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正文

台海大喇叭背后的故事 折射两岸关系变迁

2018-08-20 11: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台海大喇叭背后的故事折射两岸关系变迁


 胡里山炮台管理处主任王勇和胡里山炮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翁鹭引领记者参观当年对台前线广播站旧址。 杨伏山 摄


  地处厦门市环岛路、与金门一水之隔的胡里山炮台,是名闻遐迩的著名旅游风景区。不久前,来自金门县合唱团、台北圆韵合唱团、桃园合唱团的50多位音乐人,曾汇聚这里,面朝大海,畅怀高歌《大海啊故乡》《金厦情牵》等歌曲,吸引四方游客驻足。

游客在瞭望台用望远镜眺望一水之隔的金门列岛景色。 杨伏山 摄

游客在瞭望台用望远镜眺望一水之隔的金门列岛景色。 杨伏山 摄

  谁曾想到,就在上个世纪,并不遥远的历史节点,这里却在超过20年的时间里时常可闻两岸的枪炮声和互向对方喊话的广播声。

  日前,记者一行冒雨来到这里,探访当年金门炮战时,设置在这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厦门对敌有线广播站”故地。

胡里山炮台管理处主任王勇介绍改造一新的瞭望台战地服务部内文化墙富装饰。 杨伏山 摄

胡里山炮台管理处主任王勇介绍改造一新的瞭望台战地服务部内文化墙富装饰。 杨伏山 摄

  胡里山炮台管理处主任王勇引领记者来到一块刻有“广播站”字样的石碑前,指着其后一处碉堡式建筑物说,这里就是当年“福建前线对敌广播站”(番号536)大喇叭的放置场所;附近的炮台瞭望台也成为当年解放军前沿瞭望哨阵地。

胡里山炮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翁鹭向记者介绍瞭望台的历史变迁。 杨伏山 摄

胡里山炮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翁鹭向记者介绍瞭望台的历史变迁。 杨伏山 摄

  胡里山炮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翁鹭青告诉记者,1958年,金门炮战爆发之后,对台前线广播站在这里应运而生,对台广播站机组人员播音员进驻。陈斐斐调入福建前线广播站,成为第一个播报闽南语普通话的播音员,同年10月6日,她在这里首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告台湾同胞书》。

  在陈斐斐老人家里,记者亲眼目睹老人家收藏的她当年在广播台前直播的泛黄老照片,还能感受到她年轻时的风采。

当年对台前线广播站闽南语普通话双语播音员陈斐斐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 杨伏山 摄

当年对台前线广播站闽南语普通话双语播音员陈斐斐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 杨伏山

  陈斐斐在家中接受记者专访时,回忆起当年时常遇到危险的情景,依然心有余悸:“好几次炮弹都落在了我们广播组,把广播组的喇叭打穿了,喇叭还是在喇叭堡里面,被打了十几个洞。”

  在陈斐斐向记者展示的照片中,有一张她与大喇叭的合影。那是一种由30个单头喇叭组合在一起的大喇叭,功率高达15千瓦,在理想条件下,可以将声音传到1万米以外的地方。

  1959年成为福建前线广播站一员、如今已80多岁高龄的田万恭,曾经主持参与过这项喇叭工程的研制。

  老人家在家里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一开始也不是什么都会,干什么就要学什么。喇叭工程涉及声学、物理学、电学、高等数学知识,还要了解距离、声场、声压级,以及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衰减等,为此,我费了苦功夫学习。”

福建厦门胡里山炮台。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黄加法 摄 图片来源:CNSPHOTT

福建厦门胡里山炮台。  中新社发 黄加法 摄 图片来源:CNSPHOTT

  田老先生一边打开电脑向记者展示他当年与大喇叭的照片,一边说,当年,他经常需要在适宜广播的天气架设重达90多斤的大喇叭,“无论白天黑夜,要通过一人深的交通壕,把喇叭背到喇叭阵地架好。然后到发电机房,摇臂发电,再到广播室将机器打开,才能开始喊话广播”。

  大喇叭情结,成了田老、陈老一代当年历史见证人最珍贵的年代记忆。

  时过境迁,当年的大喇叭成为吸引游客驻足而观的景点,瞭望台也成人们远眺金门列岛的绝佳观景处。

  “这是两岸在军事对峙时期的一种特殊沟通交流方式和留下的深刻历史记忆。”在厦门土生土长的翁鹭青说,这里曾驻扎一个通讯连,直到1984年才由军方交给地方旅游部门管理,游客才能在这里看海,眺望对面的金门。

  翁鹭青回忆,1979年,炮战划上句号。也是从那时开始,他供职的旅行社开始接待有台湾同胞的旅游团。

厦门市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岛西南部的胡里山海岸,建于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年),当初修筑此炮台用了五年。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刘兆明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厦门市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岛西南部的胡里山海岸,建于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年),当初修筑此炮台用了五年。 中新社发 刘兆明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不过,那时候,没有三通,台胞来厦旅游,还须经由日本、香港等第三地中转,起初他们甚至不敢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小心翼翼的,后来才说是台湾人,讲闽南话就可以啦。”他说。

  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发展,也给陈斐斐带来意外的惊喜,当年与她隔海喊话的金门广播员许冰莹,终于有机会登陆前来厦门与她见面,“相逢一笑泯恩仇”,她也回访了金门。在陈斐斐家中的照片里,还留有两人当年一起接受采访、一起吃饭的合影。

  王勇告诉记者,不久前,景区管理处将瞭望台战地服务部改造一新,变成一个开放的旅游文化休闲空间。“很多台胞游客会选择到这里眺望对岸金门,在景区每年接待的数以万计的游客中,粗略估计约有三四千名台湾同胞。”

  这里装饰着文化墙、老照片、历史书籍、年代老物件,持续播放纪实视频和具有年代感的乐曲。从窗口向外眺望,海那边大担诸岛旋即映入眼帘,清晰可见。这些无不使人浸染往昔时光,激活那段珍贵的年代记忆。

  傍晚时分,在这里点上一杯服务部特有的“炮灰咖啡”,望海欣赏夕阳里的大担岛、二担岛等岛屿倩影,这个曾经的军事要塞,已然恢复平静,一如两岸民众渴望过上的和平生活。(记者 杨伏山 黄咏绸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