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消息 2018年9月1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楼房坪村桥新建工程(楼房坪“溜索改桥”)项目全部完成。这标志着北川县坝底乡小岭村桥、都坝乡油坊村桥、墩上乡金山村桥、擂鼓镇龙头村桥、曲山镇楼房坪村桥、曲山镇小楠村桥、曲山镇云里村桥、曲山镇治新村桥、桂溪乡金包村桥9座“溜索改桥”项目全部完工,北川将彻底告别索桥时代,威尔逊镜头下的篾索桥和曾立下汗马功劳的铁索桥将永远成为“彼岸羌影”,让党中央“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精神落地开花。当地群众跳起欢快的沙朗,并为建设者们献上羌红。
当地群众载歌载舞,庆祝彻底告别溜索桥时代
大桥主拱为红色,设计灵感源于羌红。这道“羌红”大大连通堰塞湖两岸,不仅村民依靠渡船和绕后山而行的历史画上句号,而且当地村民去往新县城的路程,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至最快30分钟,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本地20多种农副产品的运输,直接带动北川曲山、漩坪、白坭3万余群众的经济发展,为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唐家山跨湖大桥自2016年3月开工,项目历时880天,在建设中克服了设计技术工艺复杂精度标准要求高、震后地质条件复杂、岩层稳定性差、气象条件干扰多且作业难度大等多重困扰,于2017年10月17日完成大桥主拱合拢,12月24日完成拱内混凝土顶升这两项关键性难点工程。2018年5月11日桥面梁板架设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8月6日特大桥桥面铺装,全桥全面建成,9月1日项目全部完成。
“羌红”献给建设者,村民依靠渡船和绕后山而行的历史画上句号
北川县受5.12特大地震影响,地质结构松散、地质灾害频繁,老百姓出行困难,部分地区群众出行依靠最原始的溜索。为解决群众出行,改善通行条件,提升县域交通路网结构,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北川羌族自治县于2015年起,先后实施坝底乡小岭村桥、都坝乡油坊村桥、墩上乡金山村桥、擂鼓镇龙头村桥、曲山镇楼房坪村桥、曲山镇小楠村桥、曲山镇云里村桥、曲山镇治新村桥、桂溪乡金包村桥等9座“溜索改桥”项目工程,桥梁立项总长840.4米,引道总长48公里,总投资30867万元,解决了10余个乡镇、10多万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步带动山区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北川县范围内,按照绵阳市交通建设攻坚大会战安排部署,北川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涉及九(寨沟县)绵(阳)高速公路、绵(阳)茂(县)高速公路等69个重大项目的建设任务。2016年以来,结合内联外畅的路网布局,重点实施了省道302线禹(里镇)茂(县)路、永通路大中修,省道105线曲桂路桂溪场镇段、省道302线禹茂路禹里青石段改线工程,新建楼房坪村溜索改桥、黄江大桥等重点工程,配合市重点办做好九绵高速北川段征地拆迁建设等协调工作。启动实施了墩青路、北松路、擂禹路、禹九路等4条共143.7公里县乡道路改扩建工程,增加乡镇应急出口通道,避免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成为交通“孤岛”。建成农村公路2089公里,通车总里程达2845公里,23个乡镇310个行政村全部通了水泥路或沥青路,新修通组道路560余公里。
1910年8月12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拍摄的北川漩坪索桥如今变坦途
通过上述系列交通大会战项目的实施,北川公路通达深度和农村公路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对外快速辐射、周边畅通连接,县、乡、村道路网主次分明的交通网络,群众出行条件更加便利,高山蔬菜、瓜果、腊肉、山野菜等山里货纷纷走出大山摆上了城市居民的餐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以前的“山窝窝”成为广大群众脱贫奔康的“富乐窝”,助力北川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超预期突破50亿元大关,成为绵阳市首个整体脱贫摘帽县,成功挺进全省51个少数民族县“前十强”,先后荣获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模范县等殊荣。(文/图 刘仁喜 王守蕾 邓军)
(责任编辑:李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