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新闻资讯 >图说新闻>正文

聚焦进城带娃老人:人生地生不自在 心里有点空落落

2018-07-17 15:26 来源:人民日报

开栏的话

  老来抱上孙子孙女,许多老人视为福分。小小生命给老人带来的喜悦难以替代。然而,甜蜜之中,也有一些小烦恼。比如,老来换环境,生活有些不适应;育子理念上,两代人未必能合拍;医保在老家,异地不便看医生……很多烦恼,比如异地报销问题,随着保障体系的建设,已经逐步得到了解决;还有一些,比如代际相处问题,恐怕还需要继续磨合。如何让带娃老人安度晚年、减少烦恼?本版即日起推出“关注带娃老人”系列报道。

  时代的发展加速了人群的流动。曾经是儿女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求学生活,当他们扎下根后,不少老年人为照顾幼小,同样也随之来到了新城市,过上了新生活。

  老人们双脚迈进城市,将面临怎样的境况?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进城老人在含饴弄孙之余,或多或少面临着一些烦恼,值得社会各界予以关注。

  人生地生不自在

  心里有点空落落

  “妈,我工作忙,来帮着带带孩子吧!”接到召唤,57岁的李秀芬赶紧从东北农村赶到了紧邻北京的河北香河县,住进了这里的高档社区。

  64岁的王建国和老伴也收到了儿子发来的“求救信号”,从唐山的乡镇来到秦皇岛市中心,住了下来,正式加入“育孙大军”。

  同样的,来自湖南一个小县城的张春芳,在女儿毕业成家、自己退休之后,也来到了女儿居住的广州,帮忙带孩子。

  跟儿女一块住,三代同堂的喜悦劲儿过去之后,老人们感到还是有些不适应。

  在老家,李秀芬的农家小院里生机勃勃:黄瓜、豆角长得壮实,鸡鸭活蹦乱跳,自给自足。5间敞亮房,大炕随便躺,“想干啥干啥。”而来到城里,李秀芬住进了小屋,还必须自己外出买菜。菜价高不说,有时候还得刷二维码。头一回,李秀芬还纳闷:“啊?刷什么‘马’?”

  快节奏的生活,也让王建国老两口有些跟不上。原本退休在家,每天只需要摇摇扇子、遛遛弯儿,可现在却从早忙到晚:做饭,给孩子穿衣裳,接送孩子,买菜做饭,给孩子洗澡……“总之,是到什么点儿,就得做什么事儿。”王建国说。

  表面上是忙起来了,心里却空落落的。李秀芬说:“原来在村里,哪家哪户不认识?打个招呼,就进屋了。谁有难事,大伙都来帮忙。现在,小区人也不少,但都不认识,想搭句话都难,心里还真有点憋屈。”

  孤独感同样伴随着王建国夫妇。“和原来的亲戚朋友没法走动了。有时候实在想念,只能打打电话。但也不能总打,怕人家烦。”

  至于张春芳,则要忍耐与老伴的两地相隔:老伴觉得大城市住不习惯,不如县城里自在,所以每年只到广州一两次。女儿女婿上班、外孙去了幼儿园后,孤独感难免油然而生。“这里和老家实在不一样。小区很大,去超市买菜都要坐车,去农贸市场就更远了。”张春芳说,再加上语言不通,她的活动范围很少出小区的大门。

  据广州市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在广州的60岁以上流动人口有13万左右,约占广州60岁以上总人口的一成。多数老人来穗,都与照顾子女或孙辈有关。


  生活习惯不一样

  育儿观念有碰撞

  除了生活不适应,进城老人们还要面临一个小障碍——与儿女共处时的各种“碰撞”。

  王建国退休前是一名医生,老两口平日里饮食偏素,注重养生。但儿子却对这些“养生之道”满不在乎。“他们平时净喜欢吃炸鸡腿啊、小龙虾啊。让他戒烟,也戒不掉。一说他,他就反驳说‘谁谁抽烟也活到将近100岁’。真是没办法。”王建国说。

  老人们过惯了节俭的日子,与孩子们一块生活时,常常陷入“扔还是不扔”的烦恼中。

  李秀芬的儿媳常觉得一些东西没啥用了,占地儿,想给扔掉,但每每被李秀芬给拦住。有时候,儿媳趁婆婆不注意或是不在家,抱起那堆“破烂儿”,赶紧往楼下垃圾桶里送。可是前脚刚一走,婆婆就发现东西没了,便往楼下跑,把扔掉的东西又给捡回来了。“就说那大缸吧,不养鱼,还可以装点米面啊啥的,咋能直接扔了呢!”李秀芬埋怨道。

  最容易产生分歧的,还得数育儿理念。李秀芬对孙子百般疼爱,孙子要是不小心碰到了桌子角,李秀芬必然是对着桌子又打又骂,“这破桌子,让你绊我孙子!”对于这种教育方式,儿媳深感无奈:“感觉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但李秀芬也不甘示弱:“你老公当年就是这么带大的!”

