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北京,时任中央教育部副部长曾昭抡正与爱徒谈心,希望他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去创办化学系。此时距他从美国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刚刚两年。爱徒毫不犹豫,“我服从组织分配”。这一去,就是30多年。
同年10月中旬,还有一位20岁的年轻人,从温暖繁华的黄浦江畔启程。他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然后又转乘马车,一路向北……从此就是一生。
若干年后,不断有学校开出优厚条件,邀请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女院士去南方工作。她委婉地说,“我听老师的”。直到今天,她还和她的老师一道,留在东北,留在吉林大学。
他们是唐敖庆、徐如人、于吉红。三代院士,听从祖国召唤,师生接力、薪火相传,把人生中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在遥远的东北写下一段动人故事。
1950年,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
在美国一位化学泰斗家中,师生展开一场倾心长谈。
1963年,唐敖庆在讨论班上讲课(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我对贵国目前的落后情况确信不疑。你若回到那里,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是相当困难的。”导师哈弗尔德说。
“我知道我的祖国满目疮痍,但您知道,一个爱国者是不会嫌弃他的祖国的。”
就这样,中国青年义无反顾,漂洋过海,回到亟待建设的祖国。两年后,他又前往东北人民大学,与物理化学家蔡镏生等人合作,白手起家创建了化学系。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敖庆,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
“当时唐老师是教授,我是助教,我们感情很好。他带领我们很快构建了化学学科的宏伟蓝图,还为我们这些年轻教师上基础化学课,夯实我们的基础。我等于是重新读了一次大学。”无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徐如人虽未直接师承唐敖庆,但是一生都尊其为老师。
徐如人是浙江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时他参与了华东地区学生分配工作,本来是有机会留在更好的地方工作,但他响应国家号召,把自己分配到了东北。
当时东北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买蔬菜都很困难,冬天特别漫长。许多南方学子来东北一两年后就走了,而徐如人在这里坚守了一生。2017年,他和夫人又捐出毕生积蓄500万元用作化学学院优秀学子的奖学金。
20世纪80年代,徐如人(左)在指导研究生做实验(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之前有很多南方学校聘请徐先生去,但他都没有同意,他始终将国家给他的安排放在第一位,就是建设东北。”徐如人的学生、中科院院士于吉红说。作为国际分子筛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于吉红本来有更多的选择,但是在老师的影响下,她婉拒了更高的薪酬,更好的生活条件,坚持留在吉林大学和老师一起奋斗。
如今在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国内化学界大咖云集,实验设备堪称国内一流。但是无论新生还是毕业生,常常会返回老校区的理化楼,摸摸那里的砖瓦,触摸一种精神的力量……
在建系的艰苦年代,化学系可谓是一穷二白,唐敖庆、徐如人以及孙家钟院士、沈家骢院士等人只能因陋就简。他们围着的是一张像卖肉案板似的实验台,加热用的是废旧墨水瓶改做的酒精灯……
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唐敖庆作为开拓者创建了我国量子化学学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与钱学森、王大珩等科学家一样,成为新中国首批世界级的学者。
“科研工作在哪里搞不重要,重要的是无中生有,敢为天下先。”耳濡目染,徐如人对于科研也有一种勇于碰硬的拼劲。他认为做科研就要瞄准两个方向,一是前沿科技,另一个就是国家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所需的分子筛催化剂大量依靠进口,于是,他将分子筛确立为自己研究的方向。
当时,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基础研究还是空白。为了了解世界前沿动态,他整天抱着英文词典,查阅大量英文文献……几个月下来,仅笔记就做了厚厚的5本,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半夜……最终成功解决了我国炼油行业的导向剂易胶凝、生产经常中断的关键性难题。
徐如人说,搞物理研究,还可能靠脑子好出成果,但是搞化学研究,就是靠笨功夫,要坐住冷板凳。他的科学精神深深影响了学生于吉红等人。
1998年,于吉红博士后出站后回到吉林大学,和老师一起研究定向合成。传统的无机合成好像炒菜,炒出什么算什么;定向合成则是理性地、有目的地去合成。很多人都说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徐如人(右二)在指导青年教师(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他们用了“最笨”的方法,带领学生,找遍近50年的文献逐篇查阅,分析比对,建立数据库。一年年过去了,身边不断有人发表论文,争取到各种各样的项目,师生二人却心无旁骛。5年后,他们终于成功开发了分子筛定向合成的方法,将功能无机晶体材料的设计定向合成研究带入世界领先水平。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有一道独特的风景,老师上课不拿讲义,不看讲稿。这个传统始自于老校长唐敖庆。
2000多度的高度近视,让唐敖庆上课时看不清黑板。于是,从学生时代起,他便练就博闻强记的本领,成串的公式、定理完全靠记忆再现。2008年唐敖庆逝世,但他的“唐氏讲课法”流传至今。
化学学院还有一个传统,无论多么牛的专家教授,都会给本科生讲课。在化学学院的课堂上,教材的作者可能就是眼前上课的老师;实验室随时看到的一位指导学生的教师,可能就是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院士的办公室是敞开的,有问题可以推门就进……
教书育人,甘为人梯,在吉林大学已形成一种氛围。建系初期的艰苦岁月,唐敖庆和徐如人先后承担十几门课,没有教材,就自己编写,连非化学系的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
今天,身为中科院院士的于吉红仍在给本科生上课,讲授国际上最前沿、最新的研究进展。气质好、学问好、讲课好,化学学院的学生,无一不被她“圈粉”。
吉林大学唐敖庆楼(9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孟含琪摄
“徐先生经常讲,一个好的科学家也应该是一个好的教育家。”于吉红说。
过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的高材生毕业后往往要往外跑,出国深造。现在,很多人纷纷选择留下来,因为化学界顶尖的“牛人”就在身边。
“从当年建系时不足百人到如今桃李天下,化学学科成功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是唐敖庆、徐如人、于吉红等几代师生共同奋斗的结果。”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说。
70多年前,在美求学的唐敖庆,冒着眼睛失明的危险在3年里同时主修化学和数学两门专业课。因为国家太落后,不允许他按部就班……
今年的9月17日,以于吉红为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吉林大学未来科学论坛将吸引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特穆特·米歇尔等一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来参加。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三代院士的故事,将在东北展开新的篇章。(记者郎秋红、孟含琪)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