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郁志荣
近几年,日本对华间谍活动接二连三被侦破,从过去几年一起到一年数起,呈频率增加、密度加大、性质恶劣的趋势。不得不引发国人的高度关注,务必未雨绸缪,高度戒备,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决不能重蹈过去的覆辙。
一、日本对华间谍案数量激增。本世纪以来日本对华从事间谍活动的频率越来越高,领域有所扩大。从原来的几年一起,到现在一年数起,从原来单一的领域拓展到现在全面展开,大有120多年前甲午战争前夕,日本肆无忌惮对华开展间谍活动的态势,不能不引起国人的关注和警觉。从本世纪初日本驻华武馆闯入我军事禁区被抓开始至去年,在短短十几年里,仅媒体公开报道的被我安全部门破获的间谍案就有十起之多。第一起:2002年10月26日,日本驻华武官天野宽雅在宁波军事禁区内搜集情报时,被中国有关部门发现并逮捕。第二起:2005年,日本人大林成行和东俊孝未经中国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华擅自从事测绘活动,用GPS测量仪器和动态差分测量技术测量、采集中国境内的大量地理坐标数据,已经可以将数据精确到20至50厘米,完全可以用于军事目的,这在世界各国都是被严格禁止的。我新疆安全部门依法暂扣了二人的测绘相关器材和物品,罚款5万元后并将二人递解出境。第三起:2010年2月,一日本人以旅游名义在我国新疆塔城使用GPS接收机,对我解放军的85个军事管理区进行非法测绘,后被我国安全部门控制。第四起:2010年高桥定等4名日本人擅自进入河北省某军事管理区并对军事目标进行非法录像。河北省石家庄市国家安全机关接到报告后,即对上述人员依法采取措施,并对其问题进行审查。第五起:2013年12月,被日本间谍组织策反的浙江宁波男子陈威,受日本某组织指派拍摄我国海军东海舰队某仓库时被我国有关组织控制。调查发现,该组织除了要求陈威拍摄照片之外,还要求他结交当地海洋局的工作人员。第六起:2014年9月,我国安全部门在陕西宝鸡抓获一名日籍人员,该嫌疑人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非法测绘我国地理信息,并准备测绘我国火箭军基地以及轰炸机制造工厂。第七起:日本共同社称,2015年5月至6月,先后有4名日本人在华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危害国家安全被捕。除一名来自札幌的男性外,还有一名50余岁男子(爱知县)在浙江被捕;一名50余岁的朝鲜族男子(神奈川县)在辽宁丹东被捕;一名50余岁女性在上海被捕,以上四人均已被起诉。第八起:2016年5月,一日本男子因在浙江温州某海岛,拍摄我军军事设施被当场抓获,2016年9月批捕,在浙江被起诉。据称,该男子拍摄的岛屿为南麂列岛,距离钓鱼岛约300公里。第九起:2016年7月日本日中青年交流协会一名工作人员涉嫌从事间谍活动在中国被捕,并于2016年底受审。该男子被捕前任日中交流相关团体理事长,曾在北京的某所大学里担任过客座教授,在华拥有广泛人脉。第十起:2017年5月22日,据日本共同社援引日本政府有关人士透露,中国有关部门3月在山东省和海南省拘留6名日本男子。被拘留的6名日本男子年龄介于20岁到70多岁之间,他们被指控从事间谍活动,危害中国国家安全。
二、日本间谍猖獗令人不寒而栗。以上实例足以证明,日本在华从间谍活动完全可以用十分猖獗来形容。目前,在中国境内,日本的商社和金融机构大大小小千余家,它们遍布中国许多大中城市,日本情报机构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他们或亲自动手,或利用中国雇员,从事各种情报搜集活动,可以说无孔不入,猖狂之极。他们中间有闯入我国军事禁区拍摄录像和照片等窃取情报的;使用GPS测量仪器和动态差分采集我国境内地理坐标数据的,其精确到了令人发指的世界各国严禁的20至50厘米;还有专门收集和窃取我国党政军内部机密文件的,诸如经济决策情报、内部参考和国际内参等。有个名叫阿尾博政的间谍在中国潜伏数十年之久,他以经济学学者的身份潜入中国,从1982年开始,为日本陆上幕僚监部呈报了150篇关于中国情况的报告。2009年,他还在日本出书讲述自己的间谍经历。前后加起来,在中国潜伏了整整37年。日本《产经新闻》透露一则消息,一名40岁的日本男子称,日本外务省国际情报局官员就委托他从事对华间谍活动,而后该男子利用出差等机会,收集中国情报多达十余次,并悉数提交给日本外务省。由于长期从事间谍活动,该男子越发感到不安,遂要求日本外务省提供保护,而日本外务省称,如果被捕,外务省会通过外交途径解救他。