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降临,灯光璀璨,宁波老外滩国际时尚人文街区弥漫着奢华与浪漫的气氛。留着花白胡须的西班牙艺术家Jon,背着他的意大利原装手风琴,准时出现在这里。作为宁波首批街头持证艺人,他要用优美的琴声,为来来往往的行人伴奏。
百年宁波老外滩,位于甬江、姚江、奉化江交汇之处,有不少的酒吧、咖啡厅、西餐厅,每天晚上这里人头攒动,音乐喧闹,历史、文化、时尚、青春在这里交织碰撞。
61岁的Jon在宁波当地被返聘为机械工程师,老外滩是他的主要生活圈。章勇涛 摄
这里,也成为Jon经常光顾的地方。酷爱拉手风琴的他,常常坐在江边,拉着琴,和围观的路人一起沉醉。一曲终了,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掌声。江上升明月,音乐共此时。
Jon头戴爵士帽,脚边有个用来装琴的黑色行李箱,箱子上立着块街头艺人持证上岗证,箱子上贴着一张支付宝二维码。
Jon5岁时就开始学习手风琴,14岁时,父亲给了一台意大利原装手风琴。上个月,他把这台珍贵的手风琴带到了宁波。
Jon是宁波老外滩首批持证上岗的街头艺人。章勇涛 摄
站一旁默默陪伴丈夫拉琴的Elena告诉记者,宁波是一座漂亮、干净、安全的城市,她和丈夫很喜欢这座城市。
准时收摊后,在江边的一间小酒吧,Jon和太太一起享受浪漫的夏夜。
快意拨弦,随性而歌,律动翩舞,生动、热烈、洒脱的街头艺术,为宁波街头增添了别样色彩。
Jon时而逗逗路过的小孩儿,不说话,只用音符和眼神交流,小孩儿见了他,露出动画片般的可爱神情。章勇涛 摄
今年5月16日,老外滩国际时尚人文街区正式发出了街头艺人招募令,向社会公开招募、选拔一批优质街头艺人。入选的艺人将获得相应的演出证照,还能得到相应的帮助。老外滩街头艺人证为季度证,实施一季度一次考核制度,每晚9点前结束演出。目前,已经有15组团队(个人)在老外滩“持证上岗”,他们有的是专业的艺术工作者,有的纯粹是兴趣爱好,虽然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域,却都怀着一颗热爱艺术的心。
“街头艺人持证上岗,给了我追寻音乐的又一次机会。”皮皮鸭乐队的主唱方焕欢说。
方焕欢是一名宁波城市学院大一建筑专业的学生,也是校园吉他社的社长。过去,在市区各大商业圈献唱的他,常遭驱赶。“在街头不是单纯的表演,而是在传播一种文化,把快乐带给大家。”他认为。
在这里当街头艺人的1个半月,方焕欢结识了七八个知音听众,每晚能吹着江风唱上二三十首歌。章勇涛 摄
在老外滩街头献艺一个半月,方焕欢结识了一些新粉丝,沐浴在习习江风中,他能唱上二三十首歌,其中不乏新曲目。
“一把吉他、一双舞鞋、一支画笔、一副扑克牌,就可以在这里和路人进行艺术交流。”该项目负责人唐菁岭说。
有动也有静。在老外滩的“果仁集市”上,曹鹤俊的“中英双语绘画”吸引了不少外籍友人。
曹鹤俊告诉记者,自己走上绘画道路,是受到家庭的影响。去年毕业后,曹鹤俊走进了宁波博物馆的书画修复室。他还和朋友一起开办了一家名叫“彩色沙砾”的绘画工作室,传习国画。在他的众多学生中,有几个外籍学员。
在老外滩作画时,常有外国人上前询问,他会用英语耐心地解释,从简单的绘画内容、手法到国画的美学意蕴。
“一方面,街头艺人的确是城市治理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不分时段、不分场合的表演,影响老城市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旺盛,如何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也在考验管理者的治理智慧。”宁波市江北区中马街道党工委书记、外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邹刚说,“我们借鉴国外及国内一些城市的做法,想在街头献艺,先领证后上岗。”
第一天持证上岗的陈嘉海和他的乐队感到异常兴奋,这支主打B-box表演的乐团,身着黑白T-shirt,引来许多年青观众驻足。章勇涛 摄
“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惫的双眼带着期望……”来自贵州的王国文抱起14个月的女儿,唱起华语乐坛的“光辉岁月”Beyond乐队的经典曲目,女儿拉着气球,女孩的小猪佩奇和爸爸的“光辉岁月”涌进夏日夜空……
这里的酒吧,王国文从来没消费过,但这里的夜风、华灯以及脚下的的这片小舞台,属于王国文和女儿。(陈怡、张艺琼、吴楠)
夜灯下,王国文带着女儿,开着电瓶车到了江边舞台。这是他固定的舞台。音响是当年卖唱的贵州老乡留下来的。章勇涛 摄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