争”。

彭雪枫将军:“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拂晓报》


骑兵团不断获得作战胜利

    1941年8月1日,第四师在淮宝县(今洪泽县)岔河镇召开了师骑兵团成立大会,这是新四军唯一的骑兵团。该团的创建,是在仁和集会议上根据彭雪枫建议和反顽斗争经验教训而作出的决定,把师部骑兵连、特务团骑兵连和第十旅、第十一旅骑兵连、排集合起来,抽调各部队中机灵、勇敢的战士、通讯员甚至班、排干部充实到骑兵团。当时,全团仅有指战员250余名,所辖只有3个连队。

彭雪枫将军:“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任新四军四师师长时的彭雪枫

    骑兵团成立后很快投入了紧张的军事训练,准备驰骋战场,杀敌立功。8月25日和9月29日,骑兵团于淮泗老陈圩子两次与土顽进行战斗,虽歼其一部,但亦暴露出训练不够、作战动作与协同不力的弱点,装具也不适应作战需要。由此,彭雪枫感到骑兵团还要下功夫来加快建设。他与师领导研究决定:首先,调熟悉骑兵的周纯麟任副团长(后接任团长)。其次,拨淮北币3万元,解决马匹缺乏、马具不全、武器不足问题。再次,要周纯麟尽快拟订一个训练计划,开展骑兵团各项基本建设。

    骑兵团经过整训,军政素质大大提高,以崭新姿态投入了新的战斗。1942年5月下旬,骑兵团第一、第三大队在泗县和泗阳县以北,痛歼从屏山、黑塔等据点出来抢粮的日伪军300余人,保卫了群众的夏收。此时正在师部开政工会的彭雪枫闻讯极为兴奋,他下令将俘虏押送到管镇师部,向政工会议献礼。参加政工会的全体干部看到骑兵团的胜利战果,纷纷表示热烈祝贺。

    1942年11月,驻徐州日军十七师团和驻蚌埠日军独立十三旅团,在伪军配合下,向淮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师部对骑兵团下达命令:敌进我进,插到敌人后方和心脏地带去打击日军。

    敌“扫荡”第3天,骑兵团打响了反“扫荡”第一仗。在日伪军驻守的泗县和青阳(今泗洪)之间的簸箕窑,骑兵团三大队从敌侧后猛袭日军,击毙日军小队长和翻译官等多人,俘获一部。青年骑兵丁翠红,一人就活捉了5个伪军。彭雪枫师长获悉骑兵袭敌的战报后,立即挥毫通报各部,命令再接再厉主动袭击敌人。

    由于骑兵团不断获得作战胜利,威名远扬。人们唱道:“彭师长有三件宝,拂晓剧团、骑兵团,还有一张《拂晓报》!”


烽火硝烟中,意外收获

    在抗日的烽火硝烟中,彭雪枫还得到了一份意外的收获,那就是结识了妻子林颖。

    1941年9月4日,时年34岁的彭雪枫在苏皖边区负责人刘子久和刘瑞龙提议下,给淮宝县县委妇女部长林颖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子久、瑞龙两同志的美意,使我们得有通信的机会——我很需要一位超过同志关系的同志,更多地了解我,更多地帮助我——而我心中的同志,她的党性、品格和才能应当是纯洁、忠诚、坚定而又豪爽。”林颖没有辜负彭雪枫的一片热情。第二天,她便给彭雪枫回了信,表达了自己对他的仰慕之情。他一口气读完了林颖的信,特别是信中的“我们的爱情,要抱着坚定的胜利的信心”这句话使他由衷地感动,心头上顿时绽开了爱情的火花。

彭雪枫将军:“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彭雪枫、林颖

彭    雪枫马上拿起笔,给林颖回了信,畅叙了自己读信后的激动心情:“9月,对我有特别的意义,我的生日是在9月9日;1926年9月2日,是我由当时的青年团转入党的日子;1930年9月,我们从长沙入江西开始建立苏维埃;而1941年9月,我的终身大事得以决定了,这叫做巧合吧……”

    1941年9月24日,秋高气爽,淮北大地一派喜庆丰收景象。这天是彭雪枫、林颖二人的大喜日子。那天下午,彭雪枫的“洞房”里挤满了人,大家都向这对德才貌都相得益彰的战地情侣频频祝贺,彭雪枫则用自己的津贴和稿费买了些糖果、香烟,热情地招待着这些前来“闹洞房”的人们,一对新人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幸福。