但后来该男子被捕时,日本外务省没有提供任何帮助。他在北京某监狱服刑七年回国后,外务省也没有向他道歉。在铁的事实面前,日方官方一直装聋作哑,矢口否认。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多次公开声称,日本政府不会向海外派遣情报人员。其实不然,日本媒体曾爆料,为加强海外情报搜集,日本正在积极扩充间谍队伍,组建新的间谍机关,提高日本的情报搜集能力,为日本强军、谋求军事大国服务。仅2012年公布的日本财政预算草案显示,年度日本自卫队的防卫费用为4.813万亿日元。其中7.7亿日元专门拨给防卫部门搜集海外情报的间谍机构“国际情报局”。最近几年,日本对间谍活动的投入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经费和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大力推动对外人力情报资源建设,利用外务省国际情报局、内阁情报调查室、公安调查厅等部门加强对外收集情报。2015年4月,日本政府曾提交一份成立日本版“军情六处”的建议书,提出新设一个情报机构,主管海外情报收集。日本的情报搜集方法是官民并举,内阁情报调查室一向被认为是日本版“CIA”,但是这个设在内阁府6楼的机构实际上只有170人左右,一般只通过委托“民间”智库进行情报搜集工作,成员大多是在“内调”和警察厅工作过的人员,这些机构也因此被称为“内调”的别动队。另外,日本许多科研部门也都有自卫队背景,多为自卫队提供间接军事服务。公安调查厅经常通过民间人士在海外搜集情报,还采取与往来外国的商务人士接近并套取有用信息的手法获取情报。以民间交流、科学考察等名义从事情报搜集活动是日本的常用手段,这种惯用伎俩也是日本的强项。有人估算,目前日本在华间谍不少于50万人,但是被破获的间谍案只有聊聊十多起起,九牛一毛微乎其微。可见,日本如此猖獗的间谍活动对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将带来多大的潜在危害,令人不寒而栗。
三、掌控对华间谍的三驾马车。日本对外情报机构主要由内阁、防卫省和外务省三家把持。它们的对应机构分别是内阁情报室、自卫队情报本部和外务省国际情报统括官组织。这三家情报机构的分工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形成了很强的互补性。其工作模式和人员招募方法也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内阁情报室是直属内阁官房长官领导的中央情报机构,每周必须向官房长官汇报工作,提交与日本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外交走向密切相关的情报。如果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内阁情报室须列席参与内阁决策会议,为首相及全体阁员提供决策参考的情报产品。内阁情报室在编人员仅有150人左右,大部分从事情报整理分析工作,其他则是在日本其他情报机构中的协调人员,可以将其视为只有情报分析和整合能力的迷你版CIA。其雇员至少是本科毕业,具备经济、金融、国际政治等专业背景。近年来,由于日本具备了太空卫星侦察能力,对于航拍图片分析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内阁情报室现在大约有一个20人规模的图像分析团队,大部分成员来自自卫队和文部省的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外务省国际情报统括官组织是冷战后才建立的情报机构,1993年成立时该机构名为国际情报局。国际情报局的前身外务省调查局成立于1984年,当时的业务范围包括外交政策建议和内部安全保障等非情报工作,成立国际情报局的目的就是为了更为专注于情报作业。外务省的情报人员招募相当严格,往往直接从年轻的外交人员中选拔。培训内容除了谍报技术和潜伏渗透技能之外,还要求雇员具备国际视野,通常会被送往外国院校学习语言和国际政治等专业。这种综合培养方式是典型的英美高端情报人员培养模式。在三大对外情报机构中,自卫队情报本部的力量最强。该机构成立于1997年,是日本战后第一个挂牌的战略情报机构。情报本部整合了自卫队的全部情报作业力量,统辖有中央情报队、中央资料队、中央地理队参谋部调查部、第1电子队等精英情报团队。情报本部非常重视电子信息和图像情报的搜集。日本现在拥有四位一体的侦察卫星系统(包括两颗光学侦察卫星和两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主要由自卫队情报本部控制)。此外,情报本部还拥有遍布日本的6个电子监听站,可以监听朝俄中等国的电子信号,这些监听站早在冷战开始时就已经启用。情报本部的人员均来自自卫队,由于工作性质的要求,同样需要具备外语专长。近年来,随着自卫队对网络黑客的需求越来越高,2010年还专门成立了网络战部队,同样归属于情报本部。
