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报道 众所周知,美国大豆转基因种植的现象十分普遍。科学研究证明,转基因与癌症等疾病高发有关。中国曾是美国大豆最大进口国,近十年来,中国的癌症呈现井喷式增长,三十年前很少见到的癌症患者,已经在每个人身边都经常遇到。这是十分恐怖的。据新华网报道,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中国的烹饪习惯,用油量巨大。而中国地少人多,不得已将土地更多的留给粮食和蔬菜种植,像大豆这样农产品,在中国种植的越来越少。多年来,由于中美经贸关系和中美关系的特殊性,由于中国吃下了绝大多数美国大豆,而这种采购关系,终结起来一定也有很大难度,也就是说,中国人明明知道美国的大豆转基因的居多,但却一直进口,而那些种植非转基因的大豆,也许由于一些讳莫如深的原因而没有打开中国市场。但是,中国对于减少转基因大豆的努力一直都没有停止,据来自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2017/18年度迄今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销售总量比上年同期减少24.6%。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7日,2017/18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大豆出口装船量为1702.5万吨,低于上年同期的2114.3万吨。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粮源多元化战略的开展,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国也逐渐增多,包括俄罗斯、加拿大、乌拉圭、甚至传统的大豆进口国巴西都间接受到益处。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让中国迎来了彻底摆脱美国大豆的机会。为报复美国对华贸易战,中国果断对美国大豆开刀。中国对来自美国的大豆征收25%的关税后,大豆价格开始下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已经下跌近20%。与此同时,巴西大豆价格因为中国需求增加却在一路飙升。本周美国大豆价格已经跌至10年来的最低点。这对于正在为9月的丰收做准备的美国农场主而言,简直是个灾难,如果到了收割时关税仍在且大豆售价依然很低,美国农场主将把一切归咎于他们选出来的总统特朗普。
国际贸易摩擦风暴中心的美国农民正在面临史上最艰难的时刻:钢铁价格上涨导致农业机具价格上涨,但与此同时种出的农产品价格却正在下降。这意味着曾经最有利可图的大豆行业如今却成为负担,农场主希望抬高零售价,让消费者为飙高的成本买单。但是,中国拒绝购买美豆,导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数量骤减50%,也是市场囤货积压,难以卖出高价。市场供应量过多已经导致美国大豆的价格比巴西大豆的价格低70美元/吨。
情况正变得越来越糟,美国农业部每周四定期发布报告,其在6月中旬跟踪的美国大豆运输船,由6.3万吨大豆从中国改运孟加拉国。另有6万吨改道伊朗,原本预计在8月向中国货主交货。在过去三周,中国已经取消了8月31日前发货的三批美国大豆船货。
中国人不要了,日本人说日本菜基本不用油,欧洲小弟接盘吧!特朗普要应付中期选举,美国农户的手里的票很重要,美豆总得有人卖,他真的把目光投向了欧洲。
7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到访的欧盟主席容克在会谈两个多小时后宣布,美欧双方同意在继续磋商阶段不再新增惩罚性关税。这给大西洋两岸一触即发的贸易摩擦升级态势按下了暂停键。
连日来,围绕特朗普提出“零关税、零非关税壁垒、非汽车业产品零补贴”的“三零方案”,美欧双方对相关细节的披露却是“一纸声明,两般解读”。
在美国中西部农业大州艾奥瓦州26日一个政治集会上,特朗普对台下观众兴奋地宣称:“我们刚刚为你们农民打开了欧洲大门……你们刚刚得到了一个庞大的市场”。为了增加观众注意力和视觉效果,他还拿出一顶绿色棒球帽,上面印有黄色的“让美国农民再次伟大”的字样。然而,近期民调数据显示,在这个曾在2016年大选中支持他的州里,特朗普的人气指数正变得黯淡。
同一天,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出席国会听证会时斩钉截铁地表示:“我们的观点是我们是在讨论农业,句号”。
不幸的是,在大西洋另一边,欧盟官员却表示:“农业不是(谈判的)一部分,只有声明中明确提及的事项才是。”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加入打脸行列。马克龙称,不赞成展开类似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那样的庞大协定的谈判,因为一个好的贸易协议只可能建立在平衡且互惠的基础上,不受制于任何威胁。他反对将农业纳入任何贸易协定,“我认为,在环境、健康或食品方面,不应该压制或降低任何欧洲标准。”
桑切斯表示要“捍卫(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他说:“西班牙不相信单边主义,也不相信某一特定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把自己的政策和标准强加他人。”
为什么欧洲和美国在农业问题上的态度是如此南辕北辙呢?
