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新闻资讯 >数字天下>正文

乡村里的“手机争夺战”:孩子抱手机不放打游戏看剧

2018-07-27 15:5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乡村里的“手机争夺战”

  “放下!别动我的野!”

  “全体进攻中路!”

  “你会玩吗?还不赶紧推塔?”

  暑假来了,广东潮州市一个山村的小学里仍热热闹闹,五年级的陈子锋正和4个同学蹲在教室门口“开黑”(对战类游戏中,许多玩家在一起面对面或语音交流)。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游戏中的角色连续不断出招,子锋几个人盯着手机屏幕的眼神也显得“热血沸腾”。

  “村里信号不好,学校网稳定。”对于为什么放假还来学校的问题,子锋回答简单,手里的操作一点没闲着。随着手机里传来一声“Victory”(胜利)的语音提示,男孩子们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此时子锋终于抬起了头,骄傲地说:“看吧!我技术硬过铁(潮汕方言‘厉害’)。”

  子锋的父母都在广州打工,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今年过年,在子锋的强烈要求下,爸爸给他买了一部手机作为新年礼物。子锋很是得意:“在学校里,谁有手机就是老大,别人都会围着你转!”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观察发现,在农村地区,放学后、放假时甚至课堂上,孩子们抱着手机不放的现象很普遍,他们大都是在打游戏、看影视剧。


  只要一碰到手机,就“停不下来”

  子锋承认,有了手机之后,他管不住自己的手,晚上爷爷奶奶睡了以后,“打一盘游戏差不多要30分钟,几盘下来,就到后半夜了。”子锋告诉记者,自己玩的游戏每天要做任务,刷活跃度。面对游戏设置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系统,子锋得意地说:“我的账号是拿爷爷的身份证注册的,系统才不知道我是小孩儿。”

  晚上开夜车打游戏的子锋,白天上课的状态并不好,成绩也在下滑。

  “经调查,班上16个学生中,15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手机,有的孩子手机比我的都先进。本以为乡下孩子的娱乐方式很原始纯朴,没想到他们也和时髦的手机游戏接轨了。”许锐锋是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希望乡村教师计划的一名支教老师,他在子峰所在的学校支教,他了解到学校里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

  学生们下课扎堆儿打游戏的现象引起了许锐锋的注意。在家访中,许锐锋发现有的家庭尽管经济条件不好,父母还是会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愿望。“父母可能是出于长期不在家的愧疚感吧,有些家长可能比城市家长更惯孩子,特别是男孩子。”许锐锋说,孩子们手机里一般都是游戏,或是一些短视频、直播软件,几乎没有和学习相关的应用。

  “村子里能提供给孩子们的其他娱乐活动太少了,特别是晚上。”许锐锋告诉记者,相比于和老人说话谈天,打游戏明显更有吸引力。

  “这个学期,我们在学校建了一个活动室,给孩子们提供一些运动器械。”许锐锋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精力旺盛,让他们有事可做,注意力就会从游戏上转移。

  在安徽某乡镇的一所初中学校,初一学生李小勇上课时经常左看右看,听不进去,有时干脆就趴在桌子上睡觉。但放学一回家,他立马聚精会神玩起手机游戏。

  小勇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一直跟亲戚在老家住,个子只有1.3米左右,衣服也常常脏脏的,“游戏有趣好玩”是他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早上,当音乐老师吴娜看到小勇“顶”着黑眼圈、精神很萎靡地来上学,就知道他昨晚肯定熬夜玩手机了。

  吴娜曾开导他:“原来有个学生,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后来很努力,考上高中了。你不会的可以问老师,只要努力,你也可以!”

  小勇只是笑笑,说:“我基础太差了,听也听不懂,还是玩手机吧。”

  唯一让吴娜欣慰的是,在自己的音乐课上,小勇会“伸长脖子认真听,扯着嗓子认真唱”,“去年教师节,我还收到了小勇送我的贺卡,还是用英文写的呢,可惜‘老师’两个字的英文单词却拼错了。”


  孩子和家长打响手机“争夺战”

  每天在家等吃饭的时候,安徽六安某乡镇6岁的小希都会摸出妈妈淘汰的一款智能手机,两只手捏着手机,眼睛睁大了靠近屏幕,玩起“吃鸡”(一款游戏别称)。

  小希的妈妈每天在工厂上班,下午下班后抽时间去幼儿园接上小希,再将孩子送到姑姑张园家,自己回单位上夜班。管教侄子的重任就落到了张园身上。

  只要一到张园家,喊完“姑姑好”,小希就会找张园“索要”手机玩。“他总是在你旁边哼哼唧唧,嚷嚷着要手机,如果不给,他就接着哼唧,有时还会哭闹。”张园说。

  “你最好了,我最喜欢你,手机借我玩玩呗。”张园不给手机时,小希还会时不时撒几句娇。有时候张园实在听烦了,就会把手机给小希,并叮嘱“只能玩一会儿”。

  “如果你不制止他,他会一直玩,直到你拉下脸,把手机夺下来。” 张园回忆,她和侄子之间已经发生了很多次手机“抢夺”战,但最后屈服的都是自己。

  初一学生张亮每当“手机瘾”上来时,最常用的“伎俩”是找各种借口找妈妈何勤要手机,“要么就说上网买衣服,要么就说自己买的东西怎么还没到,要用手机查一下。”

  只要一拿到手机,张亮就一声不吭在房间里“战斗”一整晚,拇指和食指在屏幕上灵活地“腾转挪移”,偶尔发出一句叫喊,却从来不碰家庭作业。第二天早上临出门上学前,张亮才匆匆忙忙拿起笔,把作业糊弄一下,再赶去学校。

  “争抢”手机的战争通常在母子之间上演,有时候何勤把手机藏起来,儿子就把家翻个遍,何勤借口说手机坏了,孩子就说自己要买学习资料……有时何勤坚持不“交出”手机,张亮就会故意找茬和妈妈大吵一架。

  自从沉迷手机游戏以后,张亮的成绩在班级掉到了中下游水平,何勤对此很是苦恼。她也曾去学校和老师交流过,老师对她的回应是:“家长应该担起责任,家长在家都管不好,我们老师又有什么办法呢?”


  勿让手机成为农村孩子的“玩伴”

  据安徽省某乡镇的一位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员介绍,有些学生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听一会儿就忍不住要看一会儿手机,有用微信、QQ聊天的,也有网上购物、打游戏的。很多玩手机上瘾的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

  她觉得,孩子年龄小、自控力较弱是一个原因。此外,很多孩子在虚幻的游戏世界里可以寻找存在感、认同感和成就感,并为自己寻求“情感寄托”。

  安徽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负责人姚炜耀认为,青少年喜爱玩手机游戏是正常现象,他们也需要娱乐,但要进一步明确家长和老师的监管责任,不能让手机成为“家长”,要创造条件,多陪孩子参加适龄的娱乐活动。同时,他呼吁游戏运营商研发更为科学完善的防沉迷系统,例如登录游戏过久会强制离线等措施。

  “针对农村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我们定期入户走访,给孩子体检,也告诉他们总玩手机的危害。”安徽省肥东县店埠镇的留守儿童保护专干金冉冉认为,积极动员留守儿童参与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引导他们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同时提醒家长注意和孩子多沟通、多陪伴孩子,才是减少他们玩手机频率的最有效方法。(记者 王海涵 张夺

  (文中孩子及家长姓名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