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科教文卫 >教育天地>正文

设生育基金:不生二孩,就得变相“被罚款”?

2018-08-17 15:05 来源:新京报评论

    指出“在未来二三年内,随着我国第三次人口高峰期的育龄妇女逐渐退出育龄期,以及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导致的生育堆积效应释放结束,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必然面临断崖式下跌。‘少子化’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提高生育率应成为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

    这两天,一篇关注生育的文章引发广泛关注,吸睛的点不仅在于“立刻全面放开生育”的呼吁,更在于“设立生育基金制度”的建议。

    以前生二孩,要交社会抚养费,这笔费用用到哪里并不清楚,长期被质疑为“收得爽快,用得糊涂”,但好歹可以说是二孩家庭自己承担自己的社会抚养费。

    现在该专家建议,40岁之前要缴纳生育基金,不生二孩,不能领取,这其实就是要为其他人生二孩交社会抚养费,问题是——别人生孩子关自己什么事?

    要鼓励生育,不要指望想着法子由民众自己承担生育成本,甚至巧立名目的增加生育成本,而必须由国家承担生育成本。

    换句话说,与其考虑设生育基金制度,不如在国家层面要考虑建立国家儿童监护制度,由国家承担未成年孩子出生后到成年的部分教育、医疗费用,甚至基本的生活费用。

    在放开二孩政策后,我国出生人口并没有如有关专家预测的那样井喷。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教授与其学生合写的一篇发表于2014年的论文《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预测全面放开二胎后,我国年度出生人口峰值会达到4995万。可2017年,我国新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的出生人口1786万减少了63万人,与4995万相差太多。

    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社会的传统生育观“多子多福”、“养儿防老”,已经变了。包括以前宁愿罚款也要超生、多生的农村,也随着年轻人进城务工而改变了生育观。

    而生育观的转变,与生育成本有直接关系,现在无论是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都感受到巨大的生育成本压力——生孩子不是只把孩子生出来,还必须养育,让孩子吃饱穿暖,送孩子读书,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媒体曾调查一个城市的育儿成本,北京的育儿成本平均高达276万元。与这么高的育儿成本相比,生育奖励、补贴都是毛毛雨。

    我国一些专家提出的提高适龄夫妻生育意愿的建议,是非奖即罚,缴纳生育金,实际是对不生二孩的家庭的变相“罚款”。

    要鼓励适龄夫妻生育孩子,我国需要考虑减轻家庭的生育成本,而由国家承担生育成本。在发达国家,具体的制度就是国家儿童监护制度,在加拿大,孩子一出生,就会领取政府每月300加币的牛奶金,孩子成年之前的所有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

    国家儿童监护制度不但减轻家庭生育成本,而且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如父母作为监护人没有履行监护职责,将剥夺监护人资格,由于儿童的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均由国家承担,所以剥夺不合格父母的监护人资格、委托其他人监护不存在什么障碍。我国针对未成年人被父母体罚、虐待伤害问题,也提出要撤销不合格父母的监护人资格,但具体落实特别困难,因为这需要父母提供生活费用,才能委托其他人(机构)监护。

    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要一步到位实施国家儿童监护制度,困难的确不小。但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减轻所有家庭的教育支出和医疗费用支出负担,并对农村地区的孩子率先实行生活补贴。尤其是教育方面,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考虑将一年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缓解择校热;要在全国探索免费高中教育制度(这方面已有地方迈出了步子)。

    要而言之,国家和社会多考虑为家庭生育分忧,承担责任,才是提高人口出生率的正道。

    熊丙奇(教育学者)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