彭雪枫将军:“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彭雪枫林颖夫妇

    10月24日,彭雪枫在洋河、程道口两次作战胜利后写信给林颖:“两个胜利,恰恰都在我们的蜜月之内,是我俩结婚后第一次胜利,是我俩结婚的最优美的纪念。”

    彭雪枫是情感细腻热烈笔端挟带感情的人,从1941年9月到1944年7月,他写给林颖的信件共有80余封,新中国成立后曾被编为《彭雪枫家书》出版。


“我们就是战死疆场,也心甘情愿”

    1944年4月,侵华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中原战役,大举向河南腹地进攻。中原大片河山沦于敌手,中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解救生活在日寇铁蹄下的中原人民,是年8月,彭雪枫奉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之命,率四师主力部队于泗洪县丰夸大镇誓师出征。

    在誓师大会上,彭雪枫作了感人心魄的动员讲话。他说:“三年前,我们忍痛撤出了豫皖苏路西根据地。从撤出路西那天起,我们就发誓一定要把它收回。君子报仇三年不晚,现在三年时间到了。我们是豫皖苏人民的子弟兵,豫皖苏是我们的家乡,那里有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室子女,我们的兄弟姐妹。三年来,我们日夜盼望着能早日收复失去的根据地。我们终于盼来了这一天。我们一定要把日本鬼子和敌伪军消灭掉。为了路西倚门东望的父老乡亲,我们就是战死疆场,也心甘情愿。”

彭雪枫将军:“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1944年8月21日,小朱庄战斗前夕,彭雪枫(左三)与张震、滕海强等在一起研究战斗部署

    从8月15日到9月11日,彭雪枫率领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路西地区,夺取了肖县、永城和宿县等城镇,解放了200多万人口。

    9月11日,彭雪枫亲率3个团攻打八里庄。就在我军取得节节胜利之时,在前沿指挥的彭雪枫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当噩耗传到延安时,毛泽东悲痛万分:“小小的八里庄,竟然损我一员大将!”

    他挥笔为爱将写下了这样的挽词:“雪枫同志在与敌人斗争中牺牲了,全民族和全党都悲痛这个损失。为了补偿这个损失,应该学习雪枫同志的英勇精神,更加努力扩大解放区,扩大八路军、新四军,促成联合政府和联合统帅部,使日本侵略者在有效的联合打击下早日被消灭,使独立民主的新中国早日实现。”


“半壁河山留战绩,两淮风雨慰忠魂。”

    1945年2月,毛泽东与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陈毅一起,为彭雪枫撰写了长篇挽联: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明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2月2日,7000多淮北军民从停在濉河上的大木船上,将彭师长灵柩恭迎到原驻地大王庄,并于2月4日到6日举行了公祭。2月7日,在洪泽湖畔的半城大王庄,淮北各界16000余人参加了彭雪枫师长的追悼大会和安葬仪式。

    在追悼会上,军民齐声呼唤师长,声震淮北。从半城到大王庄,两公里的路边上,群众自发地摆了128处祭桌。每个祭桌上都放着一炉香、一碗水和一面镜子,表示颂扬彭师长为官清如水明如镜。在彭师长的灵柩运往墓地时,老百姓成群结队地跟在后边,哭声一路。不少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在子孙的搀扶下,也跟着送葬。棺材下葬后,淮北根据地各县干部群众,还络绎不绝地到墓地拜祭。中共中央华中局代表曾山,看到这些情景感慨地说:一个领导同志牺牲后,出现这样动人的情景,过去很少有。可见,彭雪枫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大。

彭雪枫将军:“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1945年5月,淮北区党委和行署决定,在彭雪枫墓地修建“淮北烈士陵园”,并建造“淮北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馆”。陵园中,铸造彭雪枫师长半身铜像一座,镌刻着彭师长及淮北抗日阵亡烈士英名录的石碑13块,还有淮北解放区阵亡将士纪念塔等建筑物。纪念塔高8米,塔顶有新四军战士铜像一尊。战士铜像身高5米,一手持枪,一手指向东北方向,表示一定要把日寇赶出中国。铜像形象逼真,雄风浩然。陵园的大门上,为李一氓亲笔题写的匾额和对联。对联是:“半壁河山留战绩,两淮风雨慰忠魂。”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