四、以史为戒筑牢戒备防线。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已经有了近代情报意识,并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情报准备。日本谍报活动也成为战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1894年甲午战前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最著名的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是两度潜入烟台、威海侦察掌握北洋舰队行踪的第一手资料,以作为日本舰队争取海上主动权的第一步。开战以后,宗方小太郎又回到烟台,用电报暗语向日本当局报告北洋舰队的行踪。日本能够赢得甲午战争,有效利用类似宗方小太郎、石川伍一等间谍,开展有战略预置和战争准备的谍战是分不开的。如此谍报战,使中国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无秘密可守,近乎于“裸奔”,败北早已成为定局。抗日战争期间同样如此,中日双方为了刺探对方的兵力部署、军事动态、战略方针等情报,通过各种形式在隐蔽的战线上进行了激烈的情报战,在看不见战线进行了反复的较量。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很早就开始对中国进行间谍情报活动。他们利用特殊机构在中国搜集情报,派出千余间谍到中国进行非法测绘地图。战争爆发后,设立各种情报机构,以合法身份为掩护,以各种形式收买中国人做间谍,为其搜集情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派出千余人潜入中国各地,进行非法测绘。战争爆发后,中国从缴获的日军使用的军用地图上发现,他们测绘的地图,比中国军队使用的军用地图还要精准,连重要地段的一棵树、一间房都标注的非常清楚。潜伏在中国的日本间谍,平时工作主要有:调查各地驻军军队数量及其变动情形;注意各地的交通情形及一切建筑、电话、电报等各种设备配置;调查一切兵工厂工业情形及其设备、管理及出品;详细调查当地天然资源、银行及商业状况等;调查当地民众抗日组织内部及测验民众抗日情绪;结交当地领袖,掌握其品格及特性。战时工作主要有:侦查及军事行动;扰乱后方及进行破坏工作;收买汉奸;挑拨离间军阀与政客关系等。日本在中国的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都是在两条战线上进行,一条战线是公开的军事战线,另一条则是隐蔽的情报战线。日本全面展开对国民党政府的情报战。当时在中国活动的就有军部、政府、宪兵三大系统。在情报战线上,日本深谋远虑、策划周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中国设立了很多规模庞大、设备精良的情报机构,当时日本在华建立的间谍情报机构,有伪满洲国保卫局,华北、华中、华南派遣军参谋部情报科,宪兵队,警察署的特高课等。此外,日本还有以“机关”、“公馆”名义出现的谍报机构,如松、竹、梅、兰机关等等;以及由日本谍报机关直接控制的汪伪特工总部、华北政务委员会情报局、新民会中央总部调查部等。真可谓,日本间谍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防不胜防。
当下,中日关系虽然有所好转,有人形容它已经春暖花开。但是,背地里日本对华进行间谍活动高居不下,令人不可思议。而且,日本间谍活动的一些手法和方式以及寻找目标对象,与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之前的非常雷同。收买汉奸窃取我党政军内部机密文件、利用高科技手段测量地形地貌、闯入禁区拍摄军事目标等等。有鉴于此,针对日本对华间谍活动,我们应该,一务必提高警惕,严加防范;二全民擦亮眼睛,及时识破;三布下天罗地网,让其无处逃遁。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太平洋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