众所周知,农业一向是大西洋两岸贸易中一个非常微妙的领域,双方都试图保护并提升各自的农业生产。欧盟数据显示,欧盟每年给农业提供的补贴高达590亿欧元,相当于680亿美元;而美国方面也不遑多让,《经济学人》援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称,2016年美国政府给农民提供的各类补贴约为330亿美元。
事实上,美欧在农业问题上的尖锐对立,是造成历时3年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谈判最终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欧洲提出了“地理标志”(Geographical indications),试图禁止有相似品牌名称的美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遭到美方的坚决反对;欧洲还拒绝美国转基因产品进入。
凡此种种,背后折射的是布鲁塞尔深切的忧虑:欧洲古老的家庭作坊式的农业经营模式无法与美国集团化的现代经营相抗衡,尽管《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政府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欧盟对美国农业贸易有94亿美元的顺差。
虽然欧盟一些主要国家领导人拒绝将农业纳入特朗普提出的“三零”贸易协议谈判之中,但欧盟还是承诺将会推进。欧盟新闻发言人米娜•安德丽娃(Mina Andreeva)在布鲁塞尔对记者说:“如果你们通读联合声明的话……就会发现,声明中没有提到农业,但是有提到农民和大豆,那是讨论的一部分,我们也将就此继续推进”。
然而,欧盟真有能力帮助华盛顿解决因中国反制而出现的大豆困局吗?
彭博社给出否定答案。报道称,欧洲市场是美国豆农为数不多的替代之一,但是跟中国的购买力相去甚远,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贸易额为123亿美元,而欧盟进口额仅为16亿美元。预计2018-2019年度欧洲对美国大豆需求量约为1530万吨,这还不到原预计的中国购买力的六分之一。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开打贸易战而招致中国反制措施,给美国农民带来的大豆销售的损失以及对特朗普自身和农业州共和党议员们的政治压力,是欧洲无法缓解的。
路透社在报道直接用标题《是降价而非讨论刺激了美国大豆对欧销量(Discount not discourse to boost U.S。 soy sales to EU)》点破,指美欧新近达成的协议对于欧洲增加进口美国大豆只是一个象征性意义。因为,早在此次白宫会之前,由于市场价格原因,欧盟已开始增加进口美国大豆,预计8月到货的美国大豆价格将比南美大豆每吨低20美元。一位欧盟高级官员对法新社表示,尽管欧洲同意增加进口美国大豆,但最终将由欧洲的市场决定进口的数量。
美国《琼斯月刊(Mother Jones)》指出,美国大豆约占欧盟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即使欧洲增加进口,对美国大豆出口的帮助也有限。如今,在欧美外贸谈判和美国财政补贴背景下,美国大豆价格虽回升至每蒲式耳8.59美元,但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分析认为,除非大豆价格能上升到每蒲式耳10.05美元,否则美国豆农们依然没法盈利。
对美国豆农而言,他们需要稳定的出口市场而非政府的救济支票,而特朗普政府给他们寻找的欧洲新市场,根本没那么大的胃口可以吃下被中国拒绝了的大豆。对美国310多万农场主而言,他们几十年来打拼下来的中国市场正在失去,这是靠救济支票根本弥补不回来的。
从当前国产大豆发展来看,由于长期未区分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市场差异,导致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同一领域,劣势明显,由此也造成产业发展投入不足,特别是大豆品种培育创新不足,在新品种培育方面是倾向高油、还是高蛋白徘徊犹豫,老品种经过多代种植品质也已难以保障,这也是导致今年我国大豆出口市场日益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传统的大豆进口国,日本韩国等对我国大豆的进口量都呈下降趋势)。
从未来我国大豆进口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在大豆进口国方面将继续保持多元化的战略。包括中粮在内的国内粮企已经纷纷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寻找优质粮源基地。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