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波万顷阔,大舸一帆轻。静唱村渔乐,斜飞渚雁惊。”古人的诗句,印证了黄金水道鄱阳湖是船的故乡。
“湖口县地处江湖交汇处,素有‘江湖锁钥、三省通衢’之称。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过往于鄱阳湖口的船只也是千姿百态。木已成舟、苏东坡月夜泛舟探石钟山、白居易船遇琵琶女、朱元璋大战鄱阳湖,这些成语及历史典故无不与舟船有关……”湖口木船制造老艺人刘兴林娓娓道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湖口,因长江与鄱阳湖唯一交汇口而得名,是一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城市。摆渡、捕鱼、商贸……都离不开一种工具,那就是船。船在当地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据考证,船在湖口有着4000余年的历史。从古代的木质帆船到如今的机械钢船,其发展史记录了时代年轮,见证了峥嵘岁月。随着时代书页的翻转,塑钢与合金材料逐渐代替了木质造船材料,“江湖帆影”已成为诗和远方,人们对古代木质帆船的传统制造工艺的记忆几近模糊。健在的传统木船制造师傅大多年事已高,年轻人对木船制造技艺不感兴趣,容实用性与唯美性于一体木船制造业也随之而去,传承堪忧。
心中有梦 敢于追梦
出生于1945年的刘兴林,十六七岁开始就跟着师傅沈六喜学习制造木船,随着年岁的老去,越发对木船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2012年,他谢绝浙江造船公司的重金挽留,递交了6次辞职申请,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湖口县,开始他“追忆消逝的樯桅”的梦想之旅。
路过位于石钟山边上的湖口美术馆,总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樟木香扑鼻而来。循香而去,在美术馆的二楼,刘兴林老人在不足50平米的“工作室”精雕细琢着他的木船模型。“家乡永远是我的根,我热爱家乡的大江大湖,面对江湖渐行渐远的传统船只,我几度迷茫,几度忧伤……”谈起过往的岁月,刘兴林意味深长地谈起了内心的感受。几十年来,刘兴林在圆梦的道路上付出的辛酸苦辣比想象的还要翻倍。“起初当全家不理解时,我真的感觉自己是在孤军奋战,心里很不是滋味。”刘兴林补充道。
工匠精神 以示初心
刘兴林的工作室里摆放着许多做工精良的木船模型,几乎每天他和他的徒弟都在工作室里忙活。终于,功夫不负有人心。2018年春季,喜讯伴随着和煦的春风,从省城南昌传来:湖口木船制造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喜讯后,千帆竞渡的壮观场面仿佛就在我眼前上演。那几天是我最高兴的,感觉吃饭都特别香。申报路上,真诚地感谢县委、政府和文化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回忆起当时的感受,刘兴林有感而发。
年过古稀的刘兴林还在为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5月15日,初夏的湖口骄阳似火,刘兴林早就在为“排底栽梁”——造船开工仪式忙开了。年迈的刘兴林尽显精气神,思路清晰,安排的所有仪式流程井然有序。选材、锯木、搬运……上午10时许,造船开工仪式在鄱阳湖畔城山镇南湖村水域举行。祭仙人、敬河神、喝彩……一个个环节、一道道工序,刘兴林不苟言笑、细致入微的态度,令所有在场的人为之感动。
乘风破浪 驶向远方
耗时近1个月,一艘长8.5米,宽1.76米,桅杆高8米多,能够承重20人,载重2吨的木帆船已完工。6月12日上午11时,鄱阳湖畔、鞋山水域的城山镇南湖村湖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用传统木船制作技艺制造的木帆船正在举行下水试航仪式。“嗨哟、嗨哟……”随着响亮的号子声响起,几十名群众同时发力,前拉后推,把木船一点点滑向水中,直至完全入水。“这艘木帆船目前是江西省首艘用传统木船制作技艺新制造,有风帆、桨、舵的防古复原木帆船。今天下水试航成功,达到设计要求,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和自豪,也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充满信心。”木帆船下水试航成功,站在岸边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湖口木船制造传承人刘兴林笑得格外灿烂。
“在沿海造船20余年,我发现那些城市融合地方特色和文化资源进行开发非常成功。我从小生长在江湖边,从事造船业五六十年。湖口坐拥独特的舟船文化和江湖山水,完全可以吸引在外的企业家和‘创客’来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创办‘舟船文化博览城’。坐在仿古游船画舫上,观江湖两色、游鞋山仙岛、听青阳古腔、舞湖口草龙、品湖口小吃……”刘兴林兴致勃勃地畅谈着他的美好设想。如今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将湖口健在的木船制造师傅聚拢起来,找个作坊多造些精美的船模,做成旅游商品或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开发,让湖口木船制造这门古老的技艺如江湖之水奔腾不绝。
从2013年至今,20多条条精美的船模见证了刘兴林对木船制造技艺的孜孜以求。船模桅杆船帆上“乘风破浪、一帆风顺”几个大字,寄托了刘兴林心中的美好祝福和愿望。(记者李竟成 通讯员李学华 张玉)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