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北京市职称评审都将陆续采用代表作评审,弱化论文答辩。昨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消息,77名专业技术人才被评为本市首批正高级经济师和正高级会计师,其中,正高级经济师43人,正高级会计师34人。
据了解,此次评审是北京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了三个“首次”:首次增设经济、会计2个系列的正高级职称,并为高层次人才建立破格申报通道;首次使用职称分类评价标准,突出干什么、评什么;首次推行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从评论文改为评成果。
据了解,今年2月,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用3到5年的时间,完成职称各系列、专业、层级的布局调整任务,建立符合不同人才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在全市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体系。
而多年来,经济管理、财会管理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面临着职称晋升“天花板”的问题,职称最高只能评到副高级,这制约了他们的职业发展,限制了成长空间。
今年,北京市在11家市属国有企业以及6家中关村、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街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中,开展了首批正高级经济师和会计师的评价试点工作。经过单位推荐、资格审核、答辩评议、专家评审,共评出77位经历丰富、业绩突出、成果丰厚,代表全市经济、会计行业最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此外,在本次职称评价工作中,还专门制定了正高级经济师和会计师的破格申报条件,建立了破格申报渠道。申报人只要业绩、贡献突出,就可以不受学历、资历、次级职称等限制,直接申报。此次就有来自北控、京东、华为等企业的5位高层管理人员,被破格评为高级职称。像被破格评为正高级经济师的京东物流的CEO王振辉,就因推出了“青流计划”“京准达”“京尊达”“无人仓”等物流服务新模式,而打造了京东“亚洲一号”智慧物流中心,为整个物流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
更为难得的是,在此次正高级经济师和正高级会计师评价中,北京市创新评价方式,首次采用代表作答辩的形式,从论文“单选题”变为成果“多选题”,申报人可在论文、论著、研究报告、项目报告、发展规划等成果中,任选一项最能体现自己能力水平的代表作,提交职称评审。
据统计,77名专业技术人才中,有44人选择用非论文的代表作进行评审,超过了人数的一半。这些非论文的代表作全部是申报人牵头或独立完成的业绩成果,并已应用于实践之中。
市人力社保局表示,从今年起,本市职称评审都将陆续采用代表作评审的方式,引导人才深耕专业,真正潜心于创新创业和做好专业工作。(记者 解丽)
(责任编辑:黄婷)