  当然,老人们有时也得选择忍气吞声。“毕竟人家是让咱来帮忙的,不是来找事儿的。不过,总被说做得不对,咱心里也没那么痛快。”李秀芬说。

  对广州的张春芳来说,两代摩擦则相对较少。“女儿女婿上班走得早、下班回得晚,一天见面时间也不长。没我这个外婆在,这小外孙还真不知道该咋办。”张春芳说,现在小两口还有了要二宝的想法,她听了非常开心,“得继续当他们的坚强后盾。”


  融入社区心欢畅

  异地报销帮大忙

  一口外地腔的李秀芬,找社区里的人搭话时,总有些放不开。“但一直憋着,也不是事儿啊。”

  在东北老家,李秀芬平日里喜欢看二人转。在社区干部的介绍下,李秀芬加入了小区的秧歌队,每天儿子媳妇下班回家后,她就有了自己的时间。点儿一到,拿着舞蹈扇子就下楼。“还真别说,穿上这秧歌衣裳,马上就有融入大伙的感觉了。”李秀芬说。

  王建国和老伴也在为融入社区一点点地探索。这段时间以来,他总结出了两条自己认为很适用的规律。

  “一个就是以孩子为桥梁。”王建国说,大人们带着小朋友坐到一块,就能打开话匣子,“还一个就是以社区事务为平台,去发挥余热。当自己被需要了,心里就有满足感了。”

  王建国主动联系社区,参与了党日活动和民主生活会,还参加了社区的“三方联席会”(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为社区建设献计支招。“大家对于老同志的意见,还是很尊重的,会让你感觉自己就是社区的一分子。大伙一条心,非亲胜似亲嘛。”王建国说。

  在保障上,也有一些烦恼。

  异地领取养老金,让张春芳感到麻烦。老家规定,向异地居住人员发放养老金时,为避免冒领、错发,需要进行认证。在异地养老的退休人员,每年至少要认证一次,由养老关系地发出认证表,当事人接到表格后,去居住地街道社区社保中心审核认定。完成认定后,将其中一联交给办事部门存档备案,另外一份寄给当地养老关系管理部门,之后养老关系部门凭此发放养老金。如果这中间出了纰漏,还需要回老家办理。挺麻烦的。

  幸好,广州市开展各种形式的“敬老”活动,以各种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协助带娃老人融入社区;与此同时,广州与各地进一步简化异地养老的退休人员认证,不让繁琐的认证扰民,让带娃老人能够更好地享受温馨的晚年生活。

  看病报销,是老年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医保在东北,在河北咋报?病了就得来回跑,太麻烦。”李秀芬说。听说政策已经支持医保异地结算的消息,她准备去打听打听,看看怎么办理。

  王建国的情况比李秀芬简单一些:他没出省,而且知道政策早。异地结算政策的推广是先省内后省外,河北省内已经没问题了,身在秦皇岛,得病直接看,报销早不用回唐山了。

  至于广州的张春芳,同李秀芬一样,面临医保报销方面的困扰。早些年,女儿女婿也曾经托人打听,能不能把老人的医保关系转到广州来,当然没有转成。现在有了异地结算政策,一家人准备赶紧“赶上这班车”。

  目前,广州市与各地携手深度推进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带娃老人在老家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住院就不需要自己垫付医药费回家乡医保部门报销,持社保卡就医就可以跨省异地直接结算。广州市医保部门表示,包括在广州生活的退休异地安置人员在内的符合参保地规定的异地就医人员,只要他们能够在当地完成备案、当地医保部门能将他们的名单上传系统,他们在广州居住期间的住院费用即可实现跨省直接结算,结算时执行广州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待遇则执行参保地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目前该系统还只能实现住院费用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广州所有接入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医院都能便捷办理,无需像过去一样选三家定点医院。下一步广州将在国家统一的改革要求下,稳步推进门诊类异地就医跨省异地结算。(文中人物均为化名)(史自强 李 